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价格“跌跌不休”,养殖户的权益如何保障?

2023年年末以来,我国的牛肉价格“跌跌不休”,已经连续11个月下跌了,甚至有的城市已经跌到“2”字开头,为近5年来的最低。

作为消费者的你实现“牛肉自由”了吗?“谷贱伤农”,养殖户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养殖户普遍亏本

农业农村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牛肉平均价格为61.73元/公斤,较2023年同期的71.08元/公斤下跌约13%。

“谷贱伤农”,养殖户普遍面临经济损失,生产经营压力显著加剧。6月,中国肉类协会经过测算发现,当前约有70%的中低端肉牛养殖场户正面临亏损困境。

以山东养殖户王林为例,他的养殖场目前存栏50多头牛,主要业务为活牛销售。然而,近两年来,他已累计亏损超过60万元。据他计算,尽管饲料成本因豆粕和玉米价格下降而有所降低,但综合考虑各项成本,每头肉牛一年的总成本仍在1.8万元至2万元之间。然而,市场上活牛的售价却大幅下跌,从2019年的每斤18元左右降至现在的10元至12元,导致每头牛亏损约3000元至5000元。

同样位于山东的养殖户同强,其经营涵盖了养殖场、屠宰场和鲜肉店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近两年也亏损了100多万元。面对持续的压力,他不得不缩减养殖规模,并低价出售繁殖母牛。

这种亏损情况并非孤例,山东、河南、云南、内蒙古等地的多位养殖户均表示,自2023年年中起,牛肉价格便出现明显下降,导致养殖户大面积亏损。

此外,肉牛屠宰企业同样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河北承德北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坦言,尽管公司目前的肉牛屠宰业务量与往年基本持平,但利润却承受着巨大压力。他解释说,虽然收牛的价钱降低了,但屠宰后产出的牛肉产品销售价格也在同步下降,而各个加工环节的成本并未减少,这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养殖户的权益如何保障?

而牛肉价格持续走低主要归咎于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从供应端来看,多重因素导致了牛肉市场供应量的显著增加。首先,国内肉牛存栏量的增加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前些年肉牛养殖效益良好,养殖户积极性高涨,纷纷增加存栏量。如今,这些肉牛已逐渐达到出栏期,导致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例如,2024年一季度全国肉牛出栏量达到1199万头,牛肉产量186万吨,同比增长3.6%。

其次,进口牛肉量的持续增长也对国内市场产生了冲击。国外肉牛养殖成本较低,进口牛肉在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大量进口牛肉涌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增加了供应总量。据海关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23年,我国牛肉进口量从29.4万吨飙升至273.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59.4%。2024年1至5月,进口牛肉量更是同比增长23.57%至123.01万吨。

然而,在需求端,牛肉市场的表现却相对疲软。一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居民消费变得更加谨慎,对牛肉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难以消化快速增加的供应量。

另一方面,牛肉在我国居民的肉类消费结构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为7.0千克/人,远低于美国的人均25.3千克/人,也低于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即使牛肉价格下降,由于消费习惯和需求水平的限制,我国消费者对牛肉的消费量也难以大幅提高。

此外,市场预期和销售渠道的变化也对牛肉价格产生了影响。由于价格持续下跌,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价格走势持悲观态度,养殖户加快出栏速度,经销商则不敢囤货,这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下跌。

同时,线上销售等新兴渠道的发展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纷纷降低价格。线上销售成本低的特点也为牛肉价格下降提供了空间。

面对这种情况,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提出了七项政策措施以稳定肉牛奶牛生产。这些措施包括稳定基础产能、降低饲草成本、推动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强化信贷保险支持、支持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发展肉牛奶牛产业、促进牛肉牛奶消费以及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保障肉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