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网》文/笔尖观察
在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TOP10基金公司中,哪家主动管理能力最差?哪家疯狂发行新产品乐此不疲?唯汇添富基金莫属。
《笔尖网》发现,汇添富基金旗下的偏股基金近9年的年度管理业绩,仅有一年跑赢业内平均管理水平,且近5年平均回报率排名已经落后至同类公司后1/5。然而,该公司对管理业绩却毫不在意,而是集中发行12只权益新产品。
汇添富基金的这般选择性忽略业绩一味扩充规模的操作,让投资者目瞪口呆。
“吸金”减弱仍“12箭”齐发
在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中,在发行新产品的速度上面,汇添富基金以“12箭”齐发的姿态傲视群雄。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汇添富基金新发行的12只产品均为权益类基金,其中4只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另外8只为指数型股票基金。
偏股混合型新基金中,汇添富弘达回报混合发起式A、汇添富弘达回报混合发起式C、汇添富弘盛回报混合发起式A、汇添富弘盛回报混合发起式C集中认购期均为2月14日至5月13日。4只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均出现女将陈思行。《笔尖网》注意到,陈思行目前的管理基金已经多达19只,管理规模接近百亿元,如此重担压身的基金经理累计任职时间却仅2年又171天。
新发行的指数型股票基金中,汇添富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汇添富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则在3月17日至4月25日集中认购;汇添富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于4月14日开始申购,同样在4月25日结束;4月18日,汇添富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A、汇添富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C开始申购,截止日期为5月9日;4月21日,再有汇添富上证科创板100ETF、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ETF发起式联接A、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ETF发起式联接C等3只基金集中开启申购,认购期均于4月25日结束。上述新发的指数型股票基金中,罗昊独自管理的有5只。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汇添富基金集中发行指数型股票基金,以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为主,契合了当前公募行业对现金流指标的关注度提升趋势。这与2025年一季度全行业超40只同类产品申报、30余家公募入局的市场背景直接相关。作为管理规模近万亿的大型机构,汇添富通过同时布局中证800、国证等不同维度的现金流指数,试图在被动投资领域建立全谱系覆盖能力,弥补主动管理产品的市场认知短板。
《笔尖网》注意到,汇添富基金的“吸金”能力明显下降。同花顺数据显示,2020年,该基金公司发行26只,发行规模为2037.22亿元,平均发行规模78.35亿元;2021年,该基金公司虽然发行多达59只,发行基金数量同比翻倍,但发行规模为1247.53亿元,平均发行规模降至21.14亿元;2022年、2023年、2024年,该基金公司的发行能力再度下降,发行基金的数量分别为48只、49只、32只,发行规模分别为685.24亿元、297.07亿元、256.36亿元,平均发行规模更是萎缩至14.28亿元、6.06亿元、8.01亿元。2025年以来,该基金公司已经发行了8只,发行规模为68.72亿元,平均发行规模为8.59亿元。与曾经动辄数十亿元相比,平均发行规模已经降到了地板。
主动管理业绩排名同类后1/4
汇添富基金的发行“吸金”能力下降,与其管理业绩的低迷有关。该基金公司的近5年主动管理平均回报率已经落后至同类的后1/5。与规模的持续扩容极不匹配。
同花顺数据显示,汇添富基金旗下的偏股型基金在2016年-2024年中,仅有2017年这一年跑赢业内平均管理水平。其中,2021年,在同类基金正收益10.37%的背景下,汇添富旗下的偏股基金整体亏损,平均回报率仅-1.62%,在同类公司排名跌落至后1/5。(如图)
(数据来源:同花顺)
进一步观察发现,近5年,汇添富基金旗下的偏股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3.62%,而同类公司的同期回报率高达19.78%,在可比的123家基金公司中,管理业绩排名第107,处于后1/5。(如图)
(数据来源:同花顺)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汇添富基金的主动权益类头部产品近几年业绩表现不佳,2021-2024年期间多只产品跑输基准,尤其在消费、医药等传统优势赛道的超额收益能力显著弱化。历史持仓显示,汇添富基金的主动权益基金还存在行业配置过度集中与策略僵化问题,旗下主动权益基金长期重仓消费、医药板块(合计占比超50%),但这两个行业在2023-2024年持续调整,导致净值大幅回撤。其投研体系对市场风格切换的适应性不足,例如在2024年科技股行情中,仅有少数科技主题基金表现亮眼,多数产品未能抓住结构性机会。
汇添富基金在业绩已经殿后的背景下,依旧疯狂发行新产品扩充管理规模,这与当下基金行业投入投研能力建设、提升投资者获得感驱动高质量发展相背离。业内人士称,汇添富基金若需重获竞争力,需加速推动投研体系改革(如引入行业轮动策略、优化考核机制),同时通过差异化产品矩阵(如强化港股医药、科技赛道)重建市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