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网》文/笔尖观察
3月21日,国新国证基金公告,国新资本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主要股东,认购本公司新增注册资本金2.1亿元。本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4.1亿元,且控股股东变身为国新资本。
国新资本是何背景?其接管后,国新国证基金会有怎样的影响和变化?
控股股东“换脸”
据国新国证基金发布的公告,经证监会许可核准,国新资本有限公司成为国新国证基金的主要股东,认购该公司新增2.1亿元人民币出资(占注册资本金比例51.22%)。此次增资后,国新国证基金共有两家股东,分别是国新资本和国新证券,持股比例分别为51.22%、48.78%。
早在去年4月,国新国证基金就提交了变更主要股东的申请。同年12月底,证监会核准国新资本成为国新国证基金主要股东,对国新资本认购国新国证基金新增2.1亿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为51.22%)无异议。此次公告出炉,也意味着增资正式落地。
随着国新国证基金的控制权的转移,意味着国新证券将不再主导国新国证基金的董事会。
《笔尖网》还注意到,北交所3月14日公示的信息显示,国新证券及相关人员因未勤勉尽责被出具警示函,处罚日期是2月27日。国新证券的曾用名为华融证券,在2022年6月,该券商的主要股东由中国华融变为国新资本,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据天眼查显示,国新资本持有国新证券71.99%的股份。
国新资本直接接手国新国证基金,或许与上述国新证券的警示无关。但作为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国新国证基金控制权的变更,将产生天翻地覆的影响。
能否借机破局
进一步观察,国新资本是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国新”)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20日,注册资本为800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股权投资、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业务。中国国新是国资委监管下的中央企业,而国新资本作为其全资子公司,具有强大的背景支持。
“这种股权结构的调整反映了中央企业在金融业务方面的内部资源整合和战略规划,旨在提升整体竞争力。”业内人士称,国新资本接管国新国证基金后,可能会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采用新的管理思路,吸纳优秀人才,开发新的基金产品,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2024年9月,证监会曾就国新资本入主国新国证基金提出两项反馈意见:一是要求国新资本就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助力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助力公司长期发展进行说明。二是指出由国新资本提名全部非独立董事,原控股股东国新证券基本不参与董事会,并要求对这一情况的考虑进行说明。
对这家曾经的全资子公司,国新证券选择了放手:不仅让渡了控股权,并且表示不再插手董事会。那对于国新国证基金来说,意味着重新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易主前后,国新国证基金相继宣布:审计机构由中兴华所变更为立信所;新增上海云湾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云湾基金为基金销售机构;旗下部分基金参与上海好买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好买基金费率优惠活动。而更大的变动,来自总经理的到位。2024年8月,谌重履新国新国证基金总经理,并在2024年12月完成工商变更。此前他的任职履历包括大鹏证券、汉唐证券、平安证券、香港金鼎证券、建信基金和中邮创业基金。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国新国证基金旗下共有19只基金产品,合计管理规模为140.76亿元,其基金经理仅有6人。近几年,国新国证基金明显“重固收轻权益”,旗下混合型基金规模由2021年年末的8.99亿元降至2024年年末的2.29亿元,缩减了四分之三;同期债券型基金从28.35亿元增至87亿元,货币型基金从15.25亿元增至51.20亿元,增幅分别为206.88%、235.74%。
从投资管理业绩上看,国新国证基金旗下的偏股基金近6月、近1年平均回报率分别为3.16%、0.17%,远远低于同类公司28.35%、11.90%的平均业绩;该公司偏股基金的年化回报为-3.05%,逆势跑输同类公司7.33%的正收益。
随着新股东和新总经理的到位,国新国证基金会否实现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