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PO或将成为AI高算力下的高效能比方案。其优势在于功耗更低、成本更低,传输质量更佳等。
9月22日,CPO概念震荡走强,剑桥科技(603083.SH)强势涨停。截至当日中午收盘,太辰光(300570.SZ)收获20CM涨停,天孚通信(300394.SZ)涨18.81%,新易盛(300502.SZ)涨10.25%,光迅科技(002281.SZ)、剑桥科技(603083.SH)等实现10CM涨停。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随着AI产业的快速迭代,已经切入或未来有望切入海外数通800G光模块产业链的厂商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CPO技术更具优势
随着数据流量爆发与下游应用的丰富,光模块产品也逐渐向更小型化、更高速率、更低成本的方向演进。与此同时,光模块已发展至800G及1.6T,速率不断升级,带动光模块相关技术路线的前瞻研发和迭代升级。
目前,全球主要厂商研发的800G产品已经进入到导入验证及批量出货的阶段,1.6T产品也在不断的前瞻研发中。
目前,光模块领域的新技术有CPO、LPO和硅光模块等。其中,CPO是指把光引擎和交换芯片共同封装在一起的光电共封装,该方式可以使电信号在引擎和芯片之间完成更快的传输,缩短了光引擎和交换芯片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减少尺寸,降低功耗,提高效率。
根据Ayar Labs的数据,以32*100Gbps为例,现在所使用的交换机功率为436W,而使用CPO交换机通过共同封装可以大幅缩短电连接,功耗仅为230W。
长城证券表示,CPO或将成为AI高算力下的高效能比方案。其优势在于功耗更低、成本更低,传输质量更佳等。
远期市场收入将达54亿美元
目前,CPO技术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根据LightCounting发布的报告显示,CPO出货量预计将从800G和1.6T端口开始,在2024年至2025年开始商用,并将在2026年至2027年开始规模上量,主要应用于超大型云服务商的数通短距场景。
CIR预计,到2027年,共封装光学的市场收入将达到54亿美元。
根据长城证券的测算,全球CPO端口的销售量将从2023年的5万增长至2027年的450万。2027年,CPO端口在800G和1.6T的出货总数中占比接近30%。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
目前,光模块环节是国产参与度最高的板块之一,国内企业有望充分受益行业需求的增长。基于CPO技术可能给行业格局带来颠覆性,国内企业正在加速布局CPO领域相关产品。
中际旭创是专业的高速光模块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800G和相干系列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1.6T光模块和800G硅光模块已开发成功并进入送测阶段。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大800G、1.6T及以上高速率光模块,电信级光模块、硅光和相干等技术的研究。
天孚通信是业界领先的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光学传感、激光雷达、生物光子学等领域。公司在高速光引擎、800G光器件、车载激光雷达用光器件等核心产品方面持续深耕,相关研发项目进展顺利。
博创科技专注于高端光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的开发,在芯片设计和后加工、器件封装和光学测试等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研发并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数据中心用400G模块产品型号实现全覆盖,50GPON光模块、800G数通硅光模块等产品正在研发中。同时公司将积极开发下一代数据中心用硅光模块以及下一代无线传输网用光模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