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尚太科技投资的同一个项目,不仅总产能前后不一,投资规模、单位投入金额,在几年的时间里也一变再变,从最初的每吨4亿元“腰斩”到2亿元,几天后又变成了3亿元。
同一个项目,不仅总产能前后不一,投资规模、单位投入金额,在几年的时间里也一变再变,从最初的每吨4亿元“腰斩”到2亿元,几天后又变成了3亿元。
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尚太科技,在山西投资的一个项目,投资额、产能出现了这样的反复变化。
尚太科技(001301.SZ)稍早前披露,经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该公司子公司山西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尚太”)的一个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资规模从120亿元变更为40亿元,年产能从30万吨变为20万吨。不久后,项目所在地媒体又报道称,该项目总投资额为60亿元。
第一财经就此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该该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对方工作人员回应称,最终落地的投资额是40亿元。每万吨对应产能的变化是根据公司内部的测算得出,因为产能建设的成本在降低。
投资金额、产能多次变化的背后,尚太科技资金也逐渐紧绷。三年多来,该公司现金流不断“失血“,2021年至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为-18.19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账面资金仅剩2.9亿元,但短期借款却有4.09亿元。此外,该公司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下游资金占用情况,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从2022年的11.62%,上升至2024年三季度的24.96%。
投资额、单位成本反复“横跳”
2月14日,根据昔阳融媒体微信公众号,昔阳县政府与尚太科技子公司山西尚太举行签约仪式,总投资60亿元、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落地山西晋中。
尚太科技的上述项目,不仅进程一波三折,而且投资额、产能多次“变脸”。
尚太科技此前显示,2022年11月,山西尚太与山西晋中市昔阳县民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拟在昔阳县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投资金额约120亿元。以此计算,每1万吨产能对应的投资额为4亿元。
到了今年1月,情况发生了变化。
尚太科技在今年1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称,由于原规划土地平整存在困难,且下游客户需求变化,四期项目计划调整。调整后,项目投资额从120亿元降至40亿元,产能从每年30万吨降至20万吨/年,用地规模也缩减至1000亩。此时,每1万吨产能对应的投资额仅为2亿元。
然而,数日之后,项目投资额再次出现变化。昔阳等地媒体宣传称,该项目投资额再次增加为60亿元,产能仍为20万吨/年。此时,每万吨对应的投资额已经变成了3亿元。
针对最终投资金额,第一财经以投资者身份咨询尚太科技投资者关系部门,对方工作人员回应称,最终落地是40亿元(建20万吨/年)产能。对于与地方媒体间的口径差异,她表示:“是为了他们的宣传,具体以我们公司的公告为准。”
为何同一个项目,投资金额和产能会多次变化?
上述接线工作人员称,调整主要基于公司对产能的需求。目前,每万吨对应产能的变化也是根据公司内部测算,产能建设的成本在降低。
近期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尚太科技相关人员回应市媒体提问时也称,原计划30万吨产线的实际投资金额,可能只需要80亿~100亿元,考虑到下游付款周期较长所需周转资金,预计可能需要更高资金准备。
尚太科技在产线建设上具有一定成本优势,根据当前实际运营项目的情况来看,1万吨的产能大概需要投资1.3亿~1.4亿元。 除了此次的山西尚太四期项目,该公司此前投资建设的另一项目,使用的募资额也低于预期计划。
根据招股说明书,该公司此前募集的部分资金,投向尚太科技北苏总部产业园项目,原本计划投资总额为11.06亿元,实际已投入募资额为9.19亿元。
该公司近期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报告显示,已将“尚太科技北苏总部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全部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该公司称,产生结余资金的原因包括节约部分募集资金、部分款项由自有资金支付等。
资金紧绷、行情变化是主因?
公开资料显示,尚太科技是一家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企业,也是锂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供应商之一。
尚太科技近期在山西扩产的步调似乎并不顺利。不仅项目投资额“变脸”,项目实施进展也一直缓慢。
根据2023年年报,尚太科技曾提及由于项目建设用地为原煤矿用地,塘渣填埋、土地平整所需资金规模极大。经综合考虑,公司决定暂中止山西昔阳四期生产基地建设。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该公司在山西的在建工程只有三期。在近期披露公告中,尚太科技称,截至今年1月,该项目部分土地曾为原煤矿坑土地,政府进行土地平整投资耗费巨大,存在一定客观困难,故未实际进行建设推进。
资金较为紧张可能是尚太科技减少投资额度、一度暂缓项目建设的关键原因。
尚太科技今年1月公告称,为配合山西尚太四期项目,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25亿元,剩余资金自筹解决。如以40亿元投资额金来看,还有约15亿元的资金缺口。 而该公司目前本身的账面资金较少,流动性并不宽裕。
财报显示,2022年末、2023年末,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21.51亿元、1.34亿元。同期短期借款分别为18.88亿元、6.52亿元。 截至2024年9月底,该公司货币资金仅为2.9亿元,短期借款却达到4.09亿元,两者差额在1.19亿元左右。 同时,经营性现金流还在不断“失血”。
2021年至2024年9月底,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405.8万元、-7.94亿元、-4.16亿元和-5.348亿元。三年多的时间内,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18.19亿元。
另外,该公司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下游资金占用。2022年至2024年9月底,该公司应收款分别为10.31亿元、17.18亿元、20.34亿元,呈逐年上升态势。应收账占总资产的比重,从2022年的11.62%上升至2024年三季度的24.96%。
“目前来看,花费40亿元扩张产能仍存在一定资金压力。”一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尚太科技本身的现金流,短期内可通过可转债募资或者金融机构贷款解决,但中长期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关注自身“造血”、“回血”能力。
尚太科技减少投资额度的另一个原因,可能与行情变化有关。近年来,全行业持续产能扩张,大量跨界资本涌入的情况下,负极材料行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
根据高工锂电(GGII)统计,2023年,负极材料行业产能已逼近400万吨,行业产能利用呈现严重两极分化状态,前六名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70%,排名靠后企业产能利用率则不足30%,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由于市场供需反转,负极材料产品价格普遍大幅下降,企业盈利水平有所下滑。 受行业趋势影响,尚太科技的毛利率正在持续下滑。2022年,该公司销售毛利率还高达41.65%,2024年第三季度时已回落至25.2%。
“在市场结构性产能过剩,供需反转的情况下,负极材料销售价格持续大幅下降,远超公司成本下降幅度,造成公司毛利率下滑,利润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该公司在财报中解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