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基金忠言|高阳会师高贵鑫,天弘基金补短板

蓝鲸新闻4月21日讯(记者 祁和忠 敖玉连)天弘基金再纳一员老将,补短板。

中基协公示的信息显示,宏利基金前总经理高贵鑫已经于4月份正式改换门庭,加盟天弘基金。据了解,在天弘基金,他将协助总经理高阳,分管养老金投资部、券商及创新业务发展部。

高贵鑫有20多年公募基金从业经验,曾在国内首家合资转外资的基金公司——宏利基金,先后担任公司总经理、首席信息官。

高贵鑫这次改换门庭,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反映了宏利基金有合资转外资之后,正在经历人员磨合的阵痛,同时也反映了天弘基金正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在继续汇聚人才,补齐短板。

作为蚂蚁集团控股的公募基金,天弘基金在国内公募基金业的地位举足轻重。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天弘基金已在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公司在主动权益、养老金等领域,仍相对较弱。

以公募养老基金为例,天弘目前管有8只FOF,成立以来的业绩全部跑输比较基准,投研能力不强。而高贵鑫此前任职的宏利基金,其母公司宏利金融是全球领先的养老金管理机构,国际经验或能助力天弘的养老业务。

2023年底,原博时基金总经理高阳转任天弘基金总经理,随后不久原华泰资管总经理聂挺进也加盟天弘基金,担任副总经理,协助高阳分管权益投资。

从聂挺进到高贵鑫,两位其他资管公司的总经理心甘情愿到天弘基金做副手,该公司的人才汇聚之势十分惊艳。

公募基金公司要跻身一流,不仅需要有优秀的人才,而且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在过去十年,天弘基金在指数基金、债券基金成功跻身一流,未来十年能否在主动权益、养老金投资方面实现突破,同样值得期待。

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激烈,人才流动较大,投研团队的稳定性和水平高低,成为决定基金公司实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部分基金公司如天弘基金、富国基金、睿远基金和泉果基金等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盟,而国泰基金、博时基金等则面临人才流失问题,引发市场对其发展质量的担忧。

以国泰基金为例,作为国内首家成立的基金公司,其现任总经理李昇于2024年7月由大股东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空降,此前缺乏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此外,国泰基金的总经理助理、量化投资部总监梁杏,虽从基金销售岗位转型为基金经理,但在市场高点密集发行新基金,导致投资者亏损,引发市场对其价值观和用人观的质疑。

目前,国泰基金和天弘基金的非货币基金规模分别处于行业第15位和第16位。未来,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基金公司的人才战略和投研团队建设将成为决定其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那些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构建稳定投研团队的公司,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人才流失严重的公司则可能面临更大的发展挑战。

AI财评
【天弘基金人才战略升级的深意】 天弘基金近期密集引入高阳、聂挺进、高贵鑫等资深高管,折射出三大战略意图:1)补齐养老金和主动权益短板,通过嫁接宏利全球养老金管理经验,破解FOF业绩困局;2)构建"平台型"组织架构,以市场化机制吸引行业精英,打破传统公募"单核"管理模式;3)蚂蚁系背景下的生态协同需求,需强化投研能力以承接支付宝平台的财富管理升级。 行业对比显示,头部机构正分化成"人才虹吸型"(如天弘、泉果)和"人才流失型"(如国泰),这种马太效应将重塑行业格局。值得关注的是,天弘能否将人才优势转化为超额收益能力,特别是在权益投资领域实现"余额宝式"的逆袭,这需要观察其投研体系整合效果及考核机制的长期性。对于行业而言,职业经理人"降级加盟"现象或预示公募行业进入职业发展新范式——平台价值开始超越职级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