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平均亏损53.57% 广发基金郑澄然搞“粘贴”成亏损第一人

0e221281-9c02-4252-9d92-7f3924db0909.jpg

  《笔尖网》 文/笔尖观察

  在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的角色举足轻重,处于整个资管舞台的C位。基金经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金公司的吸引力。

  来自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近三年,广发基金旗下的郑澄然因为管理基金的平均回报亏损53.57%,成为同期公募基金亏损第一人。

  近三年亏损第一人

  据同花顺iFinD最新统计,目前管理偏股基金的基金经理共有1595人,有三年业绩数据的基金经理有817名,占比超过半数。从近三年的管理业绩来看,544人的管理的偏股基金平均回报出现亏损,占可比基金经理的66.59%。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的管理业绩分化较大,其中最牛基金经理近三年平均回报率为89.46%,而最差基金经理同期回报率仅-53.57%。

  这位最差的基金经理正是广发基金旗下的郑澄然。

  从简历上看,郑澄然曾先后任广发基金研究发展部研究员、成长投资部研究员,2020年5月20日起任职基金经理。

  郑澄然管理的基金近3月、近1年、近3年均现亏损,平均回报率分别为-4.97%、-13.31%、-53.57%。任职以来年化回报为-10.49%。尤其是近3年业绩,成为亏损最严重的基金经理,比第二名的亏损幅度高1个百分点。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郑澄然管理的6只偏股基金,近三年亏损幅度均超过50%,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广发高端制造股票C同期回报率分别为-57.07%、-57.58%,广发兴诚混合A、广发兴诚混合C同期回报率分别为-51.52%、-52.09%,广发诚享混合A、广发诚享混合C同期回报率分别为-51.09%、-51.67%。另外,其管理的广发鑫享混合A、广发鑫享混合C近三年回报率亏损幅度也接近四成。

  绩差却仍“1拖16”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郑澄然管理着16只基金,在管基金规模162.27亿元,其从业时长为4年303天。

  作为绩差基金经理,郑澄然缘何能“1拖16”?

  《笔尖网》注意到,郑澄然管理的基金,其前十大重仓股也多有重合,且其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也基本采取完全复制的模式。

  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年末,广发成长新动能混合、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多有重合,均对晶澳科技、药明康德、天合光能、阳光电源、福莱特玻璃等重仓持有。两只基金在2024年四季报中,披露的“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完全一致,一字不差。

  再比如,郑澄然管理的广发诚享混合、广发兴诚混合,两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重合了8只,均出现了阳光电源、锦浪科技、泰格医药、天合光能、德业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横店东磁。在2024年四季报中,两只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同样完全一致。并且,这两只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还和广发成长新动能混合、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混合完全一致。

  实际上,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鑫享灵活配置混合、广发高端制造股票等基金,2024年四季报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也与前述基金基本一致,只是末尾改了一句。

  业内人士称,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基金公司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往往会推出相似的产品,导致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基金在重仓股和投资策略上高度一致。这种同质化现象会降低投资质量,增加投资风险,不利于基金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基金经理的这种复制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成本,但缺乏针对性的投研和策略会加大投资风险,影响投资质量?。

  广发基金郑澄然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其投资质量之低一目了然,因搞“粘贴”成为公募亏损第一人。


AI财评
郑澄然作为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近三年的管理业绩表现不佳,平均回报亏损53.57%,成为同期公募基金亏损第一人。其管理的16只基金中,多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高度重合,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几乎完全复制,显示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这种“1拖16”的管理模式虽然降低了管理成本,但缺乏针对性的投研和策略,导致投资质量下降,风险增加。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和投资策略对基金公司的吸引力至关重要,郑澄然的业绩表现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也暴露了基金公司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可能忽视的风险管理问题。基金公司应加强对基金经理的培训和监督,优化投资策略,提升投资质量,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