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致五常大米减产1/3,卖米年入45亿的十月稻田IPO充满变数?
原创 陈世锋 蓝鲨消费 2023-08-09 17:28 发表于河南
本文共计
2236
字
|
阅读需要
5
分钟
蓝鲨导读:洪水引发的连锁反应,很多企业措手不及。
作者 | 陈世锋
编辑 | 卢旭成
降雨,造成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
据央广网报道,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自8月2日起,以“五常大米”著称的五常市连续多日降雨,境内大型水库、中型水库、河流均超过汛限水位,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
一位全国连锁超市的采购人员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根据产区所在同事的介绍,预计五常产区大米产量会减产三分之一,而这对于今年三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的“网红品牌”——十月稻田来说,或许是一场灾难。
01
“卖米”起家的独角兽
最近几年,十月稻田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根据招股书,2020年-2022年,十月稻田的营收分别为23.27亿元、35.98亿元和45.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57%,远超金龙鱼和北大荒等业内同行。
而在这三年,十月稻田也深受明星资本青睐。2020年,十月稻田获得启承资本3亿元A轮投资,启承资本的背后有京东的影子。2021年,十月稻田完成由红杉中国和云峰基金领投的B轮14.5亿元融资,红杉在中国投资圈的地位不必多说,而云峰资本则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虞锋创办。作为一个阿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都看中的新消费品牌,十月稻田在2022年C轮融资过后估值就超过130亿元。
不过,十月稻田这样一个独角兽企业,是靠卖大米“投喂”起来的。2005年,十月稻田创始人王兵与妻子开始做原粮贸易生意,从农户处收未加工的大米然后运送到城市售卖。后来,王兵开始涉及大米加工、大米贸易,并将粮食从东北运到北京批发零售,逐渐积累了第一桶金。
随后,王兵抓住了电商红利,将自家的大米品牌化,打出了十月稻田的名号,并延伸至杂粮、豆类和其他产品。不过,大米始终是十月稻田的主营产品。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十月稻田大米产品销售额分别为18.71亿元、28.92亿元和36.22亿元,占当年营收的比重分别高达80.4%、80.4%和79.9%。
02
五常水稻减产或将引发一场灾难
与金龙鱼等品牌不同,十月稻田坚持做预包装大米,只卖新米、现磨现售,做高端大米。在招股书中,十月稻田表示,通过鲜稻鲜割,鲜度检测,食味值分析,以及吸嘴式的包装设计等手段,能够保持鲜米的新鲜与口感。
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十月稻田表示,他们根据原材料的季节性灵活调整采购时间,通常会在九月至年底将主要采购新鲜水稻。招股书显示,十月稻田战略性地布局了包括沈阳新民、五常、松原、通河及敖汉在内的五个生产基地。其中,五常是最重要的大米生产基地之一。
据官方资料,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最南部,全市辖12个镇12个乡,261个行政村,是哈尔滨市下辖九县(市)中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闻名全国的稻花香品种的“五常大米”产自此地,五常市有全国“单季水稻第一县”之称。
如今,随着连日降雨,雨水倒灌农田,五常水稻大概率减产。一位当地农户向央广网表示,“现在正是水稻要扬花的时候,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洪峰过去之后,水撤下去了,一些低洼地块儿赶紧架上水泵儿往出抽水。……如果两到三天水撤下去,水稻减产一半儿,如果是四天到五天水撤下去,减产三分之二,如果是一个星期撤下去,将颗粒无收。”
作为十月稻田的重要大米生产基地,十月稻田在五常建立和投产了更多生产线,积极扩大产能,2020年-2022年五常生产基地的实际产能分别为7.8万吨、12.4万吨和15万吨,产能正在快速爬坡。今年9月即将采购新稻之前,五常水稻减产或将打十月稻田一个措手不及。
图片来源:十月稻田招股书
一方面,因为主推新鲜大米战略,十月稻田的大米产品几乎是采用当季水稻,现割现磨,然后经过预包装等工序被端上消费者餐桌。若不能采购足够的新稻,十月稻田的产能和销量都将随之下滑。若采用陈米,或将造成消费者投诉,损伤十月稻田的口碑。
实际上,此前十月稻田已经多次遭遇消费者投诉口感、食品安全等问题。截止8月9日,十月稻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139条投诉纪录。有消费者称“九月底(2022年)在拼多多十月稻田官方旗舰店买了四袋大米,吃第一袋的时候就发现了虫子,因为当时没保留证据,跟店家反映之后店家说没有证据处理不了。后来拆开第二袋的时候结果又发现了虫子,立马跟店家沟通,卖家只退有证据的这一袋。而且卖家声称自己的是2022年新米,一直说是因为达到一定湿度和温度生的虫子……试问新米为什么会刚回来就有虫子?”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另一方面,十月稻田之前的“打价格战”策略或将遭重挫。招股书显示,十月稻田大米产品的平均售价从2020年的7.3元/千克下降到2022年的6.1元/千克。而在同一时期,十月稻田大米产品销量从255952吨上涨至594287吨,增长了一倍还多。最近几年,十月稻田通过降低售价达到了扩大销量的目标。
但随着五常水稻的减产,五常大米价格大概率会上涨。上述全国连锁超市的采购人员表示,“具体上涨多少还没法确定。”一名五常市的加工厂工作人员向经济观察网记者介绍,2022年的水稻收购价的起价为每斤2.5元,最高点达到了每斤3.2元,“今年起价肯定会比去年高”,随着水稻的收购价格上涨,加工厂也会上提销售价。这意味,十月稻田等品牌方能够腾挪的空间有限,终端销售价格或许也会上涨。
失去了价格优势,供应端产能受限,十月稻田的高速增长或遭遇挑战。2022年,十月稻田营收45亿元;2023年,十月稻田还能保住45亿元营收吗?这对于正需要靓丽业绩冲击港交所上市的十月稻田而言或许是一场灾难。
*本文为蓝鲨消费原创,作者陈世锋。欢迎添加蓝鲨消费首席交流官(WX:L15811243757),关注公众号:蓝鲨消费(ID:lanshaxiaofei),深度研究消费产业,记录和陪伴新品牌成长,欢迎加入蓝鲨交流群。*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蓝鲨消费用心出品:
一、行业深度观察(部分)
1、一个县城的消费生态
2、重磅|《2022预制菜年度消费报告》发布,由内而生,需求旺盛
3、被资本热捧后,店租、人工翻倍,新式拉面品牌开始过苦日子
4、猪脚饭、鸡爪、中式快餐……长沙之后,IDG、源码等投资机构扫货福建餐饮品牌
5、李佳琦被整改,罗永浩退场,头部带货主播“陨落”简史
6、快餐、茶饮、卤味、小吃、咖啡,万店时代餐饮品牌怎么打?
二、IPO解读 (部分)
名创优品 | 海伦司小酒馆 | 认养一头牛 | 奈雪的茶 | Keep | 孩子王 | 泡泡玛特 | 贝泰妮 | 完美日记 | 杨国福 | 双塔食品 | 五芳斋 | 乡村基 | 乓乓响 | 嘉曼服饰 |百丽时尚 | 乖宝宠物 | 比依股份 | 友宝
三、投资人专访(部分)
加华资本宋向前 | 弘章资本翁怡诺 | B资本王岑 | 黑蚁资本何愚 | 五岳资本钱坤
四、明星消费品牌专访(部分)
大希地 | 王小卤 | 每日黑巧 | 自嗨锅 | 夸父炸串 | 钱大妈 | 锅圈食汇 | 白小T | 花点时间 | 参半 |飞乐思 | BA饰物局 | 西鸽酒庄 | 观云白酒 | 奥兰中国 | 川娃子 | 轩妈 | 佐大狮 | 珍味小梅园 | 信良记 | 口味全 | 加点滋味 | 煲仔皇 | 舞爪 | 水军锅巴| 爱氏热狗 | 毛大庆包子铺 | 植得期待 | ffit8 | 咚吃 | pidan彼诞 | 大于等于九 | 谷小酒 | 开山白酒 | 通用净水 | 食验室 | Nelo | 黑奥秘 | 家里泉
五、新消费投融资月报(部分)
2021年7月 | 2021年8月 | 2021年9月 | 2021年10月 | 2021年11月 | 2021年12月 | 2022年1月 | 2022年2月 | 2022年3月 | 2022年4月 | 2022年1—6月半年报 | 2022年7月 | 2022年8月 | 2022年9月 | 2022年10月 | 2022年11月 | 2022年12月 | 2023年1月 | 2023年2月
六、新消费私董会(部分)
1、万字长文:成功的创业公司,一定踩中了需求拐点
2、万字复盘:年增长超10倍,王小卤如何靠定位理论成虎皮凤爪第一品牌?
3、王岑:没有留存和复购,新品牌就没有拐点
4、大希地王凌波:消费品公司对抗内卷的正确方式,是围绕价值链长期沉淀
5、乐刻韩伟:供应链能力是衡量商业能力最核心的指标
七、标杆企业游学 / 行业沙龙 (部分)
1、积蓄品牌势能,助力企业增长 | 华为云联创营新消费CEO卓越班圆满结业
2、聚焦消费企业新价值,构建韧性增长持久竞争力丨华为云联创营走进元气森林活动圆满结束
3、走进舌尖科技:预制菜C端市场尚未到爆发期
4、长沙“网红品牌”向何处去?
5、餐饮创业的那些神坑
6、绝味鸭脖、正新鸡排、华莱士等品牌靠什么百城开万店?
7、后冬奥时代,如何掘金万亿冰雪市场?
八、2022新消费品牌独角兽峰会(部分)
1、峰瑞资本李丰:今年和明年,消费品的线下竞争会非常残酷
2、不惑创投李祝捷:卓越的产品,才是预制菜的灵魂
3、追觅科技中国区总经理王辉:新消费品牌独角兽如何炼成?
4、四大消费投资人:2023,消费投资向何处去?
5、年销15亿元,黄天鹅如何将鸡蛋做成一门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