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银行回应称15%股权遭收购系假消息 股份待确权等问题或拖累上市进程

摘要:资本充足指标连续下滑,东莞银行亟需发债、上市补充资本

资本充足指标连续下滑,东莞银行亟需发债、上市补充资本

近日,国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创集团”)发布公告称将收购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银行”)15%股权,而银行方却表示并不知情。该公司目前为失信被执行人,大股东及旗下多家控股公司为经营异常或被注销状态。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公司或出于提升社会形象等原因,发布收购银行股权的假消息,而被“碰瓷”方亦可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由于东莞银行目前正在谋求上市,上述事件或对其上市进展产生影响。此外,东莞银行部分股权未确权、上市辅导机构遭监管严罚等问题亦拖累东莞银行上市节奏。与此同时,东莞银行资本充足指标持续下滑,资本亟待补充。

假传收购股权消息

日前,一则消息让东莞银行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国创集团发布公告表示拟出资36.5亿元收购东莞银行15%的股权。国创集团在公告中表示,该收购事宜系9月20日公司董事会决议,收购目的是为了扩大集团旗下银行投资业务板块。公告还指出,公司和东莞银行双方在此前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目前已达成完全协议。然而,东莞银行却对外回应,对此次收购并不知情。目前,该公告已被删除。

据悉,东莞银行成立于1999年,截至2022年6月末,银行下辖总行营业部、13家分行、61家一级支行、89家二级支行、8家社区支行、4家小微支行,对外投资6家村镇银行,并参股邢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年报显示,东莞银行目前总股本为21.8亿股,银行前十大股东中,东莞市财政局持股比例为22.22%,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控制的三家公司合计持有银行10.95%的股份,除此之外,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5%。据国创集团此前公告所示,公司收购东莞银行15%股份(即3.27亿股)后,将成为银行第二大股东。

作为本次“收购”方,国创集团成立于2013年,此前为国创担保有限公司,2014年后改名为国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事范围包括担保、投资、保理等金融业务。然而,国创集团已为失信被执行人,亦多次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股权关系方面,国创集团由医方云(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方云”)全资控股,而医方云为经营异常状态,资料显示,医方云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且未在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此外,国创集团控股的10家公司中,有6家已吊销或注销营业执照。

此前,国创集团亦频繁放出收购其他公司股权的消息,针对此问题,广东盛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业律师韩鲁明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该公司或出于提升社会形象、增加商业信用、缓和债权人压力、谋取交易机会、扩大竞争优势等目的,最终使债权人、商业伙伴、潜在的商业伙伴以及社会公众产生公司在持续发展、壮大的认识。

被“碰瓷”的银行和公司该如何解决或维权?韩鲁明分析道,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通过“傍名牌”的方式侵害他人企业名称权和名誉权。在商业经营中,名称权和名誉权已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被“碰瓷”的银行和公司作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其名称与名誉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国创集团擅自使用其他公司的名称、利用其他公司的良好信用进行宣传,影响到其他公司的社会评价,必然会对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侵犯其名称权和名誉权。银行和公司可以依据《民法典》第991条、第995条、第1013条、第1014条、第1024条等规定,要求国创集团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要求一定的经济赔偿”,韩鲁明进一步补充道。

上市受阻

在国创集团公告中,公司表示此次收购亦为加快推进东莞银行IPO,不过,自2019年10月更新招股说明书后,东莞银行上市状态即停留在预披露更新。韩鲁明指出,由于国创集团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若一家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公司被国创集团收购,极大可能影响到目标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商业信用,使人怀疑目标公司能否实现持续经营,并会采取避免或减少与目标公司的交易、合作的措施,进而影响其业务发展。“若银行准备上市,还可能会引来证监会的关注,不利于其上市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发现,阻碍东莞银行上市的,或还有股权相关问题。2019年9月,证监会在对东莞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中表示,银行存在未确权股份的情形。2019年10月,东莞银行在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数据,银行已确权股权数量为21.71亿股,占比为99.61%;未确认持有人股份为860.18万股,占比为0.39%。

对此,东莞银行表示,银行存在个别股东未确权导致其现金股利无法发放的情况,相关现金股利已作为应付股利挂账处理。此外,银行将持续推进股东确权事宜,待股东办妥确权手续后进行补发,如为自然人股东,东莞银行将及时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此外,东莞银行在其招股说明书中亦表示,银行股权较为分散。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9年7月2日,银行股东总户数为5181户,其中:法人股东82户,合计持有银行16.39亿股股份,占银行总股本的75.19%;自然人股东5099户,合计持有银行5.41亿股股份,占银行总股本的24.81%。而这一情况并未有所好转。东莞银行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银行股东总数为5183户,其中机构股东80户,持股比例为75.19%;自然人股东为5103户,持股比例为24.81%。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国平告诉《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股权分散本身对业绩无直接影响,但股权过度分散,缺乏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可能削弱公司治理的作用,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与合规。

此外,《中国科技投资》记者注意到,近日,东莞银行上市辅导机构招商证券(600999.SH)刚收到监管开具的罚单。9月19日晚,招商证券发布其收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显示,招商证券作为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履职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导致出具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存在误导性陈述,证监会决定责令招商证券改正违法行为,没收业务收入3150万元,并处以3150万元罚款。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0年修订)》64条规定,发行人的保荐人或者签字保荐代表人、证券服务机构或者相关签字人员因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并购重组业务涉嫌违法违规,或者其他业务涉嫌违法违规且对市场有重大影响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侦查,尚未结案的,发行人、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应当及时告知本所,本所将中止发行上市审核。由此可见,东莞银行上市进程或将受此次处罚事件影响。

截至2022年6月末,东莞银行的资产总额为5217.39亿元,营业收入为50.99亿元,同比增长10.53%;归母净利润为20.32亿元,同比增长10.24%。营业收入、净利润虽稳步增长,但东莞银行资本充足指标却已连续三年下滑。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东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2%、8.64%、8.52%,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03%、9.34%、9.18%,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54%、13.32%、13.01%。

某银行市场部分析师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一般来说,核心一级资本下降可能与银行内源性(利润留存)不足、银行加大不良风险处置力度及或者外源性融资渠道相对有限等因素有关。而银行资本补充渠道主要为利润留存,增资扩股:IPO、优先股、定增、配股、可转债等方式。

为此,东莞银行正通过发债的方式补充资本金。今年8月,上清所公布的《东莞银行2022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情况公告》指出,本期债券发行规模20亿元。该债券所募资金用于补充东莞银行其他一级资本。

针对东莞银行股权、资本补充及上市相关问题,记者致函银行,截至发稿,未获回复。(来源:中科财经)



注:本文转载自中科财经,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