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宠物界惊现“缅北嘎腰子”:三天速成班“猫肾脏移植手术”!


“宠物界的缅北嘎腰子”重现江湖!

近日,兽医圈惊爆大瓜:有网友爆料称,业内竟然出现了所谓的“猫换肾三天速成班”——只需短短三天,就能“包教包会”完成猫咪肾移植手术!这一消息一经曝光,瞬间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引发轩然大波。


事件起因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的丁一教授在猫肾移植技术取得突破,并计划开一个三天的速成班,而速成班的招生原定于今天(5月22日)的某兽医师大会上展开。

然而,随着大会于5月21日正式开幕,相关课程内容出现在现场发放的手册中,舆论迅速升温、争议不断。

受到舆论发酵影响,原定于大会期间举办的猫肾脏移植主题专场活动已经取消。


肾脏移植在人类医学中虽然发展相对成熟,但在宠物医疗领域,尤其是在国内,还处于极为初级的探索阶段。即便在国外,也仅有极少数成功案例,且需极高的技术门槛与伦理保障。

华中农业大学发表的文章《这一技术瓶颈,华中农大突破!》也提及了猫肾移植的难度。

肾移植在猫身上的应用面临两大技术瓶颈:其一,猫组织配型体系尚不完善,国外研究显示,不完全匹配的猫肾脏移会引发严重的排异反应;其二,猫肾动脉直径仅0.1~0.15厘米,为成人肾动脉直径的1/5显微操作难度大。这些因素导致猫肾移植手术常因血管吻合部位血栓形成、狭窄或渗漏等并发症而失败。


如此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三天就能学会?不禁令人倒吸一口凉气。从网传的培训资料来看,所谓“猫换肾课程”周期确为三天,并且号称是“包学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小红书平台上,掀起了一波讨论猫咪肾移植的声音。参与讨论的既有爱猫人士,也有专业兽医,但无论立场如何,几乎一致对这一“速成班”表达了强烈反对。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质疑。相关网友表示虽然国内的兽医培训水平很超前,但是器官移植这种手术的3天速成培训未免太过儿戏。并且每个器官移植需要严格配型、术后抗排斥管理,三天连基础操作都学不完,拿猫咪生命当儿戏?


此外,还有网友对课程背后的信息透明度表示严重担忧。培训宣称“包教包会”,却未公开供体来源、术后生存质量数据,甚至缺乏国际认可的学术背书。部分网友猜测,这些供体极有可能是流浪猫。

对此,有网友愤怒发声,三天速成班的做法这是用猫咪活体教学,教兽医们做活体实验然后完全忽略排异和其他动物的福利的前提下做的教学敛财班...


更有兽医毫不留情的揭露:“这根本不是医学进步,而是名利驱使下的动物剥削。”

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有一方面是,猫肾脏移植手术的伦理问题。首先是供体从哪来,移植完又会到哪里去?

网友表示,肾移植并不是一场常规手术,而是兽医临床上伦理争议最为激烈的干预之一。这项操作牵涉的不只是受体猫的生命,还有供体猫的命运。

在美国,供体猫必须被收养并终身照顾,确保其术后福利。但在这场三天速成班中,供体猫的后续处置几乎无人问津,据称只“照料15天”。接受移植的猫甚至还有“到付邮寄”一说,这令人毛骨悚然,仿佛听到了“缅北嘎腰子”的回音。

其次是这种做法会不会催生一条隐秘的黑色产业链,加大动物器官买卖活动。相关网友表示一旦这个技术被推广,一定会有无数的猫咪被摘去器官贩卖且不管死活(参考“血猫”事件)。而且,流浪猫会成为第一批牺牲品。庞大的流浪猫数量,很可能成为某些人眼中的“肾脏仓库”,救助站也可能被异化为“器官中转站”。


更有宠物主表示担忧:“以后送猫去医院都得小心,是不是手术台上就被人惦记上了?”

另一网友则说得更为尖锐:“在尚有法律和智慧的人类社会中,人类器官移植与捐献都需遵循捐赠者自愿同意的背景下,都还是会发生灰色产业,何况是无法发声的动物。”


在这场争论中,也有观点指出,技术没错。但不能拿生命当噱头。做技术,不代表可以跳过伦理。

这场关于“猫咪肾移植手术”的讨论仍在继续,但有一点值得铭记——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不论是人类,还是那些不会说话的小动物,它们的痛苦和尊严都不应被轻易忽视。技术的发展应当以敬畏生命为前提,而非成为谋利的工具。

你怎么看猫咪肾移植速成手术?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