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毛孩子也能坐高铁啦!初期打七折


宠物时代新物语,做一家有态度的新媒体!

文|白泽

全文共计|1798字

毛孩子也能坐高铁啦!!!

宠物友好出行再升级,

铁路12306新增“宠物托运”功能

自4月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推出“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上线“宠物托运”功能,为养宠人提供便捷的出行选择。

宠吾代了解到,此举是铁路部门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适应广大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在广泛听取旅客意见、深入开展市场调查基础上,经过专业测试评估之后做出的。

据悉,去年5月,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就曾通过动车组列车座椅上的“铁路畅行码”,在“问卷建议”栏目推出《铁路旅客高铁宠物运输调查问卷》,收集高铁宠物运输服务的实际需求与意见。该问卷的出现,让“携带宠物上高铁”等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人希望宠物能上高铁。

此次试点服务涉及京沪高铁北京南、济南西、南京南、上海虹桥、杭州东等5座车站间的10趟列车,包括G119/118、G121/122、G127、G134、G183/184、G195/196等车次。

旅客需提前2天及以上通过铁路12306客户端预约,预约成功后可托运1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家庭驯养猫或犬类宠物。

预约成功后,旅客在乘车前按约定时间携带宠物及购票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有效期内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前往出发高铁车站的中铁快运营业部办理托运手续。抵达目的地车站后,旅客根据短信或电话提示领取宠物。

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

破出行难题


近年来,随着养宠人群扩大,携带宠物出行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宠物能否进入高铁车厢”始终存在争议。

反对者主要担忧宠物与乘客共处可能引发过敏、卫生等问题,影响公共出行体验。不过小编注意到此次试点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实施的是“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

具体来看:

一是采用专用装备,实行隔离运输。投用自主研发的自带空气循环、含氧量和温湿度监测、降噪、除味等功能的高铁专用宠物运输箱,宠物全程存放于宠物运输箱内,并放置在列车高铁快运柜内,可有效防止宠物飞毛、气味、叫声对列车内部环境的影响。

二是全程独立存放,实行人宠分开。每趟列车设置一组用于存放宠物运输箱的高铁快运柜,一般位于中部车厢的一端,与旅客乘车空间相对隔离。工作人员全程不开箱,确保车内环境良好和宠物安全。

三是加强监测巡视,实行专人看护。工作人员通过宠物运输箱的监测系统观察宠物状态,定时巡视检查,间隔不超2小时,视情况给宠物适当添加饮用水、不予喂食,托运人不能探视宠物。一次托运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及时对宠物运输箱清洁消毒,并在列车终到后对高铁快运柜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值得一提的是,在价格这方面也有优惠措施。试点期间按运输里程梯次计价,初期实行七折优惠,并赠送保额2000元的基础保险。

具体为,1000KM(含)以内的,标准价格558元/只,优惠价360元/只;1000-1500KM (含),标准价658元/只,优惠价460元/只;1500-2000KM (含) ,标准价958元/只,优惠价660元/只;2000KM以上的,标准价1258元/只,标准价860元/只。

通过“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模式,既满足了养宠人群的出行需求,又避免了宠物与旅客的直接接触,兼顾了公共安全与个性化服务。

海陆空全方位宠物出行

服务全面升级

除了此次高铁试运行宠物托运外,小编也注意到近年来,飞机、巴士、滴滴等多维度创新举措为“毛孩子”提供全方位出行支持。

2024年,深圳巴士集团开通首条宠物友好巴士路线,允许携带宠物的乘客乘坐,配备宠物专用座椅和清洁工具。深圳机场设立全国首家宠物候机厅,提供候机、安检、登机全流程服务。

2025年1月,海南航空推出首个宠物包机航班,配备10名专业工作人员和2名宠物医疗师,提供全流程服务。

金鹏航空新增重庆、郑州、哈尔滨、青岛、沈阳、乌鲁木齐、深圳7个站点,开通宠物进客舱服务,覆盖上海浦东等8个站点。

同月,滴滴专车携宠出行服务在北京、上海等49个城市上线,提供合规网约车和宠物安全座椅。哈啰出行推出宠物出行平台,整合宠物托运、接送、代遛等服务。

2025年4月,湖南航空推出“爱宠同行”服务,允许旅客携带一只猫或小型犬进入客舱,宠物箱尺寸需符合规定,每个航班最多可携带2只宠物。

从“人宠分离”到“人宠共行”,交通出行领域的创新不仅解决了宠物主的出行痛点,更体现了社会对宠物权益的尊重与关怀。

当“毛孩子”的出行需求被看见、被满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服务升级,更是一个包容、温暖、充满生命关怀的未来图景。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起和“毛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AI财评
【财经视角】高铁宠物托运服务的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 从商业逻辑看,铁路部门推出宠物托运服务是精准捕捉消费升级需求的典型案例。中国宠物经济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年增速超15%,其中宠物出行服务是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此次试点通过差异化定价(7折优惠+保险)测试市场弹性,单票最高860元的定价策略既覆盖专用设备研发成本(如智能运输箱),又为后续规模化运营预留利润空间。 从产业协同角度,该服务将带动宠物检疫、保险、智能装备等配套产业链发展,形成"铁路+"生态。与航空、网约车等业态相比,高铁的中短途运输优势明显,有望填补500-1500公里距离的市场空白。 社会效益方面,"隔离运输"模式平衡了公共资源分配与个性化需求,规避了传统托运的安全争议。若试点成功,可复制到其他高铁干线,预计将创造年超10亿元的新增市场。但需注意运营效率(如清洁消毒时间对列车周转率的影响)与过敏人群权益的持续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