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刻运动的“蚂蚁”雄心


蓝鲨导读:乐刻运动推多品牌剑指万店?

作者 | 魏强

编辑 | 卢旭成

4月14日,杭州,乐刻运动在创立10周年之际,推出了多场景品牌矩阵,这当然如官方所说的是为了构建和完善其运动健康生态,满足更多元化、细分化的用户需求。

但在蓝鲨消费看来,乐刻运动的多品牌战略,大力收编网红教练等健身行业的“核心产能”,首先是为万店目标服务,其次是做大业绩规模。

乐刻运动每年开2666家店?

乐刻运动目前有近2000家门店,全球排名第四(第一品牌的门店数7000家),如要冲刺全球第一,要做到万店。而距离乐刻运动2023年7月提出“百城万店”目标已过去近2年,要在未来3年多时间里开到万店,中间还差着8000家门店,相当于每年要开2666家,差距有点大。但乐刻联合创始人夏东表示,“百城万店”对乐刻而言并非KPI,而是目标和方向,我们没有具体规划一定要在哪一年增加多少,就是向着目标努力。

乐刻运动2024年4月允许私教馆带店加盟(相当于翻牌),也确实起到门店加速扩张的作用。2024年11月,乐刻运动总门店数只有1700+,到2025年4月已有近2000家,短短5个月增加了200-300家门店。

但是,仅靠乐刻健身(国民健身房),闪电熊猫(下沉市场健身空间),FEELINGME(私教馆,近400家),小瑜荚(瑜伽、普拉提馆)这些品牌做加盟,速度还是不够快。这次发布的品牌矩阵新增了体能训练社区“FitTribe飞踹运动”、专业铁馆“LOVEFITT拉飞”及新一代大型健身房“Recore无限核子健身”等,让乐刻运动可以涵盖从基础到进阶、从大众到细分的运动场景。甚至“乐刻健身”品牌内部也细分出了乐刻健身5.0升级馆、5.0精品馆、铁馆等馆型。

FEELINGME细分出黑金训练馆、乐刻私教馆、乐刻私教馆PRO、包月私教馆等多种形态,设有淋浴,提供私教次课1v1、包月私教1v1及包月私教1v2等不同私教产品。

这相当于给想加盟乐刻运动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选项,为冲刺万店做好“产品”准备。

比如主打下沉市场的闪电熊猫健身,夏东认为是到了发力的时候了:“一种业态在一个市场行不行,主要跟两个东西有关:经济水平和生活方式。下沉市场人均GDP可能比省会城市晚8-10年,乐刻运动2015年做省会城市,现在过了八到十年,下沉市场GDP水平跟当年的省会城市差不多。生活方式已被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吾悦、万达等商业综合体带进去。”

据乐刻运动2024年11月披露的数据,彼时乐刻运动总计有1700+门店(2025年4月披露为近2000家),1300+合伙人门店,800多位合伙人,教练占20%多,会员占50-60%,职业投资人(加盟咖啡、奶茶等)占20-30%。可见乐刻运动的加盟门店很多是教练和会员为“爱”发电。据乐刻运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4月,乐刻运动有1400万注册用户,贡献了1500+合伙人门店的750-900家,相当于1万个注册用户转化了1.55-1.86个加盟门店。

对乐刻运动来说,要加速增加加盟门店数量,除了继续加大吸引职业投资人外,最直接的就是规模增加教练和会员人数。

乐刻运动2021年开展教练培训——教练管培生计划,2024年4月私教馆开放“带店加盟”模式,到2025年4月则推出了到家健身产品LITTA健身,让用户39元/月在家就能请得起私教。

“健身行业有非常多50平方米的非标夫妻老婆店,自由教练,网红教练在小红书、视频号、抖音等获客,他们是个体,如果不通过企业交易,常被视为黑私。我们用技术赋能教练,相当于他们到乐刻线上开店服务自己的用户。他们光服务自己的用户没有效率的提升。我们推出39元/月(含私教服务)线上产品,用户跟AI做训练,AI把数据处理好发给教练。以往一次私教课,用户练半个小时,教练指导半个小时,时间1:1配比。现在,用户30分钟的训练,教练通过AI看3分钟。教练30分钟的指导成本十个用户分摊,价格自然降下来。”乐刻运动相关人士透露。

LITTA满足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看孩子,不方便出门两三个小时上私教课的群体。乐刻创始人韩伟表示,乐刻运动要用AI教教练获客和服务,按效果收费,“以前没有AI的训练和指导分离改造,最好的教练有600个年卡用户,差的只有10个左右。我们希望通过AI,让每个教练提升到100个左右。”据悉,DeepSeek出来前,乐刻运动教练40%的工作由AI辅助完成,成本奇高;现在则100%,且成本大幅降了95%。

据相关报告,中国有大型俱乐部2-3万家,乐刻运动除了用FEELINGME圈工作室的教练和用户外,也杀入主流的大型俱乐部市场。

“近年,大量的大型俱乐部转型甚至退出市场,它们的用户去哪里健身?出来100个人,可能50个来乐刻,还有50个觉得乐刻小,没淋浴,高峰期拥挤。”夏东表示,这是乐刻运动推出专业铁馆LOVEFITT拉飞和大型俱乐部Recore无限核子健身的原因。跟传统俱乐部比,Recore把面积从几千平米压缩到1000平米(降房租成本,但又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配备完善的淋浴等设施,同时发挥乐刻运动团课的优势,夏东有信心能做成。

为了进一步拓展健身用户,乐刻运动还进行跨界合作,与华住集团(2024年底,华住会员数达2.7亿)旗下桔子酒店共建专业健身空间,推出了配备专业器械的主题客房。

对话乐刻运动韩伟和夏东

以下为对乐刻创始人韩伟和联合创始人夏东此前十周年年会上接受访谈内容,有删减:

提问:乐刻运动构建了从闪电熊猫到乐刻健身再到无限核子的矩阵,划分不同品牌的核心维度是什么?

夏东:乐刻健身+熊猫健身是做国民健身房:1、满足广大用户(80%)需求;2、基础服务为核心;3、要有性价比,有性价比才能满足广众用户,才能做基础服务。4、一定要便捷。

乐刻健身很典型,按月支付,一卡通用,性价比不错,它既有自由训练又有团课和私教,还有训练营,丰富的产品,半径一公里健身圈,是国民健身房。新兴市场健身市场渗透情况和业态跟北上广深、省会城市有区别,所以做了闪电熊猫做尝试,此前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慢慢积累认知,做一些小的优化迭代。

现在,市面上有5-6万家存量健身房或工作室,大型俱乐部两三万家,工作室业态三四万家。工作室业态在中国存活了很多年。它是创造价值的,连锁化、品牌化很少,做得不错的都是靠匠心,更多的是教练个体创业。火锅过去也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小餐馆,海底捞将其品牌化、连锁化。足浴有良子等连锁、品牌化的企业。我们认为,工作室可以品牌化、连锁化,所以做了 FEELINGME。

这一两年,我们在思考下一代大型(健身)俱乐部会是什么样?过去几年,健身行业结构性变化明显,不少大型俱乐部逐步退出市场,可能个别企业经营不好,可能个别企业历史负债重,有一些企业确实成本高,难以坚持,但我们从来不认为大型俱乐部业态不成立。欧美、日本大型俱乐部的业态是成立的,(在中国)可能需要迭代优化。

下一代大型俱乐部什么样?我们没有做大型俱乐部的经验,做了两个品牌做探索。Recore,是一个800到1000平米的大型俱乐部,在北京定价是499元/月。Recore和拉飞,更大面积的场馆,获客半径一定要变大。如果乐刻是一公里的获客半径,Recore和拉飞可能要两三公里的获客半径。它一定没有那么便捷,但环境更好,拥挤程度低,配淋浴。

提问:乐刻运动要从创新者到全球NO.1,如何做到?

夏东:目标第一是自我激励,也反映了我们是一个高目标的公司。全球NO.1,肯定有两层含义,现在全球最大的(连锁健身品牌有门店)七千家,如果我们做成百城万店是第一。

第二、产业中台+品牌矩阵+合伙模式做健身行业解决方案,我们一直向贝壳看齐,向华住学习。全球健身行业都没有这样一个拥有深度数字化能力的平台。

乐刻创立第一天就把业务架在数字化平台上:信息、交易、履约。比如你在乐刻上了一节私教课,上完课的同时,钱已分给加盟商、教练,而不是门店拿个本子记下来,回去分。因为业务在线,我们能及时反馈。用户对我们不满意的地方马上就能知道,比如有的地方缺教练,调配不合理,有的地方转化率不高。我们开始做门店分,里面有一日一清的系统,店长今天该做什么事情全部列出来,对着清单把事情完成。

数字化首先是在线化,把一些不标准的东西标准化,不透明的东西透明化,匹配效率会提高。现在我们推教练的无忧换,用户可以随时换教练,一次不满意换两次。你在北京买了课,杭州出差可以换到杭州上,因为训练计划全部在线。我们集合教练多次表现形成教练分,在APP端会透出,高分的教练转化率比较高。

2015年创立,我们想把乐刻做成健身界的Uber。因为中国没有那么多的供给,我们才开始做小型健身房,但我们最想做的是用户跟教练匹配的平台。乐刻跟瑞幸、星巴克不一样,乐刻是一卡通用,全国同一套规则。如果我下沉到义乌遇上困难了,调义乌的规则,北京的规则也变了。快消品对选址敏感度非常高,才黄金旺铺的说法。乐刻健身是个目的性消费,我们这么多年维持低成本的核心原因就是选址在好商圈的次位置,要么在负一楼、五楼,洗手间边上;要么门头很小,一进去非常大;要么街的拐角。

为什么数字中台对于乐刻那么重要?两个方面:第一、我们是场馆内的服务生意,有潮汐。很多奶茶是外卖生意,30平米做3公里的生意。第二、我们是服务业,有很多地方不透明、不标准,要花更大的力气做数字化中台。贝壳做经纪人分、门店分、店东分,我们做教练分、门店分也是这样的,都是把不标准的东西慢慢建立标准的评价体系。

提问:之前你说过,要把健身行业从30分提升到90分,现在达到多少分了?

韩伟:十年前,中国健身行业也就30分的水平,大家都被宰过。现在的健身房都是月付制,这个产业在及格线之上。乐刻希望跑完那帮旧世界(的玩家),新世界(的玩家)比乐刻还小很多,乐刻争取自己不浪不作,不自以为是,不膨胀,能够像华住一样在和新世界的竞争中跑出来。

提问:你给乐刻运动打多少分呢?

韩伟:如果十年的表现的话,如果考虑到疫情三年,85分应该有。疫情期间我们一直在扩张,做成了门店规模中国第一。从乐刻当前组织的程度,能有80分算不错。

提问:还要克服哪些挑战?

韩伟:首先要加强科学化能力。华住是中国最早实现预置化装修的。华住原先做汉庭,现在做全季,后者的产品好很多。它通过预置化让工期变短,品质拉高,造价几乎没有提高,让合伙人的收益率变高了,让消费者住得更舒服,那是专业能力。科学能力还包括专业人才的吸引。乐刻一直在找各个行业最好的人才,比如迪卡侬管控成本,店长模式和我们接近,我们把迪卡侬的大区总找过来。

小结

乐刻运动要做健身界的Uber或贝壳,推多品牌,前提是有一个强大的“产业中台”,把教练、用户、场地、服务等高效匹配起来。乐刻运动已投入了一百多人的研发团队,数亿元的资本打造数智系统,构建了标准化的教练培养与发展体系,以及通过从肯德基等企业挖人,形成健身行业比较强的连锁标准化运营能力(门店合伙人模式),这三者能力的构建,希望能帮助乐刻运动在健身行业建立垄断式的竞争壁垒。“大多数健身房都是出租车公司,乐刻是Uber。”韩伟说,乐刻运动是个新物种,这个物种还在不断进化过程中。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乐刻运动的多品牌扩张本质是"健身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落地。通过细分品牌矩阵(覆盖国民健身/下沉市场/私教/大型俱乐部等场景),乐刻正构建"健身界的华住体系",其核心逻辑值得关注: 1. **规模经济与边际成本**:数字化中台投入已过临界点(研发投入超数亿),每新增一个品牌/门店的边际成本显著降低,这是支撑万店野心的技术底座。但需警惕多品牌管理复杂度带来的组织熵增风险。 2. **现金流创新**:传统健身房依赖预付费,乐刻通过月付制+AI私教(LITTA 39元/月)重构现金流模型,将私教服务"标品化",本质是健身服务的"瑞幸化"改造。 3. **资产效率革命**:选址"好商圈次位置"(降租金)、千平大型店(传统3000平砍至1000平)、AI教练提效(服务用户数从10-600人均衡至100人),这些举措将行业平均人效提升3-5倍。 风险点在于:下沉市场消费习惯培育周期可能长于预期,而大型俱乐部赛道需直面威尔士等传统玩家的反扑。若乐刻能维持当前12-18个月的单店回本周期,其"产业路由器"模式或重塑行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