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净值大跌、规模垫底,合规风控是否存在漏洞?

编者按: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较好,平均收益率达到3.86%,跑赢沪深300、上证指数等主要指数的表现。

然而,也有一些基金公司旗下的部分产品净值出现较大回撤且大幅跑输业绩基准,本系列文章将对其中的部分案例进行研究,本篇聚焦先锋基金。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5一季度,先锋基金旗下2只产品2025年一季度净值下跌超过10%,在全市场4500余只主动权益基金(初始基金口径,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中表现落后。

2只基金均由基金经理刘志强管理。公开资料显示,刘志强于2019年11月加入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投资管理部基金经理。曾任职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荣鑫融(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先锋聚元A:一季度净值下跌超14%

先锋聚元A是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投资目标为:以资产配置为导向,在股票、债券、短期金融工具等之间进行动态选择,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5%+中债总指数收益率*45%。

2025年一季度,先锋聚元A净值下跌14.53%,跑输业绩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

1744185023113_3054_2897.png

基金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末,基金重仓股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板块,包括雷柏科技、创意信息等。

研究基金持仓发现,2024年末,基金权益投资仅占基金总资产比例的17.18%,而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占比达到50.56%。而2024年三季度末,基金权益投资占比还高达88.89%。

1744185082615_1816_3050.png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刘志强第一次实行近乎“空仓”的策略。根据2023年年报,先锋聚元的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占比超过60%,权益投资占比为零。截至2025年4月8日数据,先锋聚元A近2年净值回撤超过40%,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30个百分点。

先锋基金:旗下多只基金为“迷你基”

统计显示,除先锋聚元A外,刘志强旗下先锋聚优A基金一季度跌幅同样居前。

数据显示,先锋聚优A今年一季度净值下跌14.47%,跑输业绩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该基金2025年3月净值下跌达到9.39%。

研究发现,2024年末,先锋聚优权益投资同样仅占基金总资产比例的17.91%。

先锋基金成立于2016年,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中达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95.01%、4.99%。

截至2024年末,先锋基金旗下在管产品规模仅为27.49亿元。包括先锋聚元、先锋聚优在内,公司旗下还有多只基金均为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受制于产品规模,基金仓位短期内变动较大。

旗下产品短期内净值大幅下跌、规模落后,先锋基金合规风控是否存在漏洞?是否与公司“客户为先、合伙共进”的价值观相符?

(文章序列号:1909876004311142400/GJ)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AI财评
先锋基金旗下产品一季度表现分化,刘志强管理的两只基金净值回撤超14%,大幅跑输基准,暴露多重问题: 1. 择时风控失效:先锋聚元A权益仓位从88.9%骤降至17.2%,但未能规避下跌,反映基金经理择时能力不足。近两年40%回撤与30%基准偏离,显示资产配置策略存在系统性缺陷。 2. 迷你基运作困境:27亿管理规模下多只产品低于清盘线,导致持仓剧烈波动。先锋聚优A等产品被迫降仓,但低仓位仍录得超额亏损,凸显小基金公司投研资源匮乏的恶性循环。 3. 合规性存疑:作为持牌机构,连续两年极端仓位调整(2023年权益仓位归零)与业绩比较基准严重背离,涉嫌违反《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中"基金投资比例应符合基金合同约定"的规定。 行业启示:中小基金公司需警惕规模萎缩与业绩下滑的负反馈,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迷你基金异常操作的穿透式监管。投资者需特别关注规模低于1亿产品的风格漂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