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电、煤、货箱、芯片……“四慌”还在蔓延,2022真的更难?

 

从“四荒”到“四慌”,2021不容易,2022会更好吗?

1

“电慌”与“煤慌”

停电,是第一个关键词。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看起来很遥远的词汇。自2015年底,中国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以来,停电这件事已经从很多人的记忆中消失了。

早在2017年底,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就达到17.8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那种用不上电、用一天停三天的日子,几乎不存在了。

但谁也没想到,过去的一年,“停电潮”一度席卷中国大地,“拉闸限电”成为一个高频词汇。

在浙江,纺织重镇柯桥发布了停电通知,覆盖群体达到161家企业。

旁边的江苏也没闲着,发布了分级停限产通知,超1000家企业 "开二停二"。最有意思的是徐州,为了限电,鼓励超市每天推迟半小时开门营业,鼓励大型商场、超市视客流情况适当提前半小时闭门。

南边的广东,建筑陶瓷主产区清远等被列为一级预警,包括陶瓷在内的,化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企业都纷纷列入重点能耗双控计划之中。

往北看,在煤炭大省山西,工业源要延长结焦时间,严查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行业,要执行错峰生产。列入清单的重点企业,多达143家。随之而来的,一大批上市公司,提前进入超长假期模式。

 

难得一见的“电慌”背后,是煤炭价格的飞涨。

2021年,煤炭价格走出了持续攀升的行情。截至2021年9月底,秦皇岛动力煤市场价较去年底上涨幅度已超过113%,价格绝对水平也已突破1500元/吨。被称为“煤中贵族”的焦煤,价格更是一度突破3500元/吨,涨幅超过200%!

 

要知道,从2007年至2020年这十几年间,动力煤的价格几乎很少突破1000元/吨。

正是“煤超疯”的到来,让电价跟着飞涨。如果说电是工业的命脉,那煤就是电的命根。如今的中国,烧煤的火力发电,始终占总发电量的一半以上。

2020年,全国平均燃料成本达到约0.35元/千瓦时,而基准电价同样在0.35元左右。这意味着,在有些电厂,“发一度电,就要赔一毛钱”。

发电的和用电的都在煎熬,唯一乐开花的,似乎只有煤老板。几个月前,有一篇名为《煤炭暴涨下的山西煤老板:日进千万,已经富得没感觉了》的文章火遍网络。在文章里,一个月赚6000万的只能算“小老板”,这个群体仿佛回到了曾经那个一夜暴富的年代。

 

看着节节高的煤价,电厂不可能用爱发电。“电慌”和“煤慌”背后,能源的力量,再一次深刻影响着这个国度。

2

“货箱慌”与“芯片慌”

电和煤短缺带来的惊慌,很多人都切身感受到了。但在另外两个领域,暗流也在涌动,我们或许没有感知,但海啸迟早会蔓延到每一个人面前。

大家应该在新闻中见到过这张图——


 


这是近两年前的上海洋山港,密密麻麻的集装箱,正在等待发运。

那时候,不止是上海港,全国各大港口几乎都是这样的场景。集装箱堆积如山,海外客户心急如焚。不止是海运,在浙江义乌,中欧班列曾连续45天“满仓”。在外贸工厂,灯火通明连夜加班也无法满足源源不断的海外需求。

彼时,海外疫情洪水滔天,制造业几近停摆,世界的目光投向了中国。从医疗器械到个人防护,从机电产品到电子设备……中国出口迎来了全方位的爆发。

那年11月,中国出口增速21.1%,贸易顺差754亿美元,创下自1981年来的最高水平!

更关键的是,谁也没有料到,这场航运业的暴涨,时隔一年多之后还在继续。

2021年8月10日,全球集装箱货运指数显示,中国/东南亚到北美东海岸的海运价格一路上涨,运输价格已经来到每40英尺标准箱18555美元,北美每40英尺标准箱20636美元,同比增长了500%!

更早些时候,北亚至英国的集装箱海运价格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45万美元/FEU,较一年前的1325美元/FEU,上涨近10倍。

 

▲反映航运价格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走势

2020年1月,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从中国宁波港运到美国洛杉矶的海运价格只要1000多美元,但到了2021年8月,价格已经突破了20000美元。一年半时间,涨幅同样超过了10倍。有人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

300个集装箱,从中国运到美国,一趟的运费就可以买一艘船了。

业内不少人感慨:从业十年,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价格。

而且,尽管价格已经飙上天际,但依旧“一舱难求”,尤其是欧美线、日本线,都是早早爆舱。那时候,如果你能搞到一个集装箱舱位,转手就能获得1000-3000美金的收益。那些黄牛,就是这么干的。

出个货就像渡劫——过去一年,这恐怕是外贸从业者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与“货箱慌”相比,另一个领域更不为人知。

2021年6月中旬,香港发生了一起不寻常的劫案。劫匪抢走的,既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现金,而是14箱芯片。

这些芯片价值大约500万港元,坊间传闻“抢芯的人其实是买家”:

因为卖家临时坐地起价,买家非常生气,于是找人把货抢过来了。

 

更早些时候,深圳某电子厂装有21万颗IC芯片的10个箱子全部被盗走了,连同丢失的还有电脑主机,总价值高达千万元。

芯片接连被盗抢和黑吃黑的段子背后,芯片的火爆和“缺芯”的现实已经藏不住了。

最典型的代表是汽车行业。在2021年11月,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平均交付周期延长至22.3周,2020年同期仅为13周。AFS统计的数据显示,受芯片供应短缺影响,2021年全球共减产1023万辆汽车,中国减产198.2万辆,整个行业损失超2100亿美元。

奥迪、大众、丰田、特斯拉、中国造车三兄弟……都因为芯片短缺而减产、推迟交付。

 

就连被称为“供应链大师”的苹果,也一度因为芯片不足而将iPhone 订单削减了1000 万台。

而且,这种情况大概率会在2022年延续。高盛证券的报告显示,全球有169个行业受到了缺芯的影响,可以想象,这将影响到每一个人。

3

“四慌”背后

由物资短缺的“四荒”发展到群体恐惧的“四慌”,这背后有着朴素的经济学原理——供需失衡。

疫情的突然来袭,打破了全球原有的经济状态。制造业产能受阻、原材料涨价、贸易成本增加、需求却在不断上升,经济的失衡就此产生,不安全感也就在人们心中蔓延。

尽管基本逻辑相同,但具体来看,“四慌”又有着各自的特性。这里头有天灾,也有人祸,更有时代的震荡。

对“电慌”来说,去年,居民用电两年平均增速由4月的2.0%升至6月的10.9%,升幅明显高于社会总体。但在供给端,发电的主力军火电和水电,都遭遇了供给危机。煤炭价格暴涨导致很多发电厂发不起电,水电也遇上了枯水期。

“煤慌”的问题,同样出在供给端。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很多中小煤矿都被关停。以产煤重镇榆林为例,去年五一后,这里的300多家煤场,停产了三分之一,原因是不符合环保规定。同样的场景,在山西、四川、云南、甘肃、贵州、河南、陕西等地,都出现了。

 

自家的煤不够,进口渠道也不太通畅。澳洲、南非、美国、俄罗斯、蒙古等地的煤炭,都因为各种原因很难短时间内大量进口。

再来看“货箱慌”。

从需求上来说,疫情的肆虐,使得欧美经济一度停摆,制造业更是几近停滞;另一方面,为了拯救经济,美国的印钞机马力全开,天量货币撒向民众,消费需求变得无比旺盛。

当全球供应链停摆,无数的订单便涌向疫情率先平复的中国,出口暴增之下,航运的需求也迎来暴涨。

再看供给。航运业此前长达10年的低谷期,导致运力十分有限;再叠加苏伊士运河堵塞这类黑天鹅事件,国际航运运力空前紧张,航运价格由此大涨。

根据克拉克森分析师Thomas Betts的估计,整个2021年上半年,约32%的集装箱船在港停泊,拥堵,似乎已成为西方港口的“正常现象”。

 

需求暴增,供应却无法快速提升,这是全球航运价格暴涨的根源。

最后是“芯片慌”。

近一年来,全球疫情、日本地震、得州暴风雪、中国台湾地区缺水等“天灾”均影响了芯片供应。

除了“天灾”,也有“人祸”。以汽车芯片为例,过去两年来全球汽车销量大幅下滑,各大车企纷纷减产,以至于上游的半导体等原材料也缩减了产能指标。

谁也没有料到,全球经济的恢复来得如此迅猛,新能源的大潮如此汹涌,芯片市场根本不可能一下子跟上车企的产能调整和发展节奏。

由于工序的差异,同样是产能爬坡,汽车行业只需要两三个月,但芯片制造行业最快可能也要半年以上。

 

同一个世界,有着无数个平行时空,它们共同经历着供需失衡的煎熬。

4

尾声

2018年,美团王兴曾有过一句“神预言”——

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谁都以为这是个段子,但如今来看,这好像是真的。

就拿过去的2021年来说,除了“四慌”之外,还有着太多的不容易。

疫情阴魂不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永远地离开了,教培行业全军覆没,互联网、房地产、直播带货等行业来到了历史的转折点……

网络上有个段子“2021最惨的男人”,精准地把这些不幸串起来了:

自己干地产中介,老婆做教培,姐姐做旅游,父母在老家养猪,刚买了恒大的房子,抄底了中概互联,还意外有了三胎。

2021这么难,2022会更难吗?我的答案是,未必。浓重的阴霾下面,同样藏着希望。

在产业领域,尽管房地产、互联网、教育都式微了,但数字化、碳中和、专精特新等企业,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姿态。

硬科技上,中国的人工智能、半导体、5G、量子科学、绿色能源等领域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共同富裕,更是在向我们招手……

2022年,我们不只有“四慌”,更有可能看到新冠病毒加速消亡,可能看到供应链危机提前结束,可能看到突围的曙光。

最后,借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话,我略作改动,与各位共勉——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失望之冬,也是希望之春;

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面前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