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资讯

确认,阿斯巴甜致癌!年销30亿元的大窑汽水或遭反噬

摘要:确认,阿斯巴甜致癌!年销30亿元的大窑汽水或遭反噬



图片

图片

本文共计

2474

|

阅读需要

5

分钟

蓝鲨导读:“低成本”的账总是要还的


作者 | 陈世锋

编辑 | 卢旭成


“阿斯巴甜致癌”被实锤。


今日(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卫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联合发布阿斯巴甜危害与风险评估报告称,基于阿斯巴甜具有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其归类为“可能致癌物”(IARC 2B类),并重申建议的日容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以内。


该消息一出,不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饮料企业纷纷澄清,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饮料企业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大窑汽水等依然三缄其口。但一些零售企业已经开始行动,有消费者发现,在京东官方自营店里面,大窑含有阿斯巴甜的产品已经暂不发货。


大窑汽水,这家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的饮料品牌,近年来靠着一款大容量的单品走红市场,成为饮料行业最大的黑马。据界面新闻报道,一名饮料行业人士透露,大窑2022年销售额32亿元,是老牌汽水冰峰的10倍、北冰洋的3倍。目前,大窑汽水已经渗透至31个省市,无论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县城乡镇,都能看到大窑的身影,成功从地方边缘饮料成为了全国知名饮料。


如今,随着“阿斯巴甜致癌”一事尘埃落定,大窑汽水还能继续“起飞”吗?


01


阿斯巴甜的“红利”:低成本
大窑汽水的前身是内蒙古的八一饮料厂,当地人称其为“香槟”,啤酒式样的绿色玻璃瓶是不少人心中的童年记忆。
除了打情怀牌外,借助国潮崛起“翻红”的大窑汽水还有自己的发展逻辑——大汽水,低成本。
在国产汽水中,大窑汽水提出了“大汽水”的理念,喊着“大汽水,喝大窑”的口号,率先推出了520ml、550ml的大容量玻璃瓶,而容量翻倍的基础上,价格却和其他240ml的饮品差不多。比如京东上,大窑汽水玻璃瓶装520ml*12瓶售价64.90元,而北冰洋玻璃瓶装248ml*12瓶价格就达66.90元。仅仅是容量上的创新,价格上的优势,就让大窑创造了一个汽水界的新品类——“大汽水”。
图片

图片来源:大窑饮品官网

尽管“大汽水”容量更高,但成本却低于同行。
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武汉二厂汽水创始人兰世立表示:“(大窑)一吨成本才100多元,而含果汁的武汉二厂汽水在每吨800多,其他差别还在于我们用了传统的料,原料中我们有白砂糖,他们有一部分是糖精。”
此外,阿斯巴甜也是大窑汽水配料表中的常客。作为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的主要优势是“甜价比”。据智研资讯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甜味剂中,甜价比最低的是糖醇类甜味剂,其中木糖醇只有0.04,赤藓糖醇只有0.07;其次是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是0.91,罗汉果甜苷是0.21;最高的是人工类甜味剂,甜蜜素和安赛蜜是3.33,阿斯巴甜是2.5,三氯蔗糖是3.25。
据测算,阿斯巴甜的甜度约为蔗糖的180-至220倍,热量为蔗糖的1/200;赤藓糖醇的甜度约为蔗糖的60%-70%,热量几乎为零;甜菊糖苷的甜度约为蔗糖的250-350倍,热量为蔗糖的1/300。
相比之下,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的“甜价比”最高,是天然甜味剂的2-16倍,是糖醇类甜味剂的35-48倍。虽然在国内赤藓糖醇的采购价格普遍在1.2-1.5万元/吨,而阿斯巴甜的采购价格大约在8-10万元/吨。但按照单位成本计算,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的“性价比”最高。
因此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大窑汽水等厂家更愿意选择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进行生产。

02


大杀四方
借助阿斯巴甜的“性价比”,大窑将成本控制到极致,这成为其“大杀四方”的底气。
首先,低成本给大窑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盈利,使其有资金和实力“大打广告”做营销。2021年和本土广告营销公司华与华合作,后者针对大窑的产品特点,推出了“大汽水,喝大窑”广告语,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省钱的心理,俘获了众多消费者。
2022年,大窑官宣吴京成为代言人,“国民硬汉”和“国民饮品”的联手使大窑的热度再度发酵,而这也成为了一二线城市认识大窑的契机。而在央视大规模投放广告的同时,大窑汽水还砸重金在线下的商圈、地铁、梯媒等渠道进行全覆盖,让大窑汽水被更多消费者关注。
图片图片来源:大窑饮品官网
其次,低成本也能够使大窑给予渠道商巨大的利润空间,促进大窑汽水的动销。过去几年,大窑主攻餐饮渠道,比如烧烤店、串串店之类的街边店,这类渠道更看高毛利。
而据36kr等媒体报道,“大窑嘉宾”到经销商层面的到岸价为17.5元/箱(12*550ml),经销商给二批商的价格为21.5元/箱,终端到货价为25元/箱,零售价5-6元/瓶,核算下来每瓶汽水的毛利高达3-4元。
这对经销商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意味着,卖大窑远比卖其他汽水饮料更划算,自然有更大的积极性销售大窑。根据官方披露,大窑目前旗下经销商多达1600家,并建立了100万家零售终端,遍布31个省市。
“广告+经销商”,让大窑迅速从地方性边缘饮料品牌进化为“国民饮品”,销售额突破30亿元。

03


或遭反噬
随着“阿斯巴甜致癌”靴子落地,大窑汽水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近年来,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低糖”“0糖”成为新的消费热潮,也催热了食品饮料行业的代糖市场。不管是元气森林等新品牌,或者是北冰洋等“翻红”的传统品牌,在甜味添加剂方面都较为慎重,不再是传统汽水“糖精+色素”的简单配比。比如元气森林主打“0糖0脂肪0卡路里”,使用的是赤藓糖醇等天然甜味剂。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华霄表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都属于食品添加剂,如果按照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来使用,可以认为都没有安全问题 。“但如果在长期摄入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天然甜味剂更健康, 因为天然甜味剂已经在自然界长期存在,其结构更容易在各种代谢途径中被代谢掉,不会累积在人体内。”
查看大窑汽水的配料表,“糖精、色素、阿斯巴甜”等依然是主流。尽管大窑也尝试向健康化饮品布局,推出love蜜蜂蜜柚子气泡茶和激闪能量饮料等产品,但目前销量平平。
图片图片来源:大窑饮品官网
大窑终究离不开“汽水”。但汽水崛起的背后,是包装和原料的“低成本”。“阿斯巴甜致癌”风波骤起,或将大窑汽水推向使用天然甜味添加剂的产品研发方向。但如果没有阿斯巴甜给予的“低成本”,大窑汽水还能有多少利润“可图”?其营销推广和渠道扩张是否会陷入停滞?这或许是大窑汽水发展历程上的“分水岭”。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百事可乐就曾陷入阿斯巴甜“致癌”风波,百事可乐还因此宣布在健怡系列产品将放弃阿斯巴甜,但这一调整只针对美国市场,不包括中国市场。作为跨国巨头,百事可乐能够转移产线,大窑汽水又能怎样?

*本文为蓝鲨消费原创,作者陈世锋。欢迎添加蓝鲨消费首席交流官(WX:L15811243757),关注公众号:蓝鲨消费(ID:lanshaxiaofei),深度研究消费产业,记录和陪伴新品牌成长,欢迎加入蓝鲨交流群。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