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面临中国远洋渔业捕捞风险 – 新报告呼吁紧急改革和可持续投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捕捞国1,其远洋捕捞船队在过去三十年间的迅猛增长,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近年来中国在控制捕捞行为方面做出了显著努力,但这一挑战依然严峻。Planet Tracker的最新报告揭示了这一现状,并为国际金融机构和中国政府提供了共同应对挑战的方案,旨在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同时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脆弱性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中国远洋船队在全球海产品供应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022年捕捞产量高达233万吨。然而,这一成就背后隐藏着对全球渔业可持续管理的深远影响。全球众多金融机构,通过投资食品生产商和零售商,间接承担了远洋渔业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若不立即采取行动,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Planet Tracker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一个严峻现实:尽管国家在财政和税收政策上对远洋渔业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国远洋船队的盈利状况仍步履维艰。我们对1446艘船只的分析显示,这些船只的平均捕捞毛利率仅为14%。这一低利润率不仅反映了行业的脆弱性,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若按照中国标准支付船员工资,鱿鱼钓业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全球气候变暖和监管合规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正对中国远洋船队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中西太平洋地区,作为中国远洋渔业的主要盈利来源,正面临捕捞量减少和被迫转移渔场的风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金枪鱼可能会向监管较弱的国际公海区域迁徙,这及有可能加剧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渔业活动,和劳动剥削行为。


尽管世贸组织《渔业补贴协定》的实施至关重要,其生效将限制某些关键的渔业补贴,这将对中国远洋船队带来额外压力。因此,中国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改革现有的渔业补贴机制。通过调整补贴的类型和结构,激励可持续和合法的渔业行为,同时对有害行为实施惩罚,可以有效遏制经济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建议解决方案:海丰债券


为应对这些困难,Planet Tracker建议中国发行一单总规模为人民币55亿元的主权蓝色债券—"海丰"债券,为中国远洋渔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实现中国远洋船队全面监控和可追溯性项目的实施,确保远洋渔业的规范和有序发展,从而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海丰主权蓝色债券的推出,将促进投资者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共同推动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举措对于遏制和扭转远洋渔业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损害,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支持长期且盈利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至关重要。


AI财评
从财经视角来看,中国远洋捕捞船队的低盈利性和高环境风险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金融挑战。Planet Tracker的报告揭示了中国远洋船队的经济脆弱性,其平均毛利率仅为14%,远低于许多其他行业。这种低利润率不仅限制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增加了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间接承担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全球气候变化和即将实施的世贸组织《渔业补贴协定》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风险,可能导致捕捞成本上升和非法捕捞活动增加。 为解决这些问题,Planet Tracker提出的“海丰”主权蓝色债券是一个创新的金融工具。通过发行人民币55亿元的债券,中国可以筹集资金用于远洋渔业的监控和可追溯性项目,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的透明度和合规性,还能吸引更多负责任的投资。这种金融创新不仅有助于缓解环境压力,还能促进远洋渔业的长期经济可持续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参与全球海洋保护的机会。
注:本文转载自国际文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