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网》文/笔尖观察
近日,2025年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盈亏榜新鲜出炉。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全市场可对比的200家基金管理人中,一季度公募基金产品整体盈利达2525.84亿元,环比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整体盈利实现倍增。
不过,有28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合计实现亏损,占可比基金管理公司的14%。其中,财通基金以-12.81亿元的绝对亏损额位居行业榜单末位,引发市场对中小基金公司生存困境的深度关注。
尾部风险暴露
一季度,全市场基金利润总额超过2500亿元,但前10大公募机构贡献了62%的盈利。其中易方达基金以331.46亿元的利润稳居榜首,其货币基金与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的规模优势显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尾部20%的机构合计亏损达31.6亿元,财通基金(-12.81亿)、上银基金(-5.69亿)、华宝基金(-4.20亿)构成亏损第一梯队。
从产品结构看,权益类基金成为亏损重灾区。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回报率为-3.8%,而财通基金旗下权益产品占比高达74%,远超行业平均的52%。其重仓的新能源产业链(宁德时代、隆基绿能)及消费电子(立讯精密)标的,在一季度分别遭遇12.3%和9.7%的板块性下跌,直接导致组合净值回撤。
具体来看,财通基金旗下副总经理金梓才管理的基金成为“重灾区”,其管理的基金集体领跌。金梓才管理的财通价值动量混合A,一季度实现利润-61631.25万元;其管理的财通成长优选混合A、财通成长优选混合C亏损也超过亿元,一季度利润分别为-41850.93万元、-10278.24万元;财通匠心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A亏损额也接近1亿元,为-9788.49万元。
此外,金梓才管理的财通福鑫定开混合、财通智慧成长混合A、财通智慧成长混合C、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期混合A、财通价值动量混合C一季度利润均亏损超过3000万元。
天天基金网显示,金梓才累计任职时间10年又158天,现任基金资产规模46.10亿(13只基金)。其早在2014年8月加入财通基金,曾任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副总监、副总监(主持工作)、总监、公司总经理助理,现任财通基金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
作为一员老将,金梓才管理的基金业绩却集体处于行业垫底水平。(如图)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现三重结构性矛盾
赛道押注失误,新能源持仓“深陷泥潭”,成为财通基金的心痛。
据Wind数据,2025年一季度末,财通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在新能源产业链(光伏、锂电池、电动车)的配置比例达38.2%,远超行业平均的19.5%。其前十大重仓股中,宁德时代、隆基绿能、天赐材料合计占股票仓位的27%。
此外,财通基金对产业周期也产生误判。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跌至65%),多晶硅价格跌破5万元/吨,但财通在2024年四季度仍逆势加仓光伏设备板块,导致2025年一季度该板块持仓市值蒸发5.3亿元。
其次,财通基金因定制产品集中度过高,存在机构资金赎回引发踩踏的现象。
财通机构客户资金占比达81%,其中城投债定制基金规模占比35%。2025年一季度某西南省份城投债技术性违约事件触发机构客户单周净赎回11.2亿元,被迫折价抛售低流动性信用债,造成1.7亿元估值损失。业内人士称,财通基金旗下基金的机构资金占比过高,在债市波动时易引发“赎回-抛售-净值下跌”的负反馈循环。
再次,财通基金投研体系脆弱吗,人力与系统双重短板。
一方面,人均管理规模超载。财通基金权益投研团队仅14人,人均管理规模达34亿元(易方达基金为9亿元),导致行业覆盖率不足。其2024年年报显示,对半导体、创新药等新经济板块的研究覆盖率为行业平均的60%。
(数据来源:同花顺)
另一方面,决策机制僵化,持仓数据显示,其重仓股调整周期长达5.2个季度(行业平均3.1个季度),错过2024年四季度AI算力板块行情。
业内人士称,一季度基金行业的盈亏分化,本质是资产管理能力定价机制的显性化。财通基金的巨亏警示市场,在资产荒与资产慌并存的周期中,唯有构建差异化的价值创造能力,方能穿越行业洗牌浪潮。财通基金的困境本质是“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唯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研能力再造)、负债端深水区突破(资金结构优化)、技术革命级创新(AI投研体系)三管齐下,方能在2026年前实现业绩反转。这需要管理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变革,而非在既有路径上修修补补。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基金管理人时,更应关注其投研体系的抗周期韧性,而非短期规模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