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龙井”稀缺营销:一瓶茶饮料二手价竟翻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4月3日讯(记者 张静伦)清明未至,“明前龙井”饮料已抢先掀起市场狂潮。

近日,东方树叶春季限定产品“龙井新茶”第四次回归发售,再度引发哄抢。凭借“季节限定”“限量发售”标签,成为二手平台“黄牛”的炒作标的,溢价高达一倍多,甚至出现单箱15瓶饮料被炒至300元的乱象。

由于此前东方树叶龙井新茶市场反响热烈,成功带动其他品牌跟进,多个品牌均以“明前茶”为卖点推出新品。比如香飘飘推出“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果子熟了推出“明前龙井”。

二手平台溢价一倍多

3月20日,农夫山泉旗下东方树叶率先启动2025年度“龙井新茶”预售,15瓶335ml的龙井新茶电商平台定价119.9元,折合8元/瓶。

龙井新茶是东方树叶的季节限定产品,从营销角度来说,这样的限定款本就容易在“稀缺效应”心理下为产品带来热度。农夫山泉小程序显示,东方树叶“龙井新茶”预售没多久就已经下架,有7439箱售出。

龙井新茶一瓶难求的盛况下,甚至拥有了“二级市场”。蓝鲸新闻记者查询发现,龙井新茶在抖音第三方店铺卖到了20.9元/瓶,足足翻了一倍还多。在闲鱼也卖到了150元-180元/箱,甚至出现单箱15瓶饮料被炒至300元的乱象。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东方树叶这波赢麻了,原价8块的明前龙井,炒到几倍价格还没有货。”

究其原因,该产品在线下渠道几乎是“一瓶难求”。蓝鲸财经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商超、便利店,均没有发现龙井新茶的踪迹。北京朝阳区某农夫山泉经销商告诉蓝鲸财经记者,龙井新茶销量异常火爆,因为产量少,每年货根本到不了自己手里。

农夫山泉相关负责人表示,“龙井新茶限量,是因为明前龙井本身产量就稀缺。目前,2025年的东方树叶龙井新茶在我们官方电商平台已售罄,线下仅在山姆超市销售,请广大消费者严格甄别购买渠道,不少店铺并没有我们的官方授权,如发现有假冒商品,也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举报。”

“虽然市场反响良好,但因为原料有限,无法大规模生产,‘龙井新茶’明年可能还是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农夫山泉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从社交媒体上往年的网友发帖情况来看,前两年的东方树叶龙井茶经推出后也出现过抢购、溢价的情况。

去年4月初,东方树叶首批5万箱龙井新茶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线即屠榜,17个小时5万箱售罄。第二批5万箱龙井新茶上线一小时内尽数卖空。因市场抢购过热,去年在电商平台上同样出现了溢价转卖的情况,最高价达到396元10瓶,出现约5倍溢价。粗略计算,“黄牛”转手之后,每瓶就可以赚30元的毛利。

2025年3月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农夫山泉2024年茶饮料板块营收达167.45亿元,较2023年增长32.3%。其中东方树叶一枝独秀,持续引领无糖茶在整个即饮茶领域的份额不断扩张,2024年是即饮茶头部品牌中是唯一一个市占保持年度正增长的,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86%。业内人士认为,据尼尔森IQ数据反向推断,2024年东方树叶整体销售额已突破100亿。

在龙井新茶的热度助推下,今年以来,多个茶饮品牌均以“明前茶”为卖点推出新品。3月28日,香飘飘“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线上开售,31日同步登陆线下门店。官方定价为98元/箱,一箱6杯,天猫旗舰店已有超4000人加购;至4月1日,果子熟了和全家自有品牌“汲赏”联名限量首发15万瓶明前龙井,一箱15瓶售价119.9元,刚发售两天,天猫旗舰店已经售出超100单。

蓝鲸新闻记者查询二手交易平台发现,已经出现多位倒卖果子熟了“明前龙井”的“黄牛”,包邮价格多在150元/箱,相比官方售价要高出25%。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表示,“倒卖‘明前茶’饮料可能导致市场价格异常升高,影响正常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此外,倒卖过程中可能存在假货风险,或者因为存储条件不当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产区玄机下的品质迷雾

日常喝的饮料,似乎打着“明前茶”“限量”的名号,摇身一变就成为“黄牛”赚钱的工具。究其原因是利用了“明前龙井”的稀缺属性。

事实上,“明前龙井”的产地对其价格有很大影响。根据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龙井茶产区严格限定于杭州西湖、钱塘、越州三地。其中西湖产区内又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山头为黄金产区带,其明前特级茶售价能够突破1万元/斤。而占据90%产能的钱塘、越州产区,明前龙井售价普遍锚定在800-1600元/斤区间,与核心产区最高价格相差数倍。

茶叶行业从业人士告诉蓝鲸新闻记者:“西湖产区的龙井,不论口感还是香气,相比其他几个产区都更胜一筹。越州龙井是几个产区里性价比最高的,因为它价格比较实惠,需求量也相对大一点。”

而龙井茶又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共6个等级,每级对应芽叶形态、感官特性等具体要求‌,特级龙井需满足“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匀齐肥壮”等外形标准,并限定芽叶长度不超过2.5cm。

权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送检的龙井茶样品中,最高价茶(12.8万元/斤)与最低价茶(68元/斤)的氨基酸含量相差4.3倍,茶多酚含量相差2.7倍,这些数据印证了品质差异的客观存在。

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仅有果子熟了明前龙井强调原料产地源自钱塘产区中的千岛湖产区。其他品牌并未明确其原料产地等细化信息:东方树叶强调,2025龙井新茶茶叶原料100%选用明前特级龙井;香飘飘表示,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选用明前特级龙井,只采于3月20日-3月28日。

这种悬殊的溢价空间也导致消费者对其性价比产生怀疑。

此前,香飘飘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因其16元/杯的定价就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质疑其单价较以往产品涨近5倍。对此,香飘飘官方声明称,“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选用明前特级龙井,每杯原叶茶包中含有不低于2.9克特级龙井(特级龙井检测依据: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约150枚芽头,且每一杯茶叶清晰可见”。

果子熟了在“明前龙井”瓶身上标注,“龙井茶(2025年明前)添加量≥2g/kg”,以500ml/瓶规格计算,每瓶茶叶添加量约为‌1克。东方树叶也在“龙井新茶”上标注,“特级龙井新茶添加量≥5g/L”‌‌,以335ml/瓶规格计算,每瓶茶叶添加量约为‌1.675克。

有业内人士建议,对品牌而言,唯有延续透明化、品质化的产品逻辑,才能在这场“春茶盛宴”中实现可持续增长。例如建立透明溯源机制、强化产地标注规范、建立茶叶添加量标准等。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明前茶饮的稀缺营销与价值泡沫** 东方树叶等品牌以“明前龙井”为卖点,通过季节限定策略制造稀缺性,成功撬动消费心理溢价,短期拉动销量增长。但需警惕两点:一是原料真实价值存疑,多数品牌未明确产区等级,茶叶添加量仅1-2克/瓶,成本占比有限,高价更多依赖营销溢价;二是黄牛炒作不可持续,二手市场乱象可能透支品牌信誉,若供应端无法匹配需求,恐引发消费者反噬。 从行业看,茶饮赛道正从“糖分竞争”转向“原料叙事”,但需建立透明标准(如产区溯源、等级公示)才能形成长期壁垒。当前部分品牌跟风推出高价明前茶饮,若缺乏差异化支撑,可能沦为短期泡沫。企业应平衡营销与品质,避免“限量”沦为噱头,真正将稀缺性转化为品牌溢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