摘要:日前,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3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昆明在缺席3年后重新回归“新一线城市”,替代了经济实力强劲的佛山市,引来了不少争议。
日前,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3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昆明在缺席3年后重新回归“新一线城市”,替代了经济实力强劲的佛山市,引来了不少争议。
01
15座新一线城市中GDP最低,昆明有何魅力?
在今年公布的15座新一线城市名单里,昆明市是GDP排名最低的一个,以七千多亿的成绩成为了新一线城市中唯一一个经济总值低于万亿的城市。这不禁令人好奇,GDP七千多亿的昆明凭什么重回新一线?
从昆明市2022年的表现来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41.37亿元,同比增长3%。分产业看,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26.96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413.39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4801.02亿元,增速2.7%。这样的增速看起来并不亮眼,但对比2021骤然“失速”的成绩单来说,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
2022年初,云南两会举行期间,云南省省长王予波曾公开表示:“昆明要认清问题、认清差距、认清短板,从感觉良好中惊醒起来,从安于现状中振作起来,从争先恐后中行动起来。”为什么省长都开始着急了?因为昆明市近年来的GDP增速持续下滑,与全国平均增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018-2022年,昆明市GDP增速分别为8.4%、6.5%、2.3%、3.7%与3%,与全国平均增速的差距从1.7个百分点降至与全国平均增速持平,其中2021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在2022年,昆明市GDP增速看似做到了企稳上涨,不过依然低于全省1.3个百分点,且2022年的预期目标几乎都没实现。而2022年,被昆明挤出“新一线”的佛山市GDP为12698.39亿元,就2022年数据来看,佛山市经济实力远超昆明。
从2022年的重要经济数据来看,昆明市还有许多不足。其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5.25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26.7%,而这一数据更是让此前疯传的“城投文件”显得更扑朔迷离;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5.26亿元,与去年持平;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3.1%。
从2023年一季度昆明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昆明市的GDP总值达到了1983.28亿元,直逼两千亿的大关。同比增长4.1%,增速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71.1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21.40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1390.77亿元,增长5.0%。2023年的预期目标似乎“未来可期”。
不过,《2023年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仍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经济结构不优问题依然突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消费和投资增长动力偏弱,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城乡协调发展不平衡,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共同富裕任重道远;营商环境离市场主体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科技创新、人才、土地等要素支撑不足。
如此来看,回归“新一线”城市并不是最终目标,昆明要做的应当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经济实力,让“新一线城市”的称号更加实至名归。
02
昆明辟谣网传“城投文件‘,202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腰斩
今年5月,一份名为《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的不实文件在网上广泛流传,大致内容与城投暴雷、债务逾期、资金缺口有关。此负面文件一出,昆明官方立刻出面辟谣,但却掩盖不住一个事实:昆明城投可能真没钱了。
首先是近年来昆明市土地市场遇冷、土地财政缩减严重。2022年,昆明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146.1亿元,同比下降67.6%,而2021年昆明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451.1亿元,2019年昆明政府性基金收入在950亿左右。其中,2022年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23.6亿元,下降70.4%。而昆明市公共预算收入也仅为50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七成。
另一方面,截至2022年末,昆明市政府债务余额为2231亿元,债务规模较大,政府债务率债务率为169.67%,超过国际警戒标准。且昆明市即将迎来偿债高峰。2023年-2024年为昆明区域偿债高峰期,2023年度偿债规模250亿左右,2024年偿债规模将近300亿。在这样的背景下,昆明市的偿债压力不容小觑。
那土地市场能否回暖缓解压力呢?就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昆明市政府强调要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投资拟完成1500亿元以上...不过今年1-5月,昆明的土地出让金仅有约39.9 亿,对昆明财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出品|华博城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