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自更,最后一个传统媒体大佬的倒下

摘要:他也许是最后一个被刷屏的著名传统媒体人。今天的报纸没人看了,报社老总是谁,就更少人关心了。

新京报原社长戴自更被查。

他也许是最后一个被刷屏的著名传统媒体人。今天的报纸没人看了,报社老总是谁,就更少人关心了。

1

大学时是标杆人物

在中国传媒江湖上,戴自更是个大人物。

他执掌新京报长达十五个年头,这是个奇迹。因为传统媒体换帅,比翻书还要快。一篇报道一个标题乃至一个字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丢官。

中国重量级媒体的掌门人,必须懂业务、懂社情、懂人心、懂政治,最后一点最重要。

新京报作为京畿重地的主要都市类报纸,受关注度极高,很多双眼睛盯着,尤其是老同志的眼睛。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报纸说的话管用;另一方面,不能随便乱说话。新京报能屹立至今,戴自更功不可没。

戴自更,浙江宁海人,少有远志。高考成绩优异,但舍附近的复旦不上,非要去更远的远方,最后去了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时,戴自更学习用功,人也淳朴,是学生中的标杆。当时,老师们说起“中文八一”班,总是说“就是戴自更那个班”。

1981年刚入学不久,女排世界杯,中国赢了。戴自更和同学们跑去天安门,喊的是“振兴中华”的口号。

在激情燃烧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戴自更上大学,读研究生,参加工作。

戴自更最深的那层底色,是八十年代给涂上的。他几十年不变的长发发型,从大学一直留到现在。在日后新京报的很多报道里,都能看到八十年代的一些影子。

1988年,研究生毕业之后,戴自更进入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是由中共中央主办,中宣部代管的中央级党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判了“两个凡是”的观点,揭开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对推动思想解放、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是一张曾经非常光荣的报纸。

在光明日报,戴自更先后做过编辑、江苏和新疆的驻站记者。1992年,他来到广东驻站,从记者到站长,直至2002年回京担任副局级的光明日报社直属报刊社工作部主任。

广东十年,戴自更看着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逐渐壮大,南方的新闻理念深刻影响了他。在广州,戴自更订阅了南方都市报。当时的南都,犀利又贴近现实,报道的内容、角度、立场和版面语言,都让戴自更时常拍案叫好。

他觉得这才是一张报纸。

2003年,在中国传媒发展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央视新闻频道开播,东方早报、瞭望东方周刊和新京报创立。

16年后,头版常有大气磅礴之作的东方早报,早已化身为澎湃。央视新闻频道和瞭望东方,也已锐气不再。唯有新京报,还屹立潮头,常有报道刷屏。

2

开始想叫北京时报

2003年,戴自更40岁。

这一年,他肩负创办一份报纸的任务。起初,他全国撒网,找过浙江、福建、贵州的老板。和他们坐在一起,谈的是生意。

老板们出钱并不吝啬。

有一个横店的老板一张口就愿意出资5000万,以后还会追加,但在利益方面却斤斤计较寸步不让。戴自更知道,让老板们来决策一个报纸,面临的必然是死亡。

2003年6月26日,他踏入了广州大道中289号。这里是南方系的大本营。

那时,戴自更对报纸的具体面貌还不清晰。如果能融资一个亿,就办一份日报。如果只有几千万,就办一份专业化报纸。

所以,他先找了南方报业集团的21世纪经济报道,但他们兴趣不是很大。

从21世纪的门出来,他碰到了熟人,中青报驻广州站的记者林炜。林建议他找南方都市报合作。

戴自更就打电话给南都时任执行总编辑程益中。当天程益中不在广州,让他和喻华锋谈。喻华峰当时是南都总经理,后因“南都案”被关数年,出来后创办“本来生活”。

南方都市报当时正打算在外地办一份报纸,已经在和上海商报进行谈判。能在北京办一份报纸,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戴自更除了政治敏感性强之外,也有着极强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加上喻华峰又是人大毕业的小师弟,他们初次谈判就有了很大成果。此后的谈判,主要集中在光明日报是否投钱和投多少钱的问题上。

戴自更最终说服了光明日报的总编辑袁志发。

他背回了近一个月的南方都市报。光明日报的人看了报纸颇为震撼,一天几十到上百个版面,北京从未有过这样的报纸。

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由两个党报报业集团合作办报,也是中国第一家跨地区经营的报纸,中间的审批环节之多,可想而知。最后是中央主管领导拍板,才拿到了报纸的出生证。

报纸叫什么名字,其中也有一些故事。开始想叫北京时报,被有关官员阻挠,最后不行。后又想叫京报,致敬邵飘萍。但北京日报有意见,你叫京报,我叫什么?最后前面加个“新”,方才通过。网上有人说这份报纸以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为名,其心可诛,这只能说是无知。

在那个报业的黄金时代,新京报不拘一格用人才,各路奇人异士竞相来投。南方都市报,更是把大批采编、经营、管理骨干派到北京。新京报气象万千,逐渐成为中国报业的另一个标杆。

后来,因为监管环境的变化和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一落千丈,优秀报人逐渐星散。

3

曾被批宣传纪律执行不严

报社老总向来是高危岗位。这些年来,被查被抓的很多,被撤职的更多。

媒体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对于一把手的政治素质要求很高。但媒体又有创收压力,老总们要千方百计赚钱,这和宣传工作经常发生冲突,很多老总因此落马。

戴自更出事,到底是在新京报社长任上还是北京文投总经理任上,现在还不得而知,也许两者都有。

2018年9月,北京市委巡视组向北京日报社党组、新京报社党委反馈巡视情况,新闻稿是这么说的——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力,至今尚未制定落实责任制实施细则,宣传纪律执行不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薄弱,不敢放手开展工作,存在大额资金使用未上会情况。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规范,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不实,纪委监督责任缺位,日常监督工作缺项漏项较多,仍然存在公款旅游、铺张浪费讲排场等现象,存在报销随意性较大、审批过程流于形式等问题。”

从今天公布出来的罪名看,戴自更问题很多。从政治到经济,到两性关系,再到宣传纪律,涵盖面很广。

问题多,说明能量大,说明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宣传工作无小事。如何正确做好舆论传播,关乎党和国家的形象,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其实也简单。不说假话,敢说真话,能够反映群众疾苦,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湖北的一些媒体,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全国人民都看在眼里。如果他们能够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而不是只知道暖官员的心,疫情防控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呢?

新京报无疑是一张优秀的报纸,它的很多报道都推动了社会进步,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当然,也改变了戴自更的命运。


内容来源:码头青年

作者 边城蝴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