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老牌药企新掌门上任后,准备了三剂“猛药”!

 

一家“老牌药企”来到十字路口!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广药集团去年可谓波折,人事动荡,传言纷纷,很多人也在问:这家老字号,多久才能重回正轨?

根据笔者的观察,答案可能比想象中要快。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11月底,李小军正式就任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短短几个月,广药集团动作不断,这家旗下拥有“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凉茶品牌”王老吉、420多年历史的“世界最长寿制药厂”陈李济等12家中华老字号的企业,正在给出自己的态度。

笔者仔细梳理广药集团这几个月的动作后发现,有三条主线已经浮现:

数字化、科技化、国际化。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做好这几点,广药就能走出阴霾、焕发新生吗?本文希望沿着这个问题,深入看一看广药的发展逻辑。

1

数字化,重塑底层逻辑?

从最近的一场签约说起。

3月10日,广药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这场签约规格非常高,从新闻报道看,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杨军,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华为制造与大企业军团CEO刘超见证签约。


 


广药是中国最大中成药生产基地、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华为则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可以说,这是一次“强强联合”。合作的焦点,正是数字化转型,未来双方将在“数字赋能、创新驱动、生态共建”三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笔者脑海里的问题是:广药为什么要搞数字化转型?

在笔者看来,有三个原因。

其一,AI如火如荼,数字化不是一道选做题,而是必答题。

你看DeepSeek出圈之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从科技大厂到政务部门、从汽车企业到手机厂商,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DeepSeek。就连百度、微信这种国民级应用,都开始接入DeepSeek。

中国有大一统的市场,有上千万的物流车、上千万的司机外卖员、数百万的制造型企业,每一个都是AI的养料和地基。"国民应用+国运AI"的史诗级联姻,正在将14亿中国人带入智能新时代。

数字化转型也是同样的逻辑,参与的企业越多,数字化的程度越深,样本量就越大,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就会越普及。


 


其二,广药本身就有一定数字化的基础。

广药的数字化探索还挺早的,目前他们已建设了中药材智慧溯源系统、智能化生产车间、智慧药房、医药智慧物流中心等。例如广药旗下白云山中一奇星建成智能化数控生产车间,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实现生产线设备产能提高了148%,人力成本降低74%,人均效率提高289%。


 


其三,医药行业的渠道亟需重塑。

笔者观察到,在医药行业,线下的药店、卖场等传统渠道正在逐步弱化,而京东健康、美团买药等线上平台在药品流通环节占比快速提升,传统药企面临渠道话语权转移的压力。老字号如果无法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线上营销资源,很可能错失新兴市场红利。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就能明白为啥广药要搞数字化了。广药旗下拥有王老吉、陈李济等12家中华老字号品牌,如果数字化做得好,它在线上的销售占比可能会迎来质的飞跃。

当年京东最早是在电脑城卖光碟的,后来刘强东看到电子商务的兴起才转型做京东商城。从一家线下实体变成互联网公司,京东的估值也迅猛飙升。

医药行业也是同样的逻辑,你看看这几年互联网+医疗、AI+医疗的企业,基本都得到了资本的青睐。

数字化的背后,是产品、渠道和用户的重塑,也是增长路径的重塑!

2

科技化:奔向高质量发展?

往深处看,数字化的底色,依然是科技创新。

纵观历史,从公元1000年一直到18世纪中叶,全世界人均GDP几乎没有什么大变化,但在18世纪中叶以后,人均GDP有了飞跃。


 


这背后,是历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就。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实现了社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创新的力量不言而喻。

这一点,从广药最近的动向也能感知到。

今年2月,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带队前往广州实验室拜访钟南山院士、徐涛院士,并与广州实验室展开交流。李小军直言:

创新既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核心竞争力。


 


这只是一个缩影。笔者观察到,这几个月,李小军去了很多科研机构:

2月14日,调研广州医科大学;

2月20日,拜访南方科技大学,参观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实验室;

3月6日,走访东江实验室……

在笔者看来,李小军的密集调研背后,有着几重考量。

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国家的主线。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参加团组审议讨论时,就多次提到科技创新。这两年提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也是挖掘更多的“新质生产力”。而所谓的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就是科技创新,就是“把蛋糕做大”的逻辑。具体到医药行业,去年底,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就曾一口气出台50条措施促进医药科技创新。

可以想象,不远的将来,那些依赖仿制、没有核心技术的药企会被逐渐淘汰;而那些拥有核心技术、持续投入研发的药企,将变得更加强大。

另一方面,广药的科创底子还是不错的。笔者了解到,广药目前已建成各级科研平台近90家,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8家。它们有博士及博士后超百人,拥有在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在研新药近20个。

例如白云山汉方自主研发的“LBZ-18口服乳”,已获得1.2类中药创新药临床试验批件,有望为癌因性疲乏这一国际医学临床难题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李小军对科研院所的密集调研背后,正是为将来的科创突破铺路!例如调研东江实验室的时候,李小军直言,东江实验室是广东省能源领域唯一一家省实验室,“广药集团期待与东江实验室探索核药产业合作新模式新路径,实现优势互补,共绘核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每一个科研院所,都藏着未来合作的机会。搞科研就像种树,一颗颗种子埋下去,一棵棵树苗种下去,指不定就长出了新的参天大树。

3

国际化: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

企业战略布局如同下棋。

如果说数字化和科技化是广药的“本手”,那国际化便是广药的“妙手”。

笔者查阅到的资料显示,多年来,广药旗下华佗再造丸、701跌打镇痛膏、夏桑菊颗粒等产品在海外卖得挺好。

例如,华佗再造丸出口已覆盖全球六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多个国家的医保,是我国以药品身份在全世界注册、出口最多的中成药之一。王老吉产品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号称“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王老吉”。


 


这两年,广药王老吉还相继在意大利米兰、泰国曼谷、美国洛杉矶、法国巴黎等地发布国际品牌标识WALOVI,在米兰签约建设王老吉首家欧洲博物馆。广药集团也成立广药集团(澳门)国际发展产业有限公司,建设广药国际澳门制药厂……

今年2月,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小军还去到沙特阿拉伯市场考察。广药旗下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沙特艾杜克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署贸易合作协议,并发布“王老吉WALOVI”标识和阿拉伯语版包装。


 


这家老字号,为何如此热衷国际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个是响应国家政策,做文化输出。在越南河内,广药举办中越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论坛,开启“打造中医药IP”海外第一站;在法国巴黎,广药集团受邀出席“粤港澳大湾区-欧洲(法国)经贸合作交流会”,持续讲好中医药故事。

另一个是寻找海外增长点。疫情之后,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大家的免疫力下降很厉害,很多国人去到海外买保健品,也有很多海外华人来内地求购中药。

可以看到,海外的市场需求客观存在,市场也是非常广阔。国际化的意义正在于此,将中国品牌带到华人在的地方,带到全世界。

这几年,中国品牌界喊出了“不出海,就出局”的口号,本质上也是希望抓住这波全球化潮流,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4

尾声

写到这里,开头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客观而言,广药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人事变动、集采压力、业绩波折,每一个都很棘手。但也要看到,李小军到任之后,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数字化,重塑底层逻辑,持续迭代生产力。

科技化,以科创精神和人才密度,奔向高质量发展。

国际化,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带着中国基因融入世界。

可以说,这也是李小军为广药画出的路线图。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数字化、科技化和国际化,本就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三个重点方向。我们搞新能源,我们搞云计算,我们搞AI,我们搞机器人……都是朝着这几个方向的。

对一个企业来说,领导班子交接之际,业绩的波动是正常的。但一个企业能否穿越周期,能否不断超越自我,靠的是对趋势、对行业、对产业的认知和洞察。某种程度上,这些都取决于企业的一把手。

作为医药行业的观察者,笔者感觉到,李小军来了之后,广药确实有“新气”。

如果说广药的过去是由板蓝根、王老吉和金戈缔造的,那广药的未来,就藏在数字化、科技化和国际化的动作里!

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传统产业转型,不是给旧船刷漆,而是重造一艘星际战舰。在这其中,数字化是骨架,科技化是血肉,国际化则是羽翼。

这或许正是中国式创新的破局之道!


AI财评
广药集团的转型战略,从财经视角来看,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革新。数字化、科技化、国际化的三驾马车,不仅是对传统医药行业的颠覆,更是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数字化重塑了广药的运营模式,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为线上销售开辟了新天地。科技化则是对核心竞争力的强化,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广药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技术高地。国际化战略,不仅是对产品输出的拓展,更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全球推广,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广药需要面对的挑战包括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国际市场的适应性以及内部管理的协同性。此外,随着集采政策的深入,广药还需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总体而言,广药的转型战略具有前瞻性,但成功与否将取决于执行力度和市场响应。如果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广药有望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从传统药企到现代化、国际化企业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