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三年超过特斯拉?

 

想超越特斯拉,却打不赢五菱宏光。


01

三年超越特斯拉

“我们的智能电动汽车拥有超越同价位车型的先进技术及优质性能,可带来卓越的驾驶表现和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并提供优越的车内空间及配置。”

以上是零跑汽车最新递交的上市招股书中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段话。

现在的新能源车行业,和之前的智能手机、互联网行业简直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不把牛皮吹破天,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业内人士。

去年的资本市场,最火的概念是新能源,这得感谢横空出世的营销奇才马斯克,盘活了整个新能车市场。什么企业只要搭上“新能源”三个字,都立马会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标的。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大势所趋,但未来几年汽车行业会发展到怎样的情况,估计也没有谁能准确预测出来。

可是不少车企的掌门人,不断放出狠话,提出各种宏大的目标,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小鹏、蔚来、理想三家造车新势力吹吹牛皮还情有可原,好歹人家量产后,年交付量均逼近10万大关,这对于国内整个新能车行业来讲,都是一个新的转折点。


 


然而作为新能源一线品牌都挤不进去的零跑,他们敢放出口号:

“三年内超过特斯拉”。

总会让人不以为然。

在战略目标中,零跑称争取到2025年底前推出8款全新车型,销量目标为80万辆。然而他们2021年,全年销量不过4.3万辆。这意味着,3年后销量要翻将近20倍!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吹牛营销”的鼻祖——罗永浩。

零跑汽车总是被外界贴标签说是新能源车领域的“小米”;但从他们的操作来看,更像是新能车里的“锤子”。

说不准最后变成当年的格力手机。

 

在 15 年初董明珠在参加电视节目宣布可能做手机的同时,放话称:

“做手机分分钟,肯定超小米”。

后又接受媒体采访称:

“我若做手机 3 年不用换”,“我希望做出世界上最好的高档手机”。

当年6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再度表示:

“格力手机已开始内部订购,定价将在 1600 元,未来相信卖 5000 万部不成问题。”

牛皮吹破了天,结果几年过去格力手机沦为业界笑话。


02

零跑上市

同样靠说大话、放卫星,换取知名度的零跑汽车,它的上市并非突发行为,去年零跑汽车的CEO朱江明就透露:

零跑汽车正在考虑将于明年在香港进行IPO。

 

这个进度毫无疑问是非常快的,因为朱江明透露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去10月份左右,然后今年1月份就提交材料了,现在正式出消息,也就是说朱江明对外透露消息的时候,内部已经在做准备了。

零跑汽车也是一个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成立于2017年,比新能源造车三大新势力成立时间晚了两三年,这些年声量确实比几个新势力小很多,现在在国内只是二线新能源汽车品牌。

不过公司的股东倒是非常豪华,最大的股东是大华股份,然后还有国信证券,红杉中国,中金资本等。


 


大华股份,A股上市公司,而且本身就是全球安防行业的老二。

国信证券,红杉中国,中金资本这几位大佬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国内顶级的投资机构。

有一众大佬的加持,零跑这几年的业绩增长非常快,但短板也是明显的——时至今日都还没能盈利。

今年3月17日晚,零跑汽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一旦成功,零跑很有可能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第4家在港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而根据零跑递交的上市申请书,2019至2021年3年的时间,零跑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司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8.1亿元、9.35亿元、26.29亿元;共计亏损43.74亿元。

距离超过特斯拉还有2年,零跑依旧在国内新势力第二梯队徘徊。亏损也愈来越大。


 


就是如此巨额亏损下,零跑似乎一点都不缺钱。

从融资情况来看,零跑自2018年1月启动Pre-A轮融资,至2121年8月C2轮,共计7轮融资中零跑共募集资金118.66亿元。

募得资金118亿,亏损才43亿,还剩下大几十亿可以挥霍。

 

尽管募集资金超百亿,但零跑的研发并不算多。

新入行的造车企业最看重的,应该是研发投入。毕竟不像传统车企有雄厚的科技底子和工艺积累。

像比亚迪这种,它不论是在技术储备,还是产能,产品矩阵,品牌,抑或是自主化等各方面,都具备了足够强的竞争力了。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把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和市场价值,研发方面反而退居次位。

然而作为新势力之一的零跑,融资百亿,却只有10%左右用来投入研发。

招股书显示,2019至2021三年,零跑研发开支分别为3.58亿元、2.89亿元和7.40亿元,三年合计研发投入13.87亿元。


 


相比之下,2021年前三季度小鹏、蔚来、理想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为26.63亿元、20.73亿元和20.57亿元。

换句话说,零跑三年累计用于研发的费用,只有相当于小鹏4.5个月研发投入。

当然零跑这么做,个人猜想还是因为新能车行业的环境问题,对于很多新造车企业来说,研发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全世界都在忙着造车。连小米、华为、苹果这些做手机的也放言要在几年内量产,张罗着要“二次就业”的许家印也提出“大干三个月,实现恒驰5量产”。

 


足以见得,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门槛已经很低。没有传统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束缚,新能源只要在电池、电机、电控上寻找到一个靠谱的供应商,任何企业都敢放言自己可以造车,甚至连组装的活也可以外包给其他厂商。

自己把品牌打响,贴个牌,就可以了。活脱脱一个互联网思维的翻版,这里不得不说互联网的创业逻辑真是时代的伟大发明,开局一张PPT,剩下全靠编。

只不过,这样的新能源车企造出来的汽车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挖空心思的地方都在外观,核心三大件都是相差无几。

也就是说,不考虑车标的好看与否,市面上大部分没有足够自研能力的新能车驾驶体验实际相差不会太大。


03

“放卫星”式品牌计划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此前一直以“嘴炮”闻名。凭借前文提到的那句:三年内超越特斯拉。零跑汽车和朱江明成功于2021年7月份的发布会上成功出圈。

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这句话与袁崇焕的“五年平辽”类比,意在指其为“一时安慰”。

借用易简财经的一句话:如果嘴炮也算炮,零跑汽车能轰走特斯拉。

 


然而,窃以为吹牛营销不失为策略的一种。起码这种操作让名不见经传的零跑汽车获得了知名度。

酒香都怕巷子深,何况这壶酒还不怎么香,更要主动出击,博得眼球,争取流量。

事实上,在朱老板的一番操作下,零跑的销量在2021年获得惊人的成长。

2021年零跑累计交付4.3万辆,较2020年的8000余辆大幅增长443%,排在造车新势力第六位,前五名分别是小鹏、理想、蔚来、哪吒、威马。


 


随着去年交付量急速增加,线下门店也在去年高速扩张。2020年底的时候,零跑有95家门店,去年底翻了两倍至291家。

2019年到2021年,其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亿元和31.32亿元。从该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前两年基本是小打小闹,直到2021年才把收入提上来。

去年无疑是零跑最为亮眼的一年,朱老板的“吹牛营销”还是有效果的。如果抛去亏损情况来看,零跑的确是在高速成长的通道上;只不过距离他所提到的:“三年超越特斯拉”、“4年8款新车”、“2025年实现销量80万”等目标,相差甚远。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罗永浩。


 


很多人觉得吹牛很虚,不如踏实做产品。还有人说罗永浩要是踏实做产品,早就成了。

这话听起来没错,但是颠倒了逻辑关系。吹牛和做产品其实是两回事。要是没有罗永浩的吹牛营销,锤子可能早就倒闭了;锤子科技没做起来,是营销之外的其他方面不行,跟吹牛没有太大关系。

从营销的角度上来说,吹牛营销是肯定有用的,朱江明的策略肯定是正确的。

然而吹牛营销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只靠吹牛,实际产品拉跨,是绝对不可能长久。

一些“感知价值”不是很强的行业,比如保健品、早教、兴趣班等,这些行业的产品都比较虚,好不好消费者短时间内也很难感知,即使在用过之后,效果也很难判断,全靠商家“吹”。

但是新能车这种行业太实了,各种对比、各种评测、各种指标数据,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是不是吹牛,市场会给一个公正的判定,拉长时间线看最终都会反映到销量上。

但要是零跑上市,在股市的表现那就不好说了。

股市本身有投机的属性,买的是一个信息,买的是预期,哪怕现实拉跨,挤不进一线造车行列,还是有可能在股价迎来一波拉升。

就拿特斯拉来说,以去年特斯拉股价比较高的时期计算,市盈率高达781倍,较丰田的12.9倍、通用汽车的33倍及宝马的12.5倍要高非常多。

 

然而,传统车厂的销量均数倍于特斯拉。比如同期季度的宝马,宝马交付量67.57万辆汽车,几乎是特斯拉13.93万辆的5倍。

结果特斯拉的估值是宝马的60多倍,高的离谱。

这是因为特斯拉等等新能源车企解决的是新增市场需求而不是替代需求。新增需求是公司通过产品、流程创新等方法,激发出的用户的新需求。

对于大众来说,特斯拉不仅仅解决了出行需求,也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低碳出行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主流。

新的需求创造的新市场规模是无法根据现有市场规模去估计的,因此潜力巨大。

其实,零跑上市更像是一种信号,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上市潮,只怕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