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顾问|华博新闻社资本市场研究院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news852@163.com
6月27-30日,2023年米思会在浙江湖州召开。大会召开期间,陆续公布了各类医药企业名单,其中石药集团在“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排行榜”中位列第四位,与2021年排名相同。
尽管石药集团依然名列前茅,但是股价却不复从前。2021年6月30日,石药集团的股价一度来到历史最高峰12.29港元/股,但是此后石药集团的股价迎来了“大跳水”。截至2021年12月31日,石药集团的股价就下跌至8.16港元/股。进入2022年后,石药集团的股价起起浮浮,但也没有实现复苏。
为了拉升股价,石药集团在最近甚至开始回购自己的股票拉升股价。6月19日21日、23日,石药集团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在三个交易日花费共计1.3785亿港币回购2000万股股票。但是石药集团的回购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6月21日、23日,港股石药集团分别下跌2.97%、3.2%。截至2023年7月6日,石药集团股价报收6.66港元/股,较历史最高值缩水了45.81%。
无法拉升的股价背后折射出了石药集团自身的困境。
增速放缓,竞争加剧
从财报来看,石药集团的增速已经大不如前。2017-2019年,石药集团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5.01%、36.00%、24.76%,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1.88%、31.92%、20.56%,都维持在比较搞得水准。2020-2022年,石药集团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2.84%、11.73%、11.02%,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92%、8.63%、 8.67%;2020新冠疫情爆发,石药集团的营收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样出现下滑。到了2023年一季度,石药集团报告期内的营收增速仅为2.28%,毛利润同比下滑5.03%,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仅1.73%。石药集团的增长后劲明显不足。
从具体业务来看,石药集团营收增速放缓主要是因为其主营的成药业务板块增速放缓。数据显示,2020-2022年,石药集团成药业务的营收分别为204.05亿元、226.81亿元、245.2亿元,同比增速为13.8%、11.2%、8.1%;在三年间,成药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1.82%、81.38%、79.25%。2023年一季度,成药业务报告期内实现营收64.22亿元,占总营收的79.75%,同比增长仅1.9%。
除了业绩指标增速放缓,石药集团还要面对同行的竞争。例如,石药集团旗下的欧意药业长期领跑多美素(即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市场,2021年的市场份额到达了59.97%。但是在2022年,石药集团的多美素销量有所降低。与此同时,2022年7月12日,复旦张江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一致性评价申请获得受理;今年1月3日,常州金远药业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月20日,浙江智达药业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获批上市。
如果复旦张江在今年过评,那么石药集团在一年之内就多出了三个竞争对手。不仅如此,这也意味着国内就有四家过评多柔比星脂质体生产企业,该款药物将面临集采。
核心专利即将过期,押宝新冠相关业务
石药集团在科研领域的投入非常之大。数据显示,2022年石药集团的研发费用就达到了39.87亿元。而在“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排行榜”排名第三的上海医药2022年实现营收2320亿,是石药集团2022年的营收7倍多,但是研发支出仅为21.12亿,只有石药集团的一半还多。
但是石药集团却难以吃自己科技研发的老本。公开信息显示,石药集团的70亿超级单品恩必普的注射剂已在2022年6月到期,胶囊专利即将2023年12月到期。随着专利到期,仿制药便会进入市场,必然会影响石药集团的利润。有分析人士认为,2022年石药集团斥资收购铭康生物,或许就是为了弥补恩必普到期之后可能出现的业绩下滑。
另一方面,石药集团则持续在新冠业务上加码。
2022年11月23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集团开发的小分子化合物“SYHX1901片”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在国内开展用于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人患者的临床试验。
今年3月22日,石药集团公告称集团的新冠mRNA疫苗(SYS6006)在国内纳入紧急使用,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6月28日,石药集团和辉瑞就在国内上市新冠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但是有分析人士担忧,新冠相关业务特别是mRNA疫苗的市场空间有限,石药集团继续增大这方面的投入,可能会面临难以回本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