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80后”副区长奢靡成瘾,10年网贷781万元

蓝鲸新闻4月2日讯(记者 黄玉洁)近日,廉洁四川公众号披露,雅安市名山区原副区长骆毅因犯受贿罪,被司法机关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骆毅,男,汉族,1984年10月生,四川雅安人。200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10月参加工作。曾担任雅安市名山区蒙阳镇镇长、党委书记,蒙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名山区委办公室主任,名山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等职务。

然而,走上领导岗位后,骆毅的价值观逐渐发生偏差。作为80后年轻干部,骆毅的从政之路可谓一帆风顺,走上领导岗位后,他错误地将高档享受当成身份象征,为满足奢靡生活,近乎疯狂地通过各种平台贷款。据统计,骆毅先后向67家金融机构、网络平台贷款199笔,累计金额高达781万元。被奢靡的枷锁套牢,被网贷的藤蔓缠绕,为偿还贷款本息,骆毅把视线转向了手中的权力,一步步走上贪腐不归路。

初尝“甜头”,误入歧途

2008年10月,顶着大学生党员光环的骆毅走上工作岗位。2012年,儿子出生后,家里准备装修房子,这对参加工作不久的骆毅来说,仅靠工资难以应付。为解燃眉之急,他向银行申请了一笔20万元的贷款,这笔钱让他手头一下宽裕了许多,“很多以前买不起的东西现在买得起了”,住在新装修的房子里,骆毅的消费观悄然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在组织的关心培养下,骆毅渐渐走上领导岗位。但职务的升迁并没让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反而滋长了他的面子思想。为“讲排场”,骆毅开始追求高档生活,吃穿用度都要好的;为“要面子”,与“朋友们”吃吃喝喝,他抢着买单。他错误地认为,“作为领导干部,出手阔绰才符合自己的领导身份。”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逐渐地,骆毅的工资收入已支撑不了他的高额支出,一味追求“生活品质”的他,钱不够花就去银行贷款,一家贷不了,就换另一家继续贷。2015年,为还银行贷款利息,骆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开某网贷平台,“没想到随便填两个信息,留两个电话,几个星期钱就到账了”,这对骆毅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从此,骆毅搞以贷还贷一发不可收拾。

奢靡成瘾,以贷养贷

网贷的钱来得看似“容易”,骆毅逐渐麻木,开始痴迷起高端电子产品。看到朋友用的手机,他觉得“安逸”“高档”,转头也去买一部。各大品牌的新款手机,只要喜欢,他就会毫不犹豫购置,俨然成了商场手机专卖店的VIP客户。除了沉迷高端手机,骆毅对高档汽车也有追求。2020年,他买了一辆高档品牌轿车,只使用了一年,就觉得开着“不舒服”,随即换成了一辆价格更高的越野车。

高消费带来的短暂快乐让骆毅无法自拔,殊不知,他早已深陷网贷泥潭。“有些平台利息高达50%”,缓过神来的骆毅突然发现自己的收入连网贷利息都还不起了,慌不择路的他便开始借新债还旧债。骆毅先后向67家金融机构、网络平台贷款199笔,累计金额781万元,其中用于支付网贷利息的金额就高达170余万元。

还款信息催得急,又没有拿到新贷款时,骆毅不得不低价变卖手机、汽车腾挪资金。有时,同一款手机买进卖出十余次,某次新购置的高档越野车才使用了一周,就因还贷压力,置换成低价位汽车。2019年至2024年5年间,骆毅购买新款手机支出70余万元,出售手机套现40余万元,一进一出损失30余万元;用高价位车置换低价位车腾挪资金,先后购车6辆,出售5辆,买卖损失40万元。

骆毅拆东墙补西墙般倒卖手机、车辆用以偿还网贷,无异于饮鸩止渴。接二连三的催款来电让他担惊受怕,海量的催贷信息使他彻夜难眠,长期的精神压力让他心乱如麻、难以承受,情绪失控时,他竟把刚新买的手机砸个稀烂,以此换取内心短暂的平静。

受贿偿贷,悔不当初

置换手机、汽车的方式不仅没有减轻还贷压力,还让网贷窟窿越来越大,焦头烂额的骆毅开始寻找别的“出路”。

2018年,担任名山区蒙阳镇镇长的骆毅,因急需用钱,向“好友”彭某某借款15万元。彭某某是当地房地产开发商,骆毅觉得彭某某“耿直”,彭某某则认为骆毅“前途无量”,便爽快答应。眼见钱来得容易,不久后,骆毅再次向彭某某借款20万元,还沾沾自喜,“有这样的老板朋友是自己的能力所在”,殊不知,他的行为正中“围猎”者下怀。

2021年至2024年,骆毅先后担任名山区蒙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区委办主任、副区长等领导职务。此前“有恩于他”的彭某某欣喜地看着这支“潜力股”行情高涨,自己手中的业务在其“关照”和“帮助”下也是越做越顺利。期间,彭某某先后4次以拜年名义送给骆毅现金7万元,骆毅均欣然接受。

2021年,上级在蒙阳街道组织实施三条道路改扩建项目,总投资1000余万元。骆毅的同事刘某某(另案处理)找到他,声称可以推荐几个“巴适”的兄弟来做这些项目,事成之后还可以“挣点儿”。被累累负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骆毅,早把党纪国法抛之脑后,在刘某某的牵线搭桥下,三个项目完工后,骆毅收受商人老板所送现金50万元。经调查,2021年至2024年,骆毅先后收受商人老板所送财物107万元。

通过贪腐为奢靡买单,就是剜肉医疮。白天,骆毅收拾得干干净净走上工作岗位,但其内心早已墨迹斑斑。开会时,他总是将手机倒扣在桌上,生怕同事看到催债信息。跟朋友、家人相处时,有电话打进来,他也不敢接听,一句“骚扰电话”搪塞过去。催款的电话尚能挂断,但心里的防线早已被步步击溃。骆毅曾说,每次摘下手表后,看到手腕上留下的印记,像极了一副戴在手上的镣铐。

2024年6月,不堪重负的骆毅主动向组织投案。2024年9月,骆毅因严重违纪违法,涉嫌受贿犯罪,数额巨大,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同年12月,骆毅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骆毅案的债务陷阱与权力寻租警示** 骆毅案揭示了年轻干部在消费主义与网贷诱惑下的财务失控典型路径:其通过67家机构累计781万元的借贷中,170万元用于支付高息,凸显非理性负债的恶性循环。从财经角度看,此案暴露出三个核心问题:一是个人财务管理的严重缺失,以贷养贷、奢侈消费导致资产流动性危机;二是权力寻租的金融化倾向,受贿款中近50%直接用于填平债务窟窿,形成“腐败-偿债”闭环;三是网贷市场的监管漏洞,年化50%的畸高利率远超法定红线,却仍能多平台套利。该案警示公职人员需建立现代财务规划意识,同时反映金融监管需加强对多头借贷、利率合规的穿透式管理。权力监督应重点关注干部异常消费与债务指标,从源头防范“因债腐化”风险。(2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