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硬通货:石油、黄金、九号车标


骑九号电动车的诸位。

这串文字是为了提醒你,我们将于今晚用一双巧手夺走整条街的九号电动车车标。

——车标怪盗团敬上。

车标怪盗团围猎电动车棚

此前,话题“电动车标成新型烟卡”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截止到4月23日15时,该话题的阅读量已超过820万,评论区更是随处可见车主们对“车标大盗”的吐槽声。


除微博外,目前小红书上和“9号电动车被偷车标”相关的笔记数量已超过2万;抖音上和“九号车标”“九号车标被偷”相关的内容播放量,也分别达到了1884.8万、182.7万。

此情此景,也不禁让网友们戏称世界上有三样最容易被偷的东西,它们分别是:大学生的外卖、店铺门口的雨伞、九号电动车的车标。

值得玩味的是。

这些内容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全国各地在短时间内都出现了“九号车标被偷”的相关事件,各车主的控诉帖还让我们意识到,这些车标大盗俨然将“只偷logo,不破坏车”当成了自己的行事准则,大有一丝“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挥衣袖,不留一枚车标在车海”的韵味。

举几个例子。

3月19日,今日新沂发文称当地警方曾接到多起九号电动车车标被盗案,经过多日调查,民警最终在收网行动中将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归案,进而连带破获7起关联案件。

3月26日,砀山警方发文称,在接到多名群众的警情反馈后,当地警方迅速锁定了四名“熊孩子”,经行动有效打击了该团伙盗窃电动车车标、收藏电动车车标的行为和风气。


同样是在3月。

小红书上一名网友的吐槽贴更是让我们见到某地家长坦言称,现阶段不少学生都有收集九号车标的怪癖,其中不乏有孩子已经上手偷盗了百余个车标。

九号车标凭什么这么抢手

第一个原因是“帅”。

作为现阶段高端电动车的代表,九号的车标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加成。尤其是对那些年龄尚且不足考取驾照的青少年而言,九号还凭借外形出众、性能较强等原因获得了一定的“光环效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偷盗九号车标不仅满足了该群体的“收藏欲”,还能为盗窃者打造“叛逆人设”,让他在对应的小圈子里获得额外话语权。


正如有老师、家长向记者反映,自称有学生把车标带到学校跟别人玩“拍卡游戏”或交换“游戏皮肤”,导致学生群体为不同的车标设置了不同的“珍惜度/等级”,使得部分孩子因收集车标多次夜不归宿,只为成为同龄人眼中的“明星”。

第二个原因是“钱”。

对车主而言,自己爱车的车标被偷了,总是要想办法补上的。于是这便催生了有关九号车标的二手交易市场。

有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九号车标在网上共有三个销售等级,它们分别是:微瑕、全新/原厂拆车、限量,其价格则在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最离谱的是,网上甚至还有打着“夜间实操指导”“代拆教学”“包教包会”等旗号的盗窃教程,于无形中加大了车标盗窃案的影响范围。

对那些误入歧途的少年而言。

这一系列事件也让九号车标完成了从“叛逆标识/社交货币”向“可变现物”的转变,让偷车标这件事从最初的情绪宣泄+低成本盗窃,渐渐演变成了拥有完整利益链条的偷盗+销赃事件。

九号何以应对怪盗危机

针对上述情况,九号官方的反应也堪称可圈可点。

团队先是发布公告,就相关事件迅速推出了“车标免费补装”服务。承诺任何被盗窃车标的车主,只需要凭车架号、APP绑定手机号,便可前往门店免费补装车标,践行了自身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理念。

后又明确指出车标是“车辆合法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挑明拆卸他人车标是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表现之余,发起了相应的文明行为倡议。


4月11日,九号公司发布了自己的2024年财报。

相关内容显示,2024年,九号共营收141.96亿元,同比增长38.87%;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4亿元,同比增长81.29%。

另在门店、服务网络建设层面,截止到2025年2月28日,九号在国内的电动两轮车专卖店已超过7600家,服务范围涵盖1200余个县市。

倘若将视角从九号的身上转移到整个市场。

我们就会发现早在2023年时,我国的两轮电动车市场保有量就已高达4亿辆,换算下来每5户家庭中就约有4辆电动车存在。有意思的是,在市场相对饱和的背景下,九号也借助车标事件为我们展示了它得以突围、得以增长的诀窍。

那就是把自己的精力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用来精进产品,把质量和创新当做企业“跑得快”的关键;另一部分则用来服务客户,把稳定的客源、优质的服务当做企业“跑的稳”的基石。






参考:

今日新沂:抓获7人!新沂警方破获7起案件

砀山警方:4名“熊孩子”竟然偷电动车车标收藏.....

封面新闻:社交媒体上万篇笔记吐槽被盗 电动车车标成为部分青少年群体“身份卡”?

光明网:太离谱!小学生不玩烟卡改集这个?甚至有人为此夜不归宿

砍柴网:当车标不再是零件:九号电动车构建用户情感共同体的创新实践

每日经济新闻:九号公司2024年营收增速赶超雅迪、爱玛 电动两轮车市场“长江后浪推前浪”?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九号车标事件背后的商业逻辑】 从财务数据看,九号公司2024年营收142亿元、净利增长81%的亮眼表现,与此次车标事件形成有趣对照。表面看是青少年亚文化引发的社会现象,实则折射出三大商业价值: 1. 品牌溢价验证:车标成为"社交货币",印证九号成功塑造的高端品牌形象,其用户群体年轻化特征显著,为后续生态扩展奠定基础。 2. 服务网络价值:7600家门店构成的线下网络,不仅支撑免费补标服务,更形成竞争壁垒。单次补标成本约20元,相比获客成本可视为高效品牌维护投入。 3. 衍生经济启示:二手交易市场的自发形成,暴露出配件市场的潜在需求。建议公司可考虑推出官方收藏级车标(如联名款),将灰色需求转化为增量业务。 风险提示:需警惕盗窃行为对品牌形象的潜在伤害,建议通过"车标NFT认证"等数字化手段加强产权保护。此次事件本质是用户情感连接过强的"甜蜜烦恼",反映其社群运营的成功,但需在品牌调性与大众化之间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