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套现超6000万港元,李长江突然辞职!碧桂园服务有何“隐忧”?

作为“碧系”最优质的资产,碧桂园服务对于杨惠妍家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碧桂园服务的稳定对于杨惠妍家族,至关重要。

进入九月之后,碧桂园的情况不容乐观,外界担心碧桂园的问题影响到碧桂园服务,好在杨惠妍给外界吃了一颗“定心丸”。实际上,碧桂园与碧桂园服务之间也是做了一定“隔离”,两家公司财务则各自独立。


不过相较于其他物业巨头,今年以来碧桂园服务表现并不算好。而且其内部人事也出现了一些变动,对于一家成熟的上市公司而言,关键时刻核心人物的离职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10月10日晚,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称,因需投入更多时间在家庭、子女教育及个人其他事务,李长江辞任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授权代表等职务,原首席战略官徐彬淮接任,均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资料显示,现年57岁的李长江是物管行业的一名老兵。

其履历显示,2011年3月李长江加入碧桂园服务出任总裁,而碧桂园服务则是其任职时间最久的一家公司。因此对于李长江而言,他算是完整的见证了碧桂园服务的发展,也经历了碧桂园服务发展的整个周期。

离职之后他朋友圈发文称,“十二年,一个小轮回。在一线面对过问题,在高处看见过风景。一切都是刚刚好,一切都如我所愿。让位优秀的年轻人,公司未来会更好。做好顾问新角色,我仍是碧服一兵。”

众所周知,物管行业的发展是紧随地产行业发展的一个行业。作为地产市场规模最大的物管企业之一,碧桂园是最早尝试将物业板块推向资本市场的头部房企。

当时,地产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物业板块的想象力也足够的大,最为重要的是,当时地产服务行业的估值普遍较高。

2018年6月,在李长江带领碧桂园服务在香港IPO。上市之后,碧桂园服务开启了疯狂扩张的步伐,仅2018年底至2019年,其就先后并购了10余家物业管理公司。在市场的加持下,2020年5月碧桂园服务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2021年,碧桂园服务市值突破2000亿元,甚至超过了母公司碧桂园。也是这一年,碧桂园服务加快了并购的步伐,斥资近200亿,先后收购了蓝光嘉宝服务、富力物业、彩生活邻里乐等十几家公司的股权。

但随着地产行业进入新的周期,地产服务行业也开始“遇冷”。

2020年时,碧桂园服务称,要在2025年收入达到了1000亿元。但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服务的营收则为207.33亿元,同比增幅仅为3.38%,按照如此增速,预计全年收入不会超过500亿,如此到2025年可能难以达成目标。


另外,7月30日晚,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将所有持有的碧桂园服务6.75亿股捐赠给了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而这笔捐赠的股份占到了碧桂园服务已发行股份的20%左右,捐赠完成之后,杨惠妍持有碧桂园服务的股份将下降至16.12%。

杨惠妍的这个操作,给碧桂园服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外界对此颇有微词,甚至有观点认为杨惠妍家族有财产隔离之嫌。

受此影响,碧桂园服务股价一路走低,非常疲软。且后来碧桂园的暴雷也一定程度的拖累了碧桂园服务。

而李长江的辞任,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9月18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撤销碧桂园服务“Ba1”公司家族评级。

从今年年初开始,其不断的减持让市场浮想联翩。根据港交所文件显示,1月6日,李长江于2022年12月30日以平均每股18.6287港元的价格卖出196.4万股碧桂园服务股票,套现3658.68万港元。7月19日,他又分两次减持322.79万股,合计套现2824.73万港元。大手笔的减持,也给碧桂园服务造成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当下的碧桂园的处境并不算太好。

关于此次辞职,李长江称,“让位优秀的年轻人,公司未来会更好”。

但从以往地产公司的经验来看,关键时刻换帅,对于公司的影响不可谓不小,至于未来碧桂园服务会如何发展,还需要时间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