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食品触底反弹,Q1业绩大增130%

4月29日,“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如期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4年,因公司委托加工业务终止,散装味精销量减少;植物油业务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销量降低,导致销售收入下降。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1亿元,同比下降10.52%。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业务核心酱油仍保持稳定,酱油类全年实现收入7.30亿元,同比增长0.86%,且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毛利率29.50%,同比增加2.28个百分点。

受市场费用增加、计提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公司全年业绩承压,实现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降26.83%。

加加食品作为国内老牌调味品企业,自1996年创立以来,始终注重研发与创新,坚持传统酿造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制造具有特色风味和高品质的创新性产品,打造了减盐、面条鲜、原酿造、糯米白醋、南沙蚝油、带嘴鸡精、加加料酒等系列有竞争力的产品矩阵。

2024年,公司虽然承受着较大的经营压力,但对研发环节的投入力度不减,全年研发费用投入2413.66万元,同比增长9.68%。

在年报中,公司明确,将坚持“12345”产品战略和“1+1”品牌战略不动摇,同时制定“三定、三扩、三增”的营销方案,协助经销商实现互联网时代下的深度分销,大力提高终端网点的覆盖率和全品项营销力,以实现公司可持续增长。

在明确的经营战略下,加加食品迎来2025年的开门红。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0亿元,同比下降13.76%;归母净利润1507.79万元,同比增长129.63%;扣非净利润1271.10万元,同比大增249.13%。

对于加加食品,最值得关注的,是股东层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去年11月20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权拍卖,获得加加食品约2.70亿股,成为持有公司23.42%股权的第一大股东。随后,公司股票连续十多个交易日涨停。

中国东方是国字号的资产管理公司,实力雄厚,资产规模高达万亿,控制着中华保险、大连银行、东兴证券等大型企业。其背后的控股股东,是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权利和义务的中央汇金。

未来,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国东方,将给加加食品带来什么?值得期待。

AI财评
【加加食品困境与转机:国资入局能否重塑酱油龙头?】 从财报数据看,加加食品正面临调味品行业结构性挑战:2024年营收下滑10.52%至13亿元,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43亿元,核心矛盾在于传统味精、植物油业务萎缩,而酱油品类虽保持0.86%增长(营收7.3亿)且毛利率提升至29.5%,但难以抵消整体颓势。值得关注的是2025Q1扣非净利润暴增249%,显示成本管控初见成效。 深层问题在于渠道老化与创新滞后:尽管研发投入逆势增长9.68%,但"减盐""原酿造"等差异化产品尚未形成规模突破。东方资产的入主(23.42%股权)带来双重想象:一方面,万亿级国资背景可能注入资金与资源,助力渠道重构(如推动经销商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其控股的中华保险、东兴证券等平台或带来产融协同机会。 关键看三点:1)国资能否推动管理层优化经营效率;2)酱油高端化能否持续(当前毛利率仍低于海天35%水平);3)是否通过并购扩充品类。短期估值修复已部分反映预期(此前十连板),长期需观察混改深度与战略执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