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股份2024年营收257.31亿元再创新高 研发持续加码驱动新品层出不穷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态势显著,在AI助推下,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汽车智能化加速,行业整体有望持续步入上行周期。该背景下,作为全球前十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韦尔股份(603501.SH)紧抓市场机遇,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产品持续导入、汽车智能化渗透加速等因素驱动下,公司交出年度亮眼成绩单,可持续发展动能愈发充沛。

据韦尔股份近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57.31亿元,同比增长22.41%,归母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增长498.11%,扣非归母净利润30.57亿元,同比增长超21倍,同时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11.85个百分点至14.83%,营收创历史新高的同时,盈利能力也呈现大幅提升之势。同时公司注重股东回报,在此前已实施2024年中期分红基础上,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元(含税)。


图像传感器业务增势强劲

三大业务体系协同发展

韦尔股份是全球知名的提供先进数字成像解决方案的芯片设计公司,其半导体设计业务主要由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构成。年报显示,其中公司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91.90亿元,同比增长23.52%,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74.76%,是驱动业绩强劲增长的关键驱动力,而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智能手机及汽车市场的卓著表现。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复苏,出货量不断攀升。韦尔股份乘势而上,积极推进产品结构与供应链结构优化,巩固高端智能手机CIS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1.2um5000万像素的高端图像传感器OV50H,凭借突出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后置主摄方案,高端市场份额持续形成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图像传感器业务来源于智能手机市场收入约98.02亿元,同比增长26.01%。

与此同时,伴随车内监控摄像头不断增加及ADAS系统的快速渗透与普及,车载摄像头需求正水涨船高。基于车载CIS产品的卓著性能,公司获得了更多新设计方案。年报显示,公司汽车市场图像传感器收入59.05亿元,同比增长29.85%。可以预见,未来在高级智驾辅助系统车型渗透率提升下,公司车载CIS业务增长动能有望不断显现。

不仅如此,韦尔股份图像传感器业务来源于物联网/新兴市场及医疗市场的收入增长也颇为强劲。其中,凭借全局曝光技术的领先优势,公司在机器视觉应用方案领域不断突破,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此外,针对显示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公司加速产品迭代与性能优化,通过丰富产品品类及应用场景不断挖掘增长潜能。而在模拟解决方案业务领域,公司持续巩固下游客户合作,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实现收入14.22亿元,同比增长23.18%。整体而言,韦尔股份三大业务体系协同发展之势愈发稳固,后续有望迸发更大增长潜能。


加码研发新品渗透更多应用场景

推出全新OV50X注入增长动能

经营方面的卓越成就,与高强度研发投入及硬核技术实力紧密相关。2024年,公司半导体设计销售业务研发投入约32.45亿元,同比增长10.89%,占半导体设计销售业务收入的15.00%。与此同时,公司持续进行专利布局夯实技术壁垒,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4865项,其中发明专利4659项。

而持续研发投入下,韦尔股份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创新产品持续获得市场青睐。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韦尔股份重磅推出全新OV50X CMOS图像传感器。据悉,OV50X是一款5000万像素的传感器,采用1英寸光学格式,可提供接近110db的单次曝光HDR,可实现电影级视频拍摄。目前OV50X已正式出样,预计将于2025年三季度投入量产。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OV50X后续量产,将有助于韦尔股份抢占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在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对业绩形成进一步的正向促进。

眼下,以技术创新为内核,韦尔股份创新产品正渗透更多应用领域,而其市场竞争力与市场份额更随之持续提升。展望未来,公司将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推动业务体系协同发展,并计划通过并购和投资扩大可触达市场,打开自身成长天花板,其未来的表现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AI财评
【韦尔股份财报深度点评】 从财务表现看,韦尔股份2024年营收、利润双双高增(营收+22.4%,归母净利+498%),扣非净利21倍增幅验证主业盈利质的飞跃。核心驱动力来自CIS业务在高端智能手机(OV50H主摄方案放量)和汽车电子(ADAS渗透率提升)的双轮驱动,两者收入增速分别达26%和30%,展现其在全球半导体细分领域的卡位优势。 技术层面,公司保持15%的研发投入占比,1英寸OV50X传感器的推出(2025年量产)将强化其在高端影像赛道的竞争力,契合智能手机多摄、大底化趋势。但需关注:1)消费电子需求持续性;2)车用CIS面临索尼/安森美竞争;3)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11天至156天,需警惕库存管理压力。 当前PE(TTM)约25倍,低于设计类半导体均值,反映市场对周期复苏的谨慎预期。中长期看,公司通过“并购+研发”扩大模拟/显示业务协同效应,有望平滑行业波动,但需跟踪新品导入进度及毛利率稳定性(2024年提升10.6pct至34.2%)。建议关注AI手机/智能驾驶需求落地对其产品矩阵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