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伊始,蜜雪冰城马不停蹄地更新了上市材料。
2025年伊始,蜜雪冰城马不停蹄地更新了上市材料。
根据最新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2021年的收入突破100亿,仅过了两年,2023年收入迈进了200亿大关。
2024年前九个月收入依然稳步上升,达187亿元,同比提升21.2%,净收益达34.91亿元,高于2023年全年净收益的31.87亿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通过加盟模式发展的门店网络在中国和海外拥有超过45000家门店,覆盖中国及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及日本等国家。
事实上,这并不是蜜雪冰城第一次递交招股书,相关资料显示,蜜雪冰城第一次提交招股书是2022年9月。
2023年年初,蜜雪冰城选择再次冲击港股。同时冲击IPO的除了蜜雪冰城,还有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等新茶饮公司,但除了茶百道,其他都未能顺利完成上市。
而就在2024年最后一个月,古茗、沪上阿姨先后再次更新推进IPO的进程。
也就是说,新茶饮赛道竞争已从消费赛道进阶成冲击资本的竞争,新茶饮的“混战”,终于打到了上市这一站。
由此不难看出,茶饮品牌上市之路充满挑战。此次蜜雪冰城冲刺上市,美银证券、高盛、瑞银集团携手出任联席保荐人,助力其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
现在,蜜雪冰城可能距离资本市场仅一步之遥。
在茶饮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蜜雪冰城若能率先成功上市,这无疑将成为其发展历程中一座熠熠生辉的关键里程碑,更是对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二人多年来倾洒的创业心血,给予最有力的肯定与印证。
目前,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二人两人持有蜜雪冰城的股权,合计比例超过85%。据《2024胡润百富榜》,IPO前两人身家各达225亿元。
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二人并没有优渥的家庭背景,皆是草根出身。
1977年,张红超出生于河南商丘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初中毕业后,因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张红超不得不放弃学业,踏入社会,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辍学后,他来到一家餐厅做服务员,在这里吃饭的人形形色色,有上班族也有不甘平凡的创业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红超听闻养殖行业利润可观,心动不已的他毅然拿出自己积攒许久的积蓄,投身其中。
考察一番过后,张红超决定养鹌鹑,投资成本低收益还可观。随即,他花光了仅有的几百元积蓄买了一堆雏鸟,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现实却给他了沉重一击。由于缺乏养殖经验,他的第一次创业没多久便宣告落幕。
首次创业失败,并没有击败张红超。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不断尝试,养过兔子、修过自行车、种过中药,只要他觉得有赚钱的希望,就会勇敢尝试。可惜的是,这些尝试都未能成功。
1995年,张红超创业历程宣布暂告一段落。为了谋求更好的机会,他离开了家乡来到省会郑州。但由于没有学历,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这也让他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于是决定通过自考提升自己。此后的一年他一边打工,一边备考,每天在工作之余,还要抽出时间学习,常常学到深夜。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人教育。
大学期间,为减轻家庭负担,张红超尝试各种兼职,做过奶粉推销员、制药公司问卷调查员。这些经历不仅让他赚取了生活费用,更让他对市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日后创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正是因为重返校园,张红超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他发现,大学校园里汇聚着数以万计的年轻学子,其中不少人来自乡村,由于受限于经济实力,他们在消费时往往更倾向于那些价格亲民,却又能带来新奇体验的快消品。
怀揣着炽热的创业梦想,张红超向奶奶借来了压箱底的3000元钱,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名为“寒流刨冰”的小店。
为了节省成本,张红超亲自动手制作刨冰机,购置二手冰柜。
然而,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店铺的生意,实惠的价格和清凉解渴的刨冰,深受学生的喜爱。渐渐地,刨冰店的生意有了起色,在生意火爆之时,单日营业额竟能突破百元,在那个年代,这无疑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然而,合伙经营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利益的驱使下,因分配方案难以达成共识,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导致合作关系破裂。
与合伙人分道扬镳后,张红超选择重新创业。
张红超二次创业并不顺利,刨冰生意存在季节限制。为了打破这一困境,他开始尝试过多元化经营附在冬季售卖苹果、冰糖葫芦等快消品,甚至尝试向中西餐厅、家常菜馆等餐饮领域转型。
2007年,对张红超的创业历程来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在黄河科技大学读书的弟弟张红甫来到哥哥身边,共同踏上创业之路。为给新店增添气势,他们抛弃原来的店名,创立“蜜雪冰城”,并在郑州开设了冰淇淋店。
2007年春,蜜雪冰城史上第一家新鲜冰淇淋店在东风路信息学院路口开业,开业当天便推出“一元冰淇淋”,凭借超高性价比,迅速在河南本地市场掀起热潮。
为了摆脱季节对店铺经营的限制。张红超推出售价一元一大杯的鲜榨果汁,张红甫同样推出了一元一杯爆款咖啡“卡布奇诺”。
此后,蜜雪冰城顺势而为,一路高歌猛进,跃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开了 26 家加盟店 。
2008年,蜜雪冰城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年,兄弟俩决定引入职业经理人,并注册了蜜雪冰城商贸有限公司。
自此,蜜雪冰城正式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5年,蜜雪冰城门店数量连续三年翻倍增长。然而,随着公司的发展,张红超和张红甫在经营理念上逐渐产生了分歧。
张红甫年轻气盛,主张激进扩张,一路摸爬滚打下来的张红超则趋于保守。为此,兄弟两人大吵一架,张红超一气之下离开了郑州去了海南。
在张红甫独自管理公司期间,他开始深入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他逐渐认识到,哥哥的保守并非没有道理,公司的发展需要稳扎稳打,不能盲目扩张。
此后,蜜雪冰城开始一边从高端退回平价,一边加强供应链布局以及提高加盟店审核标准。蜜雪冰城也在“以退为进”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2018 年开始,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蜜雪冰城推出雪王形象,并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在张红超兄弟二人的带领下,蜜雪冰城门店数量飞速增长,从不足5000家发展到如今突破45000家的规模,成为茶饮行业的巨头。
蜜雪冰城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平价、规模以及时间早。
在茶饮赛道中,随着市场饱和度逐渐提升,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卷低价”这一趋势也愈发显著。
2024年,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等都打响了“9.9元一杯”的价格战,与此同时,定位更为下沉的甜啦啦在更低的价格带成功站稳脚跟。
在茶饮市场的激烈角逐中,这些竞争对手的策略,无疑对蜜雪冰城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低价优势构成了严峻挑战。
在加盟政策方面,市场竞争同样激烈。为了吸引加盟商,各大茶饮品牌纷纷推出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措施,不遗余力地降低加盟门槛,试图在这场激烈的市场角逐中抢占先机。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各大新茶饮品牌之间的 “人才争夺战” 与 “市场拓展战”,其主战场已悄然转向下沉市场。
如今,走在许多县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各类品牌的茶饮店。
据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门店数量排名前六的新茶饮品牌,包括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甜啦啦以及书亦烧仙草,均有超过 40%的门店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下沉市场的竞争态势愈发白热化。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豫北的一个小县城,此前最常见到的是蜜雪冰城这种本土品牌,如今一条街上有十几家奶茶店,包括沪上阿姨、古茗、茶百道、喜茶、甜啦啦等等。在地广人稀、人口仅有10余万的黑龙江饶河县,也有超过50家饮品商户。
如今,新茶饮行业的 “混战” 持续升级,终于来到了上市这一关键阶段。
上市对新茶饮企业意义重大,蜜雪冰城亦不例外。上市后蜜雪冰城不仅能获取大量资金,用于拓展市场、升级供应链和研发新产品。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吸引更多消费者和合作伙伴。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出海” 已成为蜜雪冰城实现急速扩张的关键战略方向。在这场激烈的全球市场角逐中,无论是资金的获取,还是海外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蜜雪冰城都必须全力以赴,确保不落下风。
内容来源: 栗滴科技
作者: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