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2024年营利双降,业绩会回应东方集团、泛海系等贷款情况

蓝鲸新闻4月2日讯(记者 金磊)近日,民生银行公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62.9亿元,同比下降3.21%;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22.96亿元,同比减少9.85%,交出了近几年最差成绩单。

从收入构成来看,2024年,民生银行利息净收入为986.9亿元,同比下降3.65%;非利息净收入为376亿元,同比下降2.05%。在非利息净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82.45亿元,同比下降9.91亿元,降幅5.15%,主要由于代理保险、代理基金费率下调,代理及受托业务手续费收入出现了同比下降。

净息差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近年来进入低利率时代,使得银行业息差水平整体承压。2024年民生银行净息差1.39%,同比下降7BP,降幅同比收窄7BP;其中,下半年净息差1.41%,比上半年提升3BP。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总额656.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13亿元;不良贷款率1.47%,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1.94%,比上年末下降7.75个百分点。

在股东层面,泛海集团、东方集团等曾是民生银行的重要股东,但近年来相继出现财务危机,导致相关贷款面临巨大风险。

4月1日下午,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在业绩会上回应了东方集团、泛海系在民生银行的贷款情况。

黄红日透露,截至2024年底,东方集团在该行的关联贷款规模余额为76.94亿元,与上年末相比减少约19亿元。从占比来看,该关联贷款在本行总体贷款中占比较低,风险敞口处于可控范围,对该行经营不会产生重大实质性影响。

此外,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仅持有1股该行股票,已不再是主要股东,已经向北京金融法院就东方集团对该行的欠款提起了诉讼。2024年末,泛海系在民生银行贷款余额为184.84亿元,泛海系贷款主要担保为武汉地区的土地抵押,武汉中心大厦的在建工程抵押以及部分商业房地产抵押和部分的股权质押等,这些也进行了相应的拨备计提。

谈及房地产、融资平台等情况,黄红日表示,2024年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生成额、生成率都比2023年略有下降。后续,随着房地产政策组合拳的落地见效,预判中国房地产市场会逐渐止跌回稳,这也将为民生银行推进房地产领域的风险化解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另外,民生银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总体较低,且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末,民生银行融资平台业务余额982.5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6%。

AI财评
**民生银行2024年业绩点评:息差承压、资产质量隐忧显现** 民生银行2024年业绩呈现"双降"态势,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3.21%和9.85%,反映出银行业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普遍困境。核心问题在于净息差持续收窄至1.39%,虽下半年小幅回升,但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仍存。非息收入中代理业务受费率下调拖累,显示中间业务转型承压。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微降但余额增加,拨备覆盖率连续下滑至141.94%,风险缓冲垫变薄值得警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股东关联贷款风险暴露,泛海系184.84亿元贷款虽已计提拨备,但抵押物集中于商业地产,在经济下行周期存在估值风险。房地产和平台贷款虽主动压降,但仍需关注政策放松后的实际化解效果。 该行业绩反映出股份制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深化阶段的经营挑战,未来需重点关注其负债成本管控能力及零售转型成效。股东关联风险处置进度将直接影响投资者信心,建议持续跟踪其特殊资产清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