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银行高管3年“大换血”,新行长张曼上任能解决问题吗?

摘要:长沙银行高管3年“大换血”,新行长张曼上任能解决问题吗?

文:向善财经

最近,长沙银行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了三项募资议案,总额累计480亿元。

这三项募资议案分别是发行二级资本债券80亿元、发行非资本类金融债券360亿元、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40亿元。

三项募资议案的提出目的很明确,随着净息差逐渐收窄,长沙银行需要寻求更多的融资来补充核心资本。


有意思的是,在对外发布募资信息之前,长沙银行宣布,董事会同意聘任张曼为行长。卡在董事长赵小中代为履职超期的红线之前,行长一职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行长这么一换,任职资格获批,原董事长朱玉国辞职之后的“高层大换血”可以告一段落了。

“仓促”任命行长之后,长沙银行面临两大压力

新任行长谁来当?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长沙银行半年之久。

3月份,原行长唐力勇因工作调整辞任,这期间长沙银行董事长赵小中代为履职。

有意思是,在董事长赵小中代为履职期间,长沙银行的业绩并不好看。

今年二季度,长沙银行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9%、-3%,营收、净利润单季增速均转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18年上市以来,长沙银行首次单季度营收增速负增长。

客观地说,这跟今年二季度银行净息差压力增大有关。

长沙银行在业务结构上,是个偏传统的银行,主要是靠净息收入拉动营收增长。上半年,长沙银行净息收入占比近75.4%,妥妥地靠利息拉动业绩。所以,净息差收窄,长沙银行受影响更大。

说到底,还是经营策略的差异,很多城商行虽然净息收入下滑,但靠着中间业务和投资收益,业绩表现不至于太差。

长沙银行呢?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也都出现下跌,分别下滑23.7%、6.9%,也难怪上半年营收增幅仅有3.3%。

负责给银行制定经营战略的,是银行高管,而高管层变动频繁,行长职位悬而未决,也就很难做到上下“一条心”,针对行业变化来深入调整经营策略。

如今,卡在半年代为履职的红线之前,长沙终于敲定了新行长人选,并且获批任职,算是给市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不过,行长之位从悬而未决到“火速任命”,其中过程颇为耐人寻味。

有外界猜测,之所以时间上如此窘迫,可能是因为无人才可用,眼看董事长代为履职超期在即,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才推上来这么一位女行长。

外界猜测归猜测,但新任行长的履历还是合格的,2006年加入长沙银行之后,张曼历任星城支行行长、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筹备办公室主任等职,作为长沙银行的副行长,可以说,是长沙银行高管中资历很深的一位。

在此次出任行长之前9年,张曼一直都担任长沙银行副行长,远超银行关键岗位人员“7年轮岗”期限的监管要求。做了9年的副行长,在长沙的几位副行长中,可能没有谁比张曼更了解目前的局面了。

行长张曼上任,面前的问题却很是棘手,首先要解决核心资本不足的问题。

2021—2023年,长沙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是13.66%、13.41%、13.04%,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0.90%下降至10.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则从9.69%下降至9.59%。

虽然今年上半年,长沙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环比上年末有所微增。但整体看,三年来,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直都是承压的,

总结起来就是业绩表现不佳,导致银行内生资本不足,进而限制了银行业务扩展和增长能力,进一步增加了潜在的经营风险。

其次,是风险问题。

半年报显示,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61.8亿元,不良贷款率1.16%,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虽然看起来长沙银行的资产质量波动并不大,但实际上,贷款质量的压力是存在的。

贷款分类方面,相比23年底,长沙银行半年报显示,关注类贷款有所上升,上升幅度达35.95%,此外可疑类贷款同比增加51.33%,损失类贷款同比增加20.55%。

什么意思呢?上半年长沙银行的贷款分类情况似乎比年初更差了。

再来看逾期贷款,上半年长沙银行逾期贷款105.63亿元,逾期贷款占比1.98%,相比上年末增长0.45%,上半年贷款规模相较上年末增加了30.82亿元,增幅为41.2%.

贷款计提减值方面,上半年长沙银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为188.78亿,核销方面,仅是上半年,长沙银行就核销金额22.12亿。

相比61.8亿的不良贷款余额来看,22.1亿的核销金额已经不算小了。接下来提升资产质量,降低贷款业务风险,可能是需要新行长考虑的问题。

警惕消金业务“藏雷”?合规问题始终需要警醒

对于长沙银行而言,3年内行长、副行长换了个遍,在外界看来似乎是“不得不换”。面对资产质量承压,合规问题突出、资本充足率下降等问题,必须有人来改变这个局面。

谁来“背这个锅”?这是一个问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近半年之后,还是长沙银行副行长张曼挑起了这个担子。

解决资本的问题,融资是短期手段,长期来看还是要回归到业务上,以内生资本驱动银行来可持续增长。

过去的长沙银行以高零售业务占比为业内所称道,这可能也是业务结构上,长沙银行靠净息差拉动增长的原因之一。

银行这个行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不常见,常见的是继任者要绞尽脑汁地“查漏洞,补短板”。干出了业绩,那叫“前任领导铺好了路”,干砸了反倒是要站到前台去承担责任,俗称背锅。

在前任董事长朱玉国任期内,设立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公司是长沙银行做大零售业务的一个重要战略。

时间证明,这个战略无比正确。

从23年全年的财务数据来看,31家持牌消金公司里,长银五八资产规模排在第13位,营收第10,净利润前五。23年全年,长银五八净利润消金净利润达6.82亿。

而长沙银行的零售业务中,个人贷款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一块儿业务。

数据显示,2020年,长沙银行个人贷款占比一度高达近41%,今年上半年,虽然个贷占比下降到了35.3%,但仍然比很多上市银行都要高。

今年上半年,消费金融板块的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公司业绩下滑引人关注。

上半年,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公司实现营收13.55亿,同比下降11.2%,实现净利润1.5亿,同比下降66.4%。

今年9月底,湖南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显示,核准陈曦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同期,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9亿元增加至11.24亿元。长沙银行同步发出公告:计划向长银五八消金增资不超过5.61亿元。

业绩虽然下滑了,但重要性不减,母公司该增资也得增资。毕竟长银五八消金对于长沙银行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长沙银行的个贷占比本来就高,而长银五八消金对个人消费贷款的贡献度,更是超过了30%。另一方面,消金行业,合规问题是关键,长银五八也好,母公司长沙银行也好,合规问题一损俱损。

比如,在资产质量承压,风控备受考验的当下,消金业务还有没有隐藏的“雷”?对于母公司长沙银行来说,这些问题都要排查清楚。

所以,换人也好增资也好,都是进一步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进而为未来的增长尽可能地排雷。

毕竟,合规问题始终是新任管理层所在意的重点。

对于合规问题,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信息,去年2月份,长银五八因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2023年11月,长沙银行单次被罚77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993.55元,处罚的原因是:个人贷款违规流入房企等18项违法违规行为。

银行也好,消金公司也罢,合规始终是红线。这点,长沙银行的管理层看得清楚明白。

于内而言,及时排查问题,也是对新任行长有个交代。毕竟刚刚上任的行长张曼,也曾任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筹备办公室主任。


好的一面是,天眼查APP行政处罚信息,自2023年的处罚之后,并没有新增的处罚。接下来,合规风险出清完毕之后,还是要聚焦到业务上。

对于如今的长沙银行,个贷之外,寻找的业务上的新方向,可能是未来业绩增长的关键。

长期来看,新的银行周期下,净息差压力可能会持续存在,所以发展新场景、新业务,可能是未来提升业绩的关键。

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发力县域金融。

半年报显示,长沙银行的县域存款余额为2151.0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5.29亿,县域贷款余额1939.48亿,同比增长14.29%。下沉到县城、社区,是长沙银行发力业绩增长的新方向。

发力县域金融,有机遇,也有挑战。

机遇在于,下沉的金融市场,是个竞争不那么激烈的蓝海市场,打通县城、社区的基础金融服务,也意味着可以挖掘出一部分新增量。

挑战在于,发掘县域,意味着还是要做区域深耕,区域性银行天花板毕竟有限。另外这对风控来说也是个新的考验。

如今,新行长上任,管理层“换血”之后,长沙银行能不能打开新增长局面?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