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月度召回榜| 合资品牌仍是召回主力,奔驰8月召回超26万辆

摘要:从召回数量来看,奔驰在8月份进行了2次召回,涉及部分进口和国产的奔驰C级、E级、S级轿车,以及GLC、GLE、GLS等SUV车型,合计召回车辆超26万辆,成为8月份召回最多的汽车品牌。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8月份,汽车行业共进行15次召回,发布召回的品牌包括奔驰、奇瑞、上汽大众、丰田、福特林肯等众多品牌,合计有超过50万辆汽被召回。

从召回数量来看,奔驰在8月份进行了2次召回,涉及部分进口和国产的奔驰C级、E级、S级轿车,以及GLC、GLE、GLS等SUV车型,合计召回车辆超26万辆,成为8月份召回最多的汽车品牌。

上汽大众以合计8.35万辆的召回规模位列8月份车企召回榜的第二位。根据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的召回计划,因供应商生产过程偏差,燃油泵叶轮与叶轮外壳间隙较小,造成叶轮旋转不畅,燃油泵工作不良,存在安全隐患,自8月4日起召回2020-2022年款波罗Plus 1.5L汽车,共计57659辆;2020-2022年款途铠1.5L汽车,共计25838辆。

福特汽车旗下林肯品牌因车辆零件结构、车辆设计等原因,在8月份合计召回了包括部分林肯大陆、林肯领航员、林肯MKC在内三款车型,合计8.31万辆,紧随上汽大众之后,成为8月份召回榜的第三名。

奇瑞汽车在8月份共召回汽车约5.3万辆,排在8月召回榜第四位,召回涉及的车型分别是2016年12月3日至2018年2月9日生产的部分奇瑞eQ1电动汽车,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2月1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捷途X70 PLUS汽车。

奇瑞eQ1的召回原因是电池系统软件策略问题,捷途X70 PLUS的召回原因车辆采用车内双拉解锁开启引擎盖的方式,但缺少“引擎盖未关闭”提示功能。

吉利汽车旗下帝豪品牌以2.23万辆的召回规模,位列8月召回榜的第五位,召回原因是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生产的部分帝豪GL汽车,由于车门锁零部件尺寸超差,车门锁体耦合杆回位不良,可能需要多次动作才能打开车门,紧急情况时会增加乘员安全逃生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鳌头财经注意到,奇瑞汽车和吉利帝豪的召回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换句话说,这两家品牌的召回活动属于被动召回,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消费者对相关问题在相关投诉平台进行了投诉。

丰田汽车在8月份合计召回了包括威兰达高性能版(PHEV)、RAV4荣放双擎E+、进口雷克萨斯NX 400h+在内的扩宽车型,合计1.46万辆,位列8月份召回榜第六位。召回原因是相关车辆电压转换装置(DC-DC转换器)中的整流模块结构设计考虑不充分,极端情况下,有引发车辆火灾的风险。

除此之外,捷豹路虎、特斯拉、成都大运汽车、保时捷、宝马等品牌在8月份也进行召回,召回规模分别为574辆、271辆、71辆、51辆、29辆。

从召回车系看,8月份德系车召回最多,共有4个品牌,自主品牌有3个,美系车有2个,日系车有1个。

值得注意的是,或是受8月下旬开幕的成都车展影响,8月的18日以后,直至当月底未再有品牌方发布召回信息。不过从当前的信息来看,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9月份的召回规模或将远超8月份。


AI财评
从财经视角分析,8月份汽车召回事件反映出汽车行业在质量控制和技术安全方面的挑战。奔驰、上汽大众和福特林肯等品牌的召回规模较大,尤其是奔驰的召回数量超过26万辆,这不仅对品牌形象造成影响,也可能导致短期内销售和市场份额的波动。奇瑞和吉利帝豪的召回是在监管部门的干预下进行的,这表明消费者投诉和监管压力正在推动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此外,丰田的召回涉及电动车部件,凸显了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成熟度上的不足。总体来看,召回事件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维修成本和潜在的赔偿责任,同时也可能促使企业加强研发和质量控制,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消费者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