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支付公司共计罚没千万元

蓝鲸新闻3月29日讯(记者 黄玉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发布公告,对5家支付服务公司和 1 家征信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其中5家支付公司罚没金额总计达 1474 万元。此次处罚不仅针对涉事企业,相关责任人也受到相应的警告与罚款。

具体来看,银盛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未对外包服务商开展尽职调查;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给予警告并合计罚没324万元。同时,时任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董事长陈某对该公司违反清算管理规定;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的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5万元。

中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给予警告并合计罚没约388万元。同时,时任副总经理、综合管理中心总经理王某音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9万元。

捷易付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预付卡管理规定,被处罚款9万元。

乐刷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机构管理规定;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未对外包服务商开展尽职调查,被给予警告并合计罚没445万元。同时,时任风险控制总监舒某对该公司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20万元。

盛迪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308万元。同时,时任总经理曾某洪对该公司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6.45万元。

此外,深圳市信联征信有限公司因违反征信机构管理规定;违反征信业务管理规定,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9.35万元。同时,时任总经理助理及运营总监、副总经理林某莲对该公司违反征信业务管理规定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处罚款2200元。

AI财评
【支付行业强监管持续深化,合规成本陡增】 此次央行深圳分行对支付及征信机构的处罚凸显三个核心趋势:一是监管对支付全链条(商户管理、清算、外包商审查)的穿透式监管已成常态,罚单直指行业长期存在的"套码"、二清等灰色操作;二是"双罚制"强化个人追责,高管最高20万罚款显著提高违规成本,倒逼内控升级;三是征信业务纳入严监管,9.35万罚单虽金额较小,但释放非银征信纳入常态化监管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5家支付机构罚没总额达1474万,接近2022年深圳支付罚单总额的70%,反映监管力度加码。其中乐刷、盛迪嘉等机构多次上榜,显示部分企业仍未完成合规转型。随着《非银支付机构条例》立法推进,行业马太效应将加剧,合规能力弱的中小机构或加速出清。建议投资者关注头部支付企业的合规溢价,警惕频收罚单企业的牌照续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