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赋能灵伴科技:AI眼镜产能与供应链双升级

2月22日,蓝思科技宣布与AI交互领军企业杭州灵伴科技(Roki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通过整机组装与全产业链整合,为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爆发式增长(预计达400万-1200万台)提供核心支撑。

双方合作通过智能制造与垂直整合能力,为AI眼镜的规模化交付提供坚实保障。作为Rokid全系产品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蓝思科技依托全球领先的产线布局与自动化设备,覆盖镜架、镜片、功能模组等核心环节,实现从光学模组研发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

智能制造与产能扩张

蓝思科技在湖南、广东等地扩建生产基地,并引入机器人自动化设备,预计2025年产能提升40%。其自主研发的纳米微晶玻璃技术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助力Rokid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例如,Rokid Glasses通过蓝思科技的轻量化设计,将进一步提升佩戴舒适型,增加续航。

供应链协同与行业标准化

双方合作推动中国AI眼镜产业链本土化进程。中国信通院于2025年2月启动AI眼镜专项测试,涵盖光学、续航、隐私等60余项指标,蓝思科技作为核心供应商参与标准制定。此外,蓝思科技与灵伴科技在芯片(恒玄科技)、显示(京东方)、传感器(韦尔股份)等环节形成深度协同,国产化率超90%。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据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将达5500万副,2035年或突破14亿副。蓝思科技凭借技术积累和产能优势,已成为苹果、Meta、Rokid、小米等头部品牌的核心供应商,占据全球整机组装市场30%份额。行业分析师指出,整机组装环节的竞争核心在于良率控制与成本优化,蓝思科技通过垂直整合降低BOM成本约15%,成为厂商抢占市场的关键。



AI财评
蓝思科技与Rokid的战略合作标志着AI眼镜产业链的深度整合,预示着该行业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蓝思科技的智能制造能力和垂直整合策略,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随着全球AI眼镜市场的快速扩张,蓝思科技的产能扩张和技术创新将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此外,供应链的协同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推动中国AI眼镜产业链的本土化和标准化,增强国内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总体来看,蓝思科技与Rokid的合作不仅加速了AI眼镜的商业化进程,也为中国在全球AI硬件制造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