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新的暗战,已经开始了!这事比八旬老太窜访更重要

 

这场暗战,更加关键。

1

她还是来了

8月2日深夜,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降落台湾松山机场。

所有人都低估了佩洛西的顽固。在拜登明确表示不支持、中方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她仍然一意孤行,避开南海绕道菲律宾,抵达台湾。

佩洛西这个人,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她在美国政坛以彪悍闻名,看看她的经典事迹就知道了——

面对记者采访,佩洛西曾直言“美国可以欺骗世界,世界不可以欺骗美国”。

小布什要成立国土安全部、颁布爱国者法案的时候,佩洛西将这些法案全部否决,气坏了小布什。

在一次国会宣讲中,特朗普发表演讲时,佩洛西直接将特朗普演讲的稿子撕烂,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年届八旬的佩洛西走出飞机那一刻,数亿中国人义愤填膺,A股更是早就默默承担了一切。

最大的赢家,据说是一个名为Flightradar24的网站,实时显示了佩洛西专机SPAR19的位置。数亿人的围观之下,这个网站一度陷入瘫痪。

而最大的输家,恐怕是台湾省。从安全上来看,解放军战机穿越台湾海峡大概率会成为常态,海峡中线将不再是双方默认的军事分界线。

而且,8月4日12时至7日12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在部分海域和空域,进行重要军事演训行动,并组织实弹射击。从图片上看,这已经对台湾岛形成合围之势。

 

经济上的压力更为明显。根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海关总署已经决定自2022年8月3日起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商务部也确认决定暂停天然砂对台湾地区出口。

 

压力不言而喻。以天然砂为例,资料显示,2021年台湾地区电子、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包括电子零组件、信息通信与视听产品等高科技产品出口增幅超过20%,而半导体芯片的原材料就是砂子。一旦大陆断供,台湾岛内又资源短缺,势必会带来天然砂的价格暴涨。这样的桥段,数年前就上演过。

风暴不会就此平息。还是那句话,任何势力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触碰底线的后果,他们很快就能感受到了。

2

芯片法案

有人可能感到疑惑,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和安全风险,佩洛西为什么铁了心要窜访台湾?真的是意气用事,逞一时之能?

作为纵横江湖多年的美国政坛第三号人物,佩洛西彪悍但却不傻,能让她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前来,必定有着极大的利益关系,甚至是关乎美国国运。

今天一大早,台媒就曝出消息,佩洛西将会晤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此事后来被媒体进一步证实。至此,佩洛西访台的真正目的已经浮出水面——

推动美日韩台联盟的巩固,主要发力的领域正是半导体。

台积电是目前全球芯片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厂商之一,此前已经宣布在美国投资120亿美元建设5nm芯片生产线,预计2024年量产。

把时间再拉长一点点,就在佩洛西访问亚洲之前,美国国会刚刚通过了拖延已久的“芯片法案”——

其中包括提供520亿美元的赠款,以支持美国的先进芯片制造和研发。

这个“芯片法案”,无论从投入规模还是影响程度来看,都能在美国历史上排前列。而这个法案的主要目的就是——

对抗中国作为技术强国的崛起。

这个法案,还增加了对核聚变、碳回收、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支持,都是新一代的底层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开始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进行“虹吸”——

截至目前,全球三大晶圆代工厂台积电、三星、格芯均已计划在美国扩建芯片厂,总投资合计超过 500 亿美元。

 

美国本土的英特尔,更是拿出200亿美元的先期投资,在美国俄亥俄州建造两座芯片工厂,创造3000多个就业机会,且未来英特尔还将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在周边建设8座芯片工厂。显而易见,美国的目标是——

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将世界最先进的芯片生产线,控制在自己手中。

按照法案的要求,拿到补贴的半导体企业,在未来十年内禁止在中国大陆新建扩建先进制程的半导体产业。

不得不说,美国这招做得很绝。

3

半导体之争进入白热化

即将卸任的佩洛西强访台湾,为自己争得了政治遗产,也为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复兴多争取了一点机会。

资料显示,美国在全球芯片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从1990年的38%一度下降到10%。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可能同样骨感。一是资金并没有外界想象中的那么多。先进的芯片制造厂,动不动耗资就超过100亿美元,这意味着注定僧多粥少。

更重要的是,正如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此前所说——

几十年来美国芯片制造专业知识的侵蚀,使该国很难重新获得全球竞争力。

而且,不止美国在发力,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半导体这条路上狂奔——

欧盟也将出台自己的《芯片法案》,他们希望到2030年,欧洲生产商可以生产全球20%的芯片,这意味着欧盟需要在八年时间里将半导体产量翻2倍。

韩国发布了《K—半导体战略》,以“打造世界最强的半导体供应链”为愿景,提出到2030年将半导体年出口额增加到2000亿美元,并将相关就业岗位增至27万个。

日本,号称将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超过1.4万亿日元的巨额投资,吸引台积电来日本建厂。总体愿景是在2030年达成半导体企业收入增长3倍,提升至13万亿日元的目标……


 


▲韩国“K-半导体产业带”概念图

这场半导体领域的军备竞赛,将成为未来数年全球大国的主旋律。根据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全球80%的芯片是在亚洲制造的。东南亚还是科技公司重要的测试和封装中心,占全球半导体测试和封装市场的27%。

对美国来说,要减少对亚洲先进芯片的依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场大潮流中,中国也在默默发力。在“十四五”规划中,我们就提出要推动计算芯片、存储芯片创新,加快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布局前沿技术。

此外,我国对于做半导体行业的公司大力支持,最高可达十年免息,政府也预计投入1.4万亿用于半导体行业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早日建立独立自主的芯片供应链。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但有一个现实是,中国芯片依然主要来自进口。

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值为5585亿美元,根据我国海关的信息,我国进口了4000亿美元的芯片,约占2/3。就算去掉重复计算,也有1/3。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2018年贸易战和“中兴事件”后,国内企业在半导体领域掀起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国产替代浪潮。一个经典的例子是互联网,诸多头部企业都开始发力。

面对欧美的封锁,尽管艰难,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依旧在不断前进,并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

归根结底,当半导体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在这场急速竞争中,我们根本没有后退的选择。

我们错过了历史,不能再错过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