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

蓝鲸新闻4月15日讯(记者 金磊)4月15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

《制度》遵循“全面覆盖、综合统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标准统一、协同衔接,科学有效、汇总共享”原则,重点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统计对象及范围、统计指标及口径、统计认定标准、数据采集、共享及发布、部门分工等作出统一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实现统计对象和业务的全覆盖,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支持。《制度》规定的统计对象全面覆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统计范围包括贷款、债券、股权、资管债权、基金、保险、衍生品等多种金融工具和产品,综合统计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的工作情况。

二是实现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统计指标及其标准和口径的统一、协同。《制度》设置重点统计指标共计200余项,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融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业务以及其他重点指标。对每项指标均规定了统一、协同的统计标准和统计口径,与国家统计标准、行业政策、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及现有实践有效衔接。

三是建立统筹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制度》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数据归集汇总,统一编制形成全量统计报表和指标。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组织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机构认真落实统计数据采集要求和源头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加强数据共享。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推动《制度》落地实施,为金融系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夯实数据基础。

AI财评
【专业点评】央行等四部门联合推出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制度,标志着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入精细化监管新阶段。该制度通过200余项标准化指标实现全业态、全产品覆盖,其核心价值在于三方面:一是建立统一口径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监测体系,弥补了过往分业统计的数据割裂问题;二是将债券、资管等直接融资工具纳入统计,突破传统信贷思维,更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真实效果;三是通过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为政策效果评估提供实时依据。需注意的是,制度实施后可能增加金融机构合规成本,建议配套差异化考核机制。长期看,这一基础性制度建设将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但需警惕指标化考核可能引发的数据失真风险。(2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