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4日电,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电动汽车(BEV)进行为期九个月的反补贴调查后,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临时关税适用于部分中国生产商,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19.9%,上汽37.6%。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生产商将被征收20.8%的加权平均关税,未合作的公司税率为37.6%。这一临时关税将于2024年7月5日生效,最长持续四个月,期间欧盟成员国将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欧盟和中国政府仍在通过技术层面的讨论,寻求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解决方案。与2024年6月12日预先披露的税率相比,根据相关方对计算准确性提出的意见,临时关税略有下调。
AI财评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反映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此举不仅是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直接打击,也可能引发中欧贸易关系的紧张。从财经角度看,这一政策将增加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成本,削弱其价格竞争力,可能导致销量下滑。然而,这也可能促使中国车企加速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以提升产品附加值。长期来看,中欧双方通过技术层面的讨论寻求解决方案,有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促进全球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投资者应关注政策变动对相关企业的影响,以及中欧贸易关系的未来走向。
注:本文转载自财联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