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摩根大通提高了对减肥药的销售额预期,预计到2030年GLP-1相关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9月12日,减肥药板块继续强势拉升,常山药业(300255.SZ)两连板。截至当日中午收盘,常山药业涨20.08%,翰宇药业(300199.SZ)涨13.99%,德展健康(000813.SZ)涨10.09%,金凯生科(301509.SZ)涨8.67%。
消息面上,摩根大通提高了对减肥药的销售额预期,预计到2030年GLP-1相关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涨幅居前的上市公司大多涉及GLP-1受体激动剂相关业务。
GLP-1相关药物减重效果突出
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来起作用,通过激活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延缓糖尿病的发展。此外,它还可以抑制食欲中枢,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的调节,还有减轻体重、改善血压的作用。
相关研究显示,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降糖、减肥、心血管获益等功效,是相对成熟稳定和安全的靶点。临床数据也表明,GLP-1的减重效果较为突出。
基于良好的减肥效果,摩根大通在近期调高了对于减肥药的销售额预测,预计到2030年GLP-1受体激动剂相关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有望超过癌症治疗领域的PD-1/PD-L1成为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的药品。
根据丁香园发布的《全球肥胖症药物竞争格局分析报告》显示,全球现有8款GLP-1受体激动剂单靶点新药获批上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其中,拿到减重适应症的GLP-1受体激动剂只有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这两款药物均有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生产。
利拉鲁肽获批减重适应症的药品Saxenda在2022年实现全球销售额106.76亿丹麦克朗(约106.81亿元),而诺和诺德研发的第二代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的减重效果更加明显,在治疗12周后,2.4mg剂量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平均体重减轻约6%,68周后减重幅度达到17%至18%,其也被称为“减肥神药”,2022年实现销售额109亿美元。
除诺和诺德外,礼来也是GLP-1领域值得关注的一家公司。
国内企业积极布局,少数公司占据先发优势
减重效果显著,市场前景广阔,GLP-1药物也吸引了多家国内企业入场布局。
据了解,目前已有两款国产GLP-1减肥药获批上市,分别是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以及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
根据德邦证券的调研,截至今年8月初,有6家药企的GLP-1减重适应症正处于三期临床/申请上市阶段,包括常山药业、信达生物、凯因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
事实上,华东医药旗下的利拉鲁肽注射液肥胖或超重适应症在今年6月份在国内获批上市,该公司的产品也成为国内GLP-1领域首个获批药物,公司因此占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公司表示,后续会更加重视相关产品的销售和推广,不断完善市场渠道的覆盖。据了解,公司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已在上百家医院实现入院销售,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线下药店、医美机构等领域的布局。
仁会生物则专注于重大疾病领域创新生物药的研发,在代谢、心血管、肿瘤等领域积极布局。公司旗下的贝那鲁肽注射液在今年7月获批超重/肥胖适应症,用于成年人的体重管理。在产品获批后,公司积极组织生产,已实现多批次发货,全力满足市场需求。受益于国内首款减重新药的先发优势和合规优势,公司的产品在市场收到了较好的反馈。
翰宇药业是专业从事多肽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多肽原料药、客户定制肽、美容肽、多肽制剂药品等多个系列,据了解,公司在多肽减重/降糖领域的布局较为完善,产品涵盖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艾塞那肽、高血糖素、二甲双胍缓释片、笔式注射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