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全球化下的投资机会
这一轮下跌中无一板块幸免,可以看出此次下跌属于系统性恐慌下跌,而这时正好可以看出哪一只股票更加具有抗跌性。
新型冠状病毒发现于武汉、扩散至全中国,如今已开始疯狂肆虐全球。今天三谈疫情全球化对五大板块的影响。
医药板块
人的一生,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医药行业,作为一个「刚需行业」,在此疫情中也扮演了关键角色。在医药行业里面包含许多细分领域,我们将着重于制药、医疗器械及CRO领域。
从二月份的交易情况来看,医药板块在经历疫情全球动荡后表现出抗周期性的特质。
一、制药
由于历史原因,在过往中国医药行业主要由外资企业为主,近几年,中国人民平均知识水平的提高、高阶工程师红利以及政策大力的支持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而中国医药企业跟着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会逐步替代外资企业的位置,实现药品国产化。大跌对制药板块的企业影响为中性,不影响其长期发展。
二、医疗器械
此次疫情中,明显地反映出在尚未有有效药物可以治疗之时,患者们都是依靠医疗器械舒缓症状或是延续生命,更显现出医疗器械的重要性,对此行业有一个Positive Jump。今日大跌导致医疗器械行业仅微跌1.7%,体现其良好的抗跌性。
三、CRO
对比整个医疗板块,CRO行业仅微跌1.7%,体现其抗压性和抗跌性。
总的来说,不管是从需求性还是从股价表现来看,医药行业的价值再次得到认可,长期来看为阶梯式上升的行业。
我们对于其投资逻辑总结为以下三点:
行业天花板高。美国现阶段至少已有16家超过千亿美元市值的医药企业,而中国大部分医药企业市值皆在百亿人民币级别,巨大的差异为中国医药企业的发展保障了充分的上涨空间;
性价比高的高阶工程师红利。中国因人口基数庞大促使其人力成本相较于欧美国家低廉,随着中国的社会进步,越来越多海外人才回流中国,为中国带来技术和知识,促进行业发展;
政策大力支持。中国政府不断推进医药改革、创造友善的医药行业环境,同时也积极优化医保政策,实施从上至下的变革。
医药行业因属于发展阶段,故目前市场集中度不高,但因为此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故其同样有强者恒强的效应,预计未来马太效应会更加凸显,建议聚焦在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如恒瑞医药、迈瑞医疗、启明医疗、药明康德。
房地产及物业管理板块
从疫情爆发初期,优质的物管企业迅速反应加强小区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可见物管企业为小区治理和防疫战线的核心主体,在防疫阶段的小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填补了基层政府人员不足,对小区居民掌握力度不够等问题。
从二月份的交易情况来看,物管板块在经历疫情全球动荡后表现出极强的避险性。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物管行业是兼具抗周期性和抗风险性的。不管是从实质管理还是从股价表现来看,物管企业的价值再次得到认可。物管行业长期来看为稳定向上的「现金牛」行业,我们对于其投资逻辑总结为以下三点:
实力雄厚的背景。背靠强大的地产母公司输血,换句话说是个有老大哥撑腰的行业;
永续经营逻辑。具备稳定的现金流及长期且可持续的提价空间,持续较低的资本开支以及品牌存在溢价,有极强的避险功能;
结构性利好。此次疫情作为催化剂使大家意识到小区管理的价值所在,尤其是选择高质量龙头物管公司的重要性,包括安全、环境卫生、管理等,大家更愿意付高价格换取高质量的服务。
此次疫情对龙头物管企业的价值尤为凸显,由于其具备强竞争力的规模成本优势以及成熟的管理体系,比起中小型物管企业反应更为迅速且全方位布局及升级其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同时,疫情可谓是行业洗牌,谁能活到最后拼的都是实力、规模及背景。
例如中海物业可以做一个「中海系」的卫生服务中心,保利物业可以做「保利系」的健身房,这些都是中小物业公司无法想象和做到的。当市场意识到物管行业永续经营的逻辑后,就会有更多的长期资金涌入。
物管行业对于A股来说属于相对稀缺的资产,物管股价格又不高,公募基金可通过沪港通吸纳A股所稀缺的筹码,加大配置力度,为物管板块的股价进一步上升提供增长的动力。
故我们认为物管行业未来趋势也会复制房地产行业走势,集中度逐渐提升,马太效应明显,建议聚焦于龙头物管企业如雅生活服务、中海物业、保利物业、碧桂园服务。
消费升级行业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带动起消费升级行业,然而受到此次疫情影响,其成为「重灾户」!
为了避免疫情急遽扩散,中国政府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且有部分城市实施封关,再加上年假的延长,促使中国人民普遍有三个星期至一个月的假期,但却是足不出户,大大影响消费行业,尤其是餐饮和乳制品行业。
从二月份的交易情况来看,消费升级板块在经历疫情全国扩散后普遍是无法扛压的,但在此次全球动荡中,股价已反应出此板块还是受到市场认可的。
在疫情全国扩散之时资本市场遭受巨大冲击,恒指于2月3日盘中最低点回落至26100点附近,同时餐饮两大龙头企业海底捞与九毛九受到疫情极大冲击于该日大幅下跌。大跌的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所致,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对两大餐饮企业信心不足。
但在中国疫情逐渐被控制后,两家企业的股价明显出现了结构性反弹。今日由于疫情全球化使得恐慌情绪极度上升再次导致恒指回落至26100点附近,但这两家企业的下跌幅度并未如2月3日般,说明市场对这两家企业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以及逐渐恢复信心。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消费升级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辽阔,我们对于其投资逻辑总结为以下两点:
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强劲的消费力带动产业的发展
年轻群体消费力度强。
此次疫情虽然对消费升级行业产生很大的危机,但是危和机向来都是并存的,特别是在资本市场。随着外出人数下降或将带动外卖行业及在线零售行业,故可能利好美团点评、永辉超市等。
教育板块
这一轮下跌中连在线教育板块都不能幸免, 但从二月份的交易情况来看,在线教育板块在经历疫情全球动荡后,仍然逆势上涨。下跌属于系统性恐慌下跌。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教育行业是一个刚需产业,具备抗风险性。出生人口的下降对于教育行业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同时课单价/学费也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故长期来看教育行业为稳定向上的,我们对于其投资逻辑总结为以下两点:
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度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带动行业发展。
在疫情爆发前,在线教育就已经在上涨的风口,而疫情恰好将它再推上一层楼,民众在挑选学校或者老师时,最看重的就是学校质量及师资,故教育行业同样存在着品牌及龙头效应,在此阶段建议可以关注教育龙头新东方在线、好未来及有道。
5G互联网板块
整体来说,此次疫情对于5G互联网行业为中性。我们将此行业划分为两大类:
一、硬核技术类
港股中芯片或半导体企业较为稀缺,其中表现较好的应属中芯国际。面对疫情全球化,中芯国际只是稍微受到资金面的影响,仍然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围绕着中芯国际这类5G底层技术企业,可以预见日韩在此次疫情中可能面临产业转移问题。如果导致其半导体产业停摆,使得半导体市场价格抬高,那么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将会迎来机会。大家普遍很疑惑为什么之前中国的企业做不了半导体,除去技术层面的问题,是因为半导体价格低廉,市场上已经有做的很好的国家了,中国已无利可图。但如果此次疫情致使半导体价格抬高,那么中国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涌入半导体企业
除了芯片或半导体外,中国唯一可以和美国云计算巨头抗衡的企业是阿里巴巴。我们认为阿里巴巴完全是随着市场的波动性而波动,说明此次疫情对其没有造成额外的影响,同时也没有显现出其抗跌性和任何利好。
二、5G应用类:
此次疫情是对“视频+社交”双层迭加属性的企业为重大利好,例如哔哩哔哩。当美股道琼指数大幅下跌13%,哔哩哔哩仅下跌7%左右,而像英伟达、苹果等美国科技巨头均下跌16%以上。同时,受疫情影响导致居家时间增长,对互联网企业有一定的帮助,进一步养成大家使用在线软件如哔哩哔哩、爱奇艺等的一些习惯。
微盟集团连续5日共计下跌-22.33%,但是对标相同业务的中国有赞,其走势异常平稳。能够看出Saas类业务公司在疫情和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并不太大,而微盟的股价变化仅是受到其近日遭受的员工人为破坏数据库的影响。整体而言Saas业务在此次影响中仍然是属于抗压并且有增长性的;
内容来源:班超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