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五年、诉讼缠身,皇氏集团如何破局?

摘要:近日,皇氏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受消息影响,4月1日,皇氏集团股价跌停,报3.46元/股。

近日,皇氏集团(002329.SZ)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受消息影响,4月1日,皇氏集团股价跌停,报3.46元/股。

览富财经网发现,皇氏集团已连续五年亏损,公司近年来频繁跨界投资引发财务危机,同时核心业务的竞争力也遭到了削弱。



诉讼案件或拖累业绩

根据公司披露,皇氏集团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皇氏集团在公告中指出,2019年11月11日,皇氏集团原子公司皇氏数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皇氏数智”)与泰安市东岳财富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签订《合伙协议》《补充协议》。2019年11月12日,公司仅披露了《合伙协议》,但并未披露《补充协议》。直到2023年11月收到上述双方合作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诉讼材料,才对该《补充协议》相关内容进行披露。

这一事件暴露出皇氏集团在信息披露完整性和及时性等方面都存在重大疏漏,可能对其市场信誉及投资者权益造成不利影响。

截至目前,该事件对皇氏集团的影响仍未消散。皇氏集团虽然在2023年3月将全资子公司皇氏数智100%股权以人民币4732.81万元的价格转让,但其仍未摆脱诉讼纠纷。自从2023年11月该诉讼案件爆发以来,历经协商和解、诉讼程序恢复、一审判决及上诉等多个阶段,截至公告出具日,案件仍未终结。

根据2024年11月泰安中院一审判决显示,判令皇氏数智支付投资本金3.1亿元并支付差额补足款,而皇氏集团需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5年

公开资料显示,皇氏集团成立于2001年,2010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经过二十多年发展,该公司已成为国内水牛奶领域的龙头企业。皇氏集团主营业务包括乳业和信息业务、光伏EPC业务。

不过,近年来皇氏集团的业绩表现低迷。2020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5.20亿元、-1.06亿元、-1.52亿元,已连续4年亏损。


根据公司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皇氏集团预计2024年归母净亏损为6.2亿元至6.8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6734.52万元,扣非后净亏损为4.94亿元至5.54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照此来看,皇氏集团扣非净利润将连续5年亏损。

跨界转型屡受挫

同时,皇氏集团近年来频繁跨界投资,不断地扩张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

2014年,国内影视行业兴起一股并购潮,皇氏集团斥资6.83亿元收购御嘉影视,并以7.8亿元收购盛世骄阳,正式进军影视文化产业。到2018年,皇氏集团对盛世骄阳计提1.91亿元商誉减值,并以7.31亿元出售其全部股权,导致1.29亿元的资产处置损失。

上文中提到,皇氏集团子公司皇氏数智与泰安市东岳财富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合作引发的合同纠纷仍未结案。因皇氏数智触发差额补足义务,需向泰安市东岳财富股权基金支付投资转让款3.1亿元,皇氏集团对此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尽管皇氏集团提出上诉,但在2024年报告期内仍需计提预计负债1.26亿元。

2019年11月,与泰安东岳财富股权基金等共同设立泰安东岳数智股权合伙企业,后因皇氏数智触发差额补足义务,需向泰安市东岳财富股权基金支付投资转让款3.1亿元,皇氏集团对此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尽管皇氏集团提出上诉,但在2024年报告期内仍需计提预计负债1.26亿元。

据了解,皇氏数智是皇氏集团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布局。2020年至2022年皇氏数智持续亏损,净亏损累计达到4256.37万元。

尽管皇氏集团在2024年初宣布回归乳业主业,计划通过开设奶茶店等方式发挥供应链优势,但这一战略也已错过了行业黄金发展期。目前,乳业市场已形成伊利、蒙牛两大巨头主导的竞争格局,区域性乳企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皇氏集团即便聚焦主业,也需要面对市场份额争夺、成本控制及品牌重塑等多重挑战,扭亏为盈的难度较大。

业内人士表示,多元化分散了公司对乳业主业的投入,公司也错失了深耕水牛奶细分市场的机会,导致其核心竞争力持续弱化。


AI财评
**财经点评:皇氏集团的困境与警示** 皇氏集团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叠加连续五年扣非净利润亏损,反映出公司治理与战略转型的深层次问题。频繁跨界影视、信息等非主业领域,不仅未能带来协同效应,反而因商誉减值、诉讼纠纷拖累业绩,暴露其盲目扩张的风险。核心乳业竞争力削弱,错失水牛奶细分市场深耕机会,在伊利、蒙牛主导的行业格局中陷入被动。 此次3.1亿元连带清偿责任及巨额亏损,将进一步恶化公司财务状况,加剧偿债压力。若无法通过主业复苏或资产优化扭转颓势,皇氏集团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案例警示企业:跨界需谨慎,应聚焦主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强化信披合规性,避免因短视决策损害长期价值。投资者需警惕其持续经营能力与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