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最倒霉的企业家


如果盘点这一年倒霉的企业家,俞敏洪一定能排第一:一个没有卷款跑到国外,一个没有留下多少暴雷的楼盘,一个没有暴力裁员的老板,被网民追打谩骂,称作“铁公鸡”。

这出全网打工人、“丈母娘”消费者共战老板的戏最终在这几天落下帷幕:董宇辉离开东方甄选,俞敏洪“送”了董宇辉一个与辉同行,外加账面盈利。据媒体报道,俞敏洪给董宇辉的分手费高达3.58亿元。这让大家直呼老俞体面:扶上马、送一程,有缘相聚,体面分手,当年的中国合伙人,现在的中国好老板。

但这个中国好老板,这一年真不是好过的。

2022年,转型做直播带货的新东方老师里,出了一个明星带货主播:董宇辉。董宇辉有多火呢?一个细节就能说明问题:与辉同行从东方甄选独立出来之后,在新的办公室,粉丝送来的大麦、鲜花铺满走廊,走完这段花路足足需要2分钟。

董宇辉火了,“丈母娘”有意见了——老板俞敏洪给的远远不够。实际上呢?

但凡做过企业的人都知道销售冠军厉害,但离开公司、平台,很难厉害。董宇辉的爆火,是董宇辉的偶然,但却是时代的必然——消费者太想要一个不那么疯狂喊麦的带货人了,她必然可以是小红书安静带货岁月静好的董洁,他也必然可以是抖音上边念英语边卖货的讲诗和远方的董宇辉。

很多人觉得董宇辉的文化等于他的商业价值,但其实董宇辉在直播场景下的演讲能力、感染能力才是。在哪里锻炼出来的?新东方。

在直播间里,口才、感染力显而易见,看不见的是选品和供应链能力。东方甄选每场直播大几千万、上亿的销售额,是网友一块钱一块钱买出来的,这个销售额不来自榜一大哥看美女跳舞的挥金如土,也不来自诱导消费打一枪就跑的的擦边诈骗。

这也是俞敏洪这次决定壮士断腕的原因:东方甄选无意于做一家MCN,而是要做零售,零售是不需要明星的。明星会塌房,但供应链不会让你伤心。

但这些企业经营的道道,跟网友讲得清道理吗?讲不清。

在骂俞敏洪的声音里,还有一种特别有市场的说法:老俞容不下有才华的人,新东方历史上有才华的人都出走了。

这正好是一个逻辑混乱的典型案例。

且不说新东方早年成功转型投资人的王强、徐小平、钱永强、李丰,也不说后来也在教培行业创业的胡敏、陈向东,连对俞敏洪颇有微词的罗永浩,做过英语培训,做过手机公司,现在也是抖音的直播带货大号,兜兜转转,最出名最留下痕迹的还是当年在新东方的老罗语录,现在带货靠的也大多是在新东方练出来的表达能力。

远的有这些,近的就有董宇辉,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的能人从新东方出来,一个不能容人的CEO,能创造这么一个创业者的黄埔军校吗?

按照现在某些互联网大厂的做法,一个竞业协议就能干掉那几位做教培的前员工,一个股票薪资分配上的不厚道就能让这几位都没有创业的启动资金。大家是在新东方赚过钱、出过名的,其实这些人是实际上对老俞感恩的人,倒是网友非常会脑补“心胸狭窄”、“功高震主”的八点档剧情。

因为这只需要情绪,不需要逻辑。

这些,俞敏洪没法跟网友申辩,也不会申辩。

看得出这一年,俞敏洪在保障公司主业务不走歪,平衡明星员工利益、能真实影响销售的网友情绪之间做了足够周全的考虑,最后的分手则是超出预期的体面。

“分手费”+“启动资金”一共3.58个亿的大礼包,相当可以了。

但很多人还是觉得,按照明星主播的估值,董宇辉被低估了。对比的则是薇娅李佳琦的公司估值。

真是这样吗?

薇娅、李佳琦这些大主播是集主播与老板一身的超级个体户,他们的价值就是公司的估值,这背后包括了选品能力、供应链能力、商业谈判能力、基础的电商系统能力、公司资产等等。但放到东方甄选和董宇辉身上,这些核心的具有商业价值的能力、资产,都属于公司而不属于董宇辉。

俞敏洪这次“分手”的做法是什么呢?是把与辉同行这家公司盈利的数字,算作董宇辉个人的“估值”,一起赠予了董宇辉。这就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把一个销冠的销售额当做年终奖发给了这个销冠,你说多不多,你说爽不爽?

仁至义尽了吧,还要啥自行车啊?当然,东方甄选的股价因为明星员工的离职而承压,这是股民对俞敏洪不满的地方。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必须做的一个公司决策:剥离跟公司主航道不同甚至形成干扰的业务和资产,才能聚焦,才能走得更远,才是长远来看对股东负责的做法。

这些,俞敏洪也没法说,也没地方去说。

这一年,俞敏洪惨,俞敏洪忍,但整个事件最有意思的,恰恰是俞敏洪的强。

强,不在于受不得一点委屈、一点负面评价,口舌上争高下,而是不争不论,用行动说话。

强人过大坎儿、贵人多风雨。

俞敏洪的坎,远的就是新东方早年创业的不易,近的就是我们切实感受到的教培行业的一夜巨变。

这对打工人来说是换个工作的事,对企业家意味着什么呢?说天都塌了不为过。

这几年看惯了不同人,哪怕是拥有巨大财富的人遭遇挫折也想不开的悲剧,看看俞敏洪的例子不禁觉得太难得:行业遭受毁灭性打击,该收缩的收缩,该给补偿的补偿,居然能带着一帮讲课的老师,做起了直播带货,做电商,做零售。上马教书卖课做出个上市公司,下马直播带货又转型出一个全新的公司。

这背后的艰辛,承受的压力,不足为外人道。

企业家跟打工人的心态不一样,打工人起床就是一天的具体的工作,一天的收入;企业家睁眼就是一摊子的成本,一帮人的饭碗,多少个家庭的生计,一个公司的存亡。

余华的《活着》是时代变迁落在普通人身上的人间惨剧,俞敏洪的“活着”则是中国企业家在环境变化下求存、求进的励志故事:如果说故事的前半段很多事时代的馈赠,那么故事的后半段则是俞敏洪自强不息的企业家本色。

什么是企业家本色?这世界能赚钱会赚钱的人很多,但称得上企业家三个字,还需要条件——担当。

2022年底,俞敏洪给转型直播电商一年的新东方(彼时已经更名为东方甄选)打了8分。而打这个高分的第一个原因不是赚了多少钱,是因为“不管2022年怎么变化,2022年新东方还有5万多员工,没有欠员工一分钱的工资,没有欠员工奖金,也没有更多的员工被新东方淘汰掉,而是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布局。”

新东方充足的现金流,一方面得益于业务形态,一方面也是得益于俞敏洪防患于未然的“万一公司破产了还能给员工发工资”的朴素的企业家直觉。

对得起员工,对得起跟你干的人,是企业家的担当。在一篇当时报道教培行业巨变的文章底下,我不止一次看到从新东方离职的员工说,他日新东方雄起,还想回来跟老俞干。

经历过裁员的人都知道,被裁而不出恶语,那都是因为公司厚道,给的赔偿金足够,不然凭新东方这样的明星公司,分分钟弄个拖欠工资的热搜还不容易吗?可见俞敏洪待员工不薄。

咱不是新东方员工,我对俞敏洪的好感反而并不在于新东方上市、被拍成电影、风光无限的那几年。

看人要看失意时。

前几年教培行业的整顿,对新东方当然是迎头一击。俞敏洪怎么办的呢?收缩教培业务的时候,把价值8000万的新桌椅都捐给乡村学校了,算上七七八八的物流、人工,满打满算1个亿做了实实在在的公益。

面对顺境逆境,面对人言人心,作为企业家的俞敏洪足够老派,足够古典,所以在当下足够珍贵。

在持续快一年的东方甄选全民闹剧里,大多数人共情董宇辉,一个农村出身的有才华的苦孩子,是当下难得的正能量代表。但拉远一点看,31年前的俞敏洪才更是中国梦的代表:江苏农村出来的孩子考上北大,赶上时代大发展浪潮,凭着勤奋、聪明、厚道,闯出了一个以前不存在的行业,成立了一个令人尊敬的企业,带出了不少人才,做了不少好事。

世殊时异,昔日的励志少年成了网友讨厌的资本家,欺世盗名骗人钱财的投机者免于网暴,做点实事但没有顺着网友情绪的企业家被口诛笔伐,何其诡异又何其讽刺。

所以忍不住为俞敏洪说点公道话,这是保护我们珍贵又脆弱的营商环境,也是保护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