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国际旅客量同比增23.61%,东航前三季度盈利亮眼

摘要:10月30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10月30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4.14亿元,同比增长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3亿元,成功实现同比扭亏为盈,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实现质的飞跃。这份成绩的背后,是东航“往远处飞、往国际飞、往新兴市场飞”的“三飞”战略深度落地,以及在枢纽建设、市场开拓与成本管控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力。

暑期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为民航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据民航局数据,2025年暑运期间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47亿人次,日均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6%,8月15日更是创下256.53万人次的历史峰值。东航精准把握这一市场机遇,统筹国内国际两条战线,实现运输业务全面增长。暑运期间,东航及旗下航司累计执行航班19.4万班次,服务旅客2806万人次,日均飞行小时达8168小时,较暑运前环比增长13.3%。其中,出入境航班表现尤为突出,2.7万班次的国际及地区航班运输旅客449.2万人次,分别较2024年同期增长9.8%和13.6%,成为暑运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国际航线布局上,东航持续保持领跑优势,稳固了国内最大国际旅客承运人的地位。作为中国境内国际通航点最多的航空公司,东航自2024年以来不断加速国际航线网络扩张,新开23条中远程国际航线,将通航网络延伸至2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6个航点。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国际航线旅客量达1549.65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23.61%,增速领先于南航、国航等同行。即将到来的冬春新航季,东航进一步升级全球航线网络,投入820架客机通达39个国家的253个航点,其中国际地区航点88个,每周计划执行国际及地区航班3220班,同比增长11.65%。在巩固欧洲、澳洲、日韩等传统重点市场的同时,东航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着力构建“全球互联互通走廊”。

枢纽建设的深化推进,为东航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核心力量,东航2025年上半年在浦东机场完成国际中转旅客479.5万人次,同比增长26.8%,成为推动浦东枢纽国际中转量增长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旅客出行效率,东航在上海虹桥站设立“空铁联运换乘服务中心”,并推出涵盖空巴、空铁、空空、空水的多式联运产品,实现旅客一站购票、便捷中转。其创新推出的“空港通”服务,为浦东、虹桥两场当日中转旅客提供免费市域线车票和便捷托运行李服务,显著提升中转体验。后续即将上线的“长三角畅行专区”,还将新增行李“门到门”、泊车等增值服务,打造“无感中转”新场景,进一步释放枢纽网络的协同效应。

此外,东航在成本管控方面的精细化运营,为盈利改善提供了重要保障。公司通过持续优化运力配置、严控各项运营成本等措施,在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盈利水平的显著提升。“三飞”战略的持续落地、枢纽功能的深度挖掘与服务产品的创新升级,形成了东航发展的“组合拳”,既推动了业绩的稳步增长,也为广大旅客带来了更优质、更便捷的出行选择。

随着全球航空市场的持续复苏与国内消费需求的稳步释放,东航凭借其领先的国际航线布局、完善的枢纽网络体系和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力,有望在后续发展中持续巩固竞争优势,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航空服务。


注:本文转载自中访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