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视频之争,出现历史性拐点!


 


2005年,一个约20分钟的短片在中文互联网迎来了爆火。

这个短片里,讲述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变幻的画面,搞笑的配音,无厘头的剧情,使得这部短片瞬间成为那时候的“顶流”。

实际上,这个短片取材于当时陈凯歌执导的东方奇幻电影《无极》,音乐爱好者胡戈,通过重新编排和剪辑,将法制频道的画风带入电影,剧中的古代人物也变成了娱乐城总经理、模特、城管小队长等,极具搞笑元素和传播性。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这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应该算是“影视剧解读”的鼻祖,很多网友也直言,正是在看了这部短片后,才好奇地去看了电影《无极》。

但彼时的陈凯歌,感觉自己的电影被恶搞了,还一度要起诉胡戈侵权。

这应该算是二创作品和电影之间最早的一个争论,在往后的数年里,这种争论逐渐演变为一种博弈,对弈的双方也变成了长视频和短视频。

到了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这场交锋甚至成为了委员们的议题,全国政协委员刘家成提出了一个建议——

在“先授权后使⽤”的基本原则下,各⽅协商短视频⼆度创作授权机制。

整个行业,突然看到了新时代的可能。

1

一场没有赢家的拉锯战

气氛的变化是从2021年4月下旬开始的。

那段时间,微博上“剪刀手吐槽bot”的投稿量突然迎来激增。在这个视频剪辑爱好者聚集的账号下,“剪刀手”们表达着他们的不满、伤心和无奈。

让“剪刀手”们如此躁动的,是他们精心制作的视频被下架,或者正面临被下架的风险。很多视频,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在B站、微博等平台活跃的“剪刀手”们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当时,公众号“影视独舌”做了一个采访,很多创作者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安和焦虑——

奥李奥认为,“片方要下架是他们的权利。只是有一些剪辑活动,让粉丝剪视频增加热度,活动过后再下架,这个让人不理解。”

Y某表示,“平台维护自己的权利我是能理解的,但还是要给二创一点空间,可以提供授权渠道,并且划分一个作品越界的标准。”

奥李奥与Y某的担忧,是那个时间点“剪刀手”们的缩影。令他们不安的源头,可以回溯到2021年4月的两个声明。

4月9日和4月23日,视频网站、影视公司、影视艺人等组成的联盟,先后发布了联合声明和倡议,矛头直指短视频上的二次创作内容。

一场声势浩大的风暴就此掀起,长视频和短视频的纷争也从暗流涌动摆到了台面上。

 

▲众多视频平台、影视公司和影视人联合发声明

视频领域的“长短”拉锯战,早就开始了。早在2018年5月,爱奇艺就曾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控告B站在《中国有嘻哈》热播期间未经授权擅自播出节目片段,并向B站索赔。

但从结果上来看,喧闹数年,这更像是一场没有赢家的争斗。

首当其冲的是那些二创作者(也就是“剪刀手”),长短视频你来我往的交锋之下,他们成了最直接的靶子。那段时间,“二创将死”的流言传得到处都是,影视二创up主们都在瑟瑟发抖。

更让他们感到不满的是,在这些二创作者看来,很多观众都是通过他们的剪辑作品才关注某部剧的。尤其是一些相对冷门的剧,如果没有他们的二次创作,可能几乎无人问津。而现在,那些长视频网站开始“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网络上质疑四起

不只是这些二创作者,长视频平台也很头疼。尽管它们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维权行动,但在这个情况复杂的地带,他们一直有心无力。

一方面,维权成本相对较高,费时费力费钱,而且治标不治本。更重要的是,

由于各二创短视频对原片的引用时长和比例不同,再加工的原创性也不一样,因此很难进行清晰的侵权界定。

对屏幕前的用户来说,这场纷争同样是一种折磨。很多用户之所以看二创短视频,本就是为了节省时间——

“现在有些剧情实在是太拖拉了,一集一集的看,倍速看都觉得是在消耗时间,还不如看剪辑的。”

 

▲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吐槽

有人甚至把长视频掀起的版权之战看作是“资本的别有用心”——

“版权保护是好的,但是这种杜绝二创杜绝自来水的模式感觉把版权保护走偏了,保护的已经不再是创作者的权益,而是资本方的利益”。

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却把大家都弄得很疲惫。

2

找到困局的出口

也正是这场争斗,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影视二次创作(“二创”)领域。

从类型上看,二创短视频主要包含片段类、盘点类、影评类、解说类、混剪类等,你可能没听过二创这个词,但一定刷到过它们。

狐厂娱乐观察曾做过报道,绝大多数二创作者,最初都是出于爱好而走入这个行业,要么是因追星嗑CP入行,要么是喜欢看电影。甚至有的二创作者,一年有三百多天都在剪视频。

人们其实忽视了二创带来的价值。

一直以来,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上的各类短视频剪辑与二创视频,为原生内容起到了引流的效果。

很多观众时常在短视频底下评论,“没有剪辑,我都不知道这部剧”。

更有一些人,看二创短视频不过瘾,主动跑到长视频平台看正剧。说起来,前段时间,笔者就是因为看到了短视频平台上的《觉醒年代》片段,才去刷了原剧。

 

从这个角度来说,版权之争一日不解决,无论是长视频、短视频还是用户,恐怕都意难平。

短视频平台也做过努力。在新浪科技的一篇报道中,某短视频平台内部人士就曾透露,短视频平台一直是有合作意愿的,也进行过多次沟通,但长视频阵营似乎形成了某种联盟,给出的价格远远超过市场价,甚至不卖。

值得欣慰的是,这种僵局正在被打破。

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剧协会副会长刘家成提交了《关于加大短视频侵权惩治力度和创新授权机制的提案》。他给出的建议是——

应当在"先授权后使用"的基本原则下,各方协商短视频二创授权机制。

 

以刘家成的视角来看,长篇影视剧并非不可以切条成短视频进行传播,但应该先授权再使用,这既是对版权的保护,也有利于形成鼓励创新的重要机制——

文化繁荣的实现,离不开各方利益的平衡,好的生态环境下,精品力作才会更多涌现。

无独有偶,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副教授、知识产权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陶乾也认为,短视频也好,直播也好,这个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平台这方能够持有更多内容,通过采购影视作品,通过鼓励原创内容生产,通过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达成许可,与著作权人展开合作的方式,营造内容多元的版权生态。

巧的是,两位大咖话音刚落,长短视频版权之争,就出现了新剧情。

3月17日,国内最大短视频平台抖音,面向创作者宣布,已与搜狐达成二创版权合作。

具体来看,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获得了搜狐全部自制影视作品二次创作相关授权,涉及《法医秦明》《匆匆那年》等影视内容。

 

也就是说,抖音用户今后可自由对这些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不必担忧引发潜在侵权风险。

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终于有了破局的曙光。

3

新时代的曙光

如果从未来的某个时点回头看,抖音与搜狐达成二创版权合作,应该会是个里程碑事件。

说起来,长短视频的这场纷争,起于版权,但根源还在更深处。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同比增6%至8.72亿,月人均使用时长为同比增39.7%至42.6小时。

而长视频平台,则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数据显示,2020年9月,在线视频全行业月活已经从去年的9.26亿下降到8.45亿,渗透率都同比下滑8.4%。

 

▲数据来源QuestMobile

这个趋势,不止出现在中国。在美国视频流媒体巨头奈飞(NFLX.US)公布的2021全年财务业绩报告里,奈飞的业绩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2021年四季度实现营收77.09亿美元,净利润为6.07亿美元,其中实现经营利润6.3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4%。

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指标“新增全球订阅用户数”上,2021年四季度奈飞实现全球订阅用户数新增830万,低于奈飞此前的预期。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长视频已经不可避免地坠入下滑曲线。而在部分长视频平台看来,正是短视频的发展攫取了它们的用户和流量。

但实际上,受制于内容、版权和流量见顶等多重因素,长视频的下滑似乎是一种必然。

从这个角度来看,短视频二创作品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长视频的流量回引。

在国际上,已经有了长短视频互补的例子。

在2021年10月的第三季度财报会上,Netflix(奈飞)首席运营官兼首席产品官格雷格·彼得斯就直言:

我们认为大家会在到处都看到我们的IP(知识产权),人们会在TikTok上将视频转来转去,或者说大家可以制作自己的小游戏、Roblox游戏或其他类似的东西。我觉得这很棒,我们应该提倡这样的粉丝文化。

 

同样是长视频和短视频的代表,Netflix对TikTok的态度是包容、欣赏的。因为Netflix看到了,很多二创视频在TikTok火了后,将回流到Netflix,带来更大的流量效应。

在笔者看来,此番抖音和搜狐的合作,正是打开了长短视频合作的一个窗口。一个新的影视时代,或许已经在路上了。

4

结语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把中国带入了全民视频时代。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

趋势已经来了,但新事物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阻力,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些往事。

1881年,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建设完成,洋务派本指望通过这条铁路,将开平矿务局开采煤炭外运,提高效率。

但没料到,这条铁路遭到了顽固派的百般阻挠,他们甚至觉得,火车头冒黑烟噪音较大,会影响东陵的龙脉,对大清国运不利,所以他们决定用马来拉火车。

 

当年新媒体崛起的时候,也有很多声音说,传统媒体的流量都被攫取了,一群人跳出来批判新媒体。但实际上,新媒体后来不仅迎来了蓬勃发展,还吸引了一大批传统媒体人的入局,对原有的媒体生态进行了反哺。

我想,长短视频也是一样的,把时间线拉长一点,这两者更可能是互补共赢,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

也许,时代发展的趋势就是这样,在前进中不断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