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证券回应投行被罚:将认真履行保荐职责,股民期待加大市值管理力度

文丨惠凯 编辑丨承承

国元证券估值目前仍“破净”,投资人期待公司能加强回购和分红。国元证券表示:将通过持续派息、推动业务转型升级等方式,促进经营业绩、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在国元证券实现2024年业绩同比大涨的同时,因所保荐的IPO项目而被交易所处罚,暴露出公司在投行、风控等环节仍有提高空间。在近半年的市场上涨中,公司股价估值仍然“破净”。投资人期待公司能加大分红回购,进一步加强市值管理力度。

国元证券投行因安芯电子IPO被罚

回应:将不断强化投行“三道防线”,严把立项关、申报关、审核关

2024年A股震荡上行,成交量大增,为券商业绩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多数券商披露了业绩预增报告,其中就包括了国元证券。

据国元证券业绩快报披露,得益于自营投资、财富、信用等部门的带动,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78.4亿元,同比增长23.34%;归母净利润22.85亿元,同比增长22.3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22.84亿元,同比增长34.56%。22.85亿元是国元证券2020年以来最好的年度业绩数据。

然而在国元证券业绩向好的同时,在监管层着力压实券商中介机构责任的趋势下,公司近期却因保荐的IPO项目被处罚。公开资料显示,在今年3月底,上交所发布的纪律处分决定书指出,国元证券在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芯电子”)科创板IPO项目的核查工作“存在重大缺陷,作出的核查结论与事实明显不符”等问题,且在上交所多次要求对相关问题进行核查的情况下,国元证券仍未能对安芯电子的研发人员认定、研发费用归集、收入确认准确性等异常情况予以充分关注并审慎核查,违规情节严重。上交所决定对国元证券采取通报批评措施。对涉事保代马志涛、徐明采取“禁业”措施。

图1  国元证券保荐的安芯电子IPO终止

来源:上交所官网

图2  国元证券及安芯电子项目保代受到交易所处罚

来源:上交所

对此,国元证券方面向本刊表示:“国元证券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化解项目重大风险,认真履行保荐职责,提高保荐工作业务质量。”公司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以完善投行业务和风控机制,不断强化公司投行业务“三道防线”作用,严把立项关、申报关、审核关,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高质量控制;完善投行内控机制,细化投行执业要求和标准,持续开展执业能力培训,切实提高投行业务质量;特别是引入大模型,加强智慧投行业务系统建设,构建规范化的线上业务流程提高合规风控管理水平,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提高投行业务执业水平。

相较于财富管理、信用等业务的增长,投行业务有所承压。Wind显示,2021-2023年,国元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持续下滑,由9.5亿元降至7.76亿元后,进一步降至2亿元。2024年,国元证券在手IPO项目加速撤回或终止,当年保荐的17家项目有8家主动撤回,撤回数量比2023年有所增加。Wind数据还显示,国元证券投行2024年承销保荐的业务有6笔,包括红四方IPO、国盾量子定增等,承销保荐费用总额是1.13亿元。

查询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可发现国元证券员工规模近一年出现了下滑。2024年5月,国元证券员工还有4280人,而最新的员工人数下降到4140人,减少人数占比约4%左右。

就在国元证券IPO和投行收入持续下滑的同时,其保代人数却在逆势增加。据中证协数据,2023年5月、2024年4月,国元证券保代数分别是140人、157人,目前的最新数据是161人。公开资料显示,国元证券的不少保代资历较浅,参与过的项目并不多,比如上文被罚的马志涛、徐明,所保荐的项目数量分别是2个、1个,且全部撤回或终止,撤否率均高达100%。

随着不少融资项目的撤回或终止,国元证券近期新增的项目多数是安徽省内企业,比如近期递交招股书的小小科技IPO、兢强科技IPO,以及志邦家居可转债、江淮汽车定增等。国元证券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强省外业务的拓展力度,而公司在近期公告中也表示将加大长三角市场的展业力度。

国元证券表示:受IPO数量减少等的综合影响,公司投行业绩出现了下降,但投行排名有所提升。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24年,国元证券股票发行主承销家数行业排名第11位,同比上升11位。展望未来,国元投行将锚定功能性纵深推进,以专业化、综合金融服务赋能“硬科技”,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来说,国元证券投行设立六大行业组,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产业赛道;设立并购重组专班,建立并购重组标的项目库,探索设立并购基金,搭建高效的并购重组服务平台;投行业务与投资、投研、财富管理等业务线全面合作、协同发展,实现从单一保荐向综合服务投行转型。

图3  国元证券投行2024年以来多数在手项目客户是安徽省内企业

来源:Wind

近9年未实施过回购

公司回应:坚持为投资者提供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

国元证券的股价长期“破净”。Wind显示,国元证券当前总市值排在A股券商的第28位,PB(MRQ)值为0.96倍,排行业内倒数十位以内。2021年以来,国元证券的股价长期低于每股净资产,这明显低于安徽省内另一家上市券商华安证券的1.18倍PB(MRQ)估值水平。

股价破净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话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人呼吁国元证券加大市值管理力度,提出:“流通股那么大,股价破净,也不维护市值股价,怎么给投资者信心?”

值得指出的是,国元证券已经有多年未实施过回购了,其上一次回购还是在2016年初A股大幅波动期间,彼时国元证券以15.12元-16.1元的价格区间回购了占公司总股本0.75%的股份。彼时的国元证券PB(MRQ)大约在2.2倍左右,而目前最新PB(MRQ)已不足上一次回购时估值的一半,7.8元股价更是只有上一次回购价的一半左右。

Wind显示,国元证券近几年货币资金持续增长,有一定的回购实力。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9月末,国元证券的货币资金分别达到281.7亿元、255.7亿元、301.4亿元。

此外,国元证券的现金分红比率还保持在行业中等水平,2022年度、2023年度的现金分红比率分别达到37.8%和35%。国元证券的上一次定增补充资本还是在2017年以及2020年实施了一次配股,其后迄今一直没有再融资。

对此,国元证券向本刊表示: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制定《公司市值管理制度》。一是根据公司业务情况、未来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趋势,建立持续、稳定、科学的投资者回报机制,坚持为投资者提供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二是多渠道、多平台、多方式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及时回应投资者诉求,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价值认同,吸引更多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三是及时、公平地披露对公司市值或者投资决策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或事项,并保证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等。

投资人期待与华安证券合并前景

对于回购和提振估值问题,有投资人给国元证券管理层“支招”,比如有投资人建议公司可展开并购,“公司与华安证券同为安徽国资委旗下同省券商,为何反而不见行动?合并省内及中部券商,做大做强,回报股东!”

公开信息显示,国元证券、华安证券的实控人均为安徽国资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合并可能性。此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两家券商也均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

观察总市值变化情况,可发现2024年以来,国元证券的A股券商市值排名已经从去年初的25位下滑到目前的28位。如果合并,新公司的总市值有望跻身A股券商前15名。而对于华安证券来说,其部分业务尤其是投行业务实力较弱。Wind显示,2024年以来,国元证券投行有7笔业务落地,覆盖IPO、定增和可转债等多种融资类型,而同期的华安证券只有恒鑫生活一单IPO成功上市。合并有助于两者实现优势业务互补。

当然,两家公司也存在一些合并的难点,比如在公募牌照上,国元证券是长盛基金的大股东,持股比例41%,而华安证券是华富基金的大股东,持股比例49%。按照证监会2022年《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公募基金大股东的持股上限是“一参一控”。如何协调长盛基金、华富基金的股权关系,存在一定难度。

对于投资人关心的问题,国元证券曾于去年12月予以过回应:“如有相关事项将及时披露。”

深大通退市,所质押股份待处置

为补充资本,国元证券在今年3月底公告发行债券募资15亿元,此次募资将有助于公司优化财务结构、增强资金流动性。公告显示,“25国元01”债券的票面利率低至2.1%。

中证鹏元评级发布的国元证券2024年评级报告指出,公司在开展融资融券、投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等过程中,因内控与合规不完善,受到监管行政处罚或警示,公司合规管理水平仍需提升。比如股票质押业务方面,截至去年初,国元证券股票质押违约客户有一家,本金2.5亿元。尽管获得青岛法院的裁定,但因质押的股票退市未转板无法处置、查封的股权无处置价值,只能待融资人有可供执行财产后再重新执行。

综合上市公司公告、企查查内容来看,国元证券曾向深大通的实控人姜剑、第三大股东青岛亚星实业有限公司办理了股票质押业务。2023年,深大通退市。国元证券向青岛法院起诉了姜剑、青岛亚星实业有限公司,诉讼金额3.8亿元。近两年,姜剑等被东方证券、金元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起诉,资产被频繁冻结。

图4  国元证券曾和深大通股东有股票质押业务合作

来源:深大通公告、Wind

另外,当前国元证券还存在一些诉讼。企查查显示的最新诉讼为今年4月国元证券和爱建证券的诉讼开庭,缘由是“委托理财合同纠纷”。

展望未来,正如国元证券向本刊所说,公司将加速各业务板块转型升级:财富管理业务向买方投顾模式纵深推进,自营业务探索非方向化投资策略,投行业务锚定功能性定位,以专业化、综合金融服务赋能“硬科技”,资产管理业务深化主动管理能力建设等,不断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图5  国元证券、华安证券2021年以来PB(MRQ)走势

数据来源:Wind,本刊制图

本文已刊于04月12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国元证券的挑战与机遇** 国元证券2024年业绩显著回升,但投行业务因安芯电子IPO违规暴露风控短板,撤否率上升,区域依赖明显,需强化合规与省外拓展。当前股价"破净"(PB 0.96倍),投资者对市值管理不满,公司近9年未回购,尽管现金流充裕。与同省华安证券合并的提议虽具协同效应(互补投行短板、提升区域竞争力),但需解决公募牌照冲突(长盛与华富基金股权问题)。 **核心矛盾**:业绩增长与估值低迷的背离,反映市场对其投行质量与战略执行力的担忧。建议公司通过加大分红回购、加速业务转型(如科技赋能投行)提振信心,同时密切关注监管动态与省内券商整合可能,以突破区域局限,提升综合竞争力。短期需警惕股票质押坏账(如深大通退市案)对资本的侵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