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百果园,IPO一波三折,急于敲钟却陷“品质危机”

摘要:“卖高价”、“走高端”路线的中国最大的水果零售大王——百果园,仿佛在一夜之间,从神坛跌落。

来源/官网

5月2日,据港交所披露,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果园”)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然而,不久后,百果园就被曝出食品安全质量问题。5月6日,博主@内幕纠察局 称发现百果园涉事门店把变质水果做成果切、发霉的苹果继续售卖、小凤梨充当大凤梨售卖,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等问题。

一时间,这个想要冲击水果第一股的水果大王,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形容称百果园跌倒在了上市前夜,那么它还能否爬起来呢?

从街边小店到坐拥超5000+门店的水果大王

公开资料显示,百果园成立2001年,是一家集水果种植技术、源头采购、物流仓储、品质分级、营销拓展、品牌运营、门店零售、信息科技、金融资本、科研教育于一体的大型水果连锁企业。

2002年,一个叫余惠勇的年轻人在深圳的街边租了个门店,开了一家水果店,自此,百果园的第一家门店诞生,开张首日,百果园的生意出乎意料的火爆。

创始人余惠勇经常说,“我这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大都市里营造出都市人的大果园,让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

凭借着“做大做强”的决心,余惠勇四处调研,积累同行竞争的经验,并在2009年在业内率先推出"不好吃三无退货"的服务承诺,即不好吃可无小票、无实物、无理由的信任退货服务,从此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2015年,百果园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完成了A轮4亿元的融资,并创下了水果行业史上最大的A轮融资。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0年,百果园共获得了8轮融资,其中不乏天图资本、中金资本等知名机构。

在资本的助推下,百果园的发展也是一路高歌,突飞猛进。根据招股书显示,百果园线下门店网络共有超过5351家门店,遍布全国22个省市超过130个城市。百果园也成功地从街边小店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最大的连锁水果零售商。

两年三次冲击IPO

在资本的推动下,百果园想要冲击水果第一股的决心一直很强烈。然而,百果园的IPO之路却没有那么顺畅。

2019年,10月,百果园就曾公开表示想要上市。2020年6月,百果园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向证监会递交审批材料,为港股上市做准备,但是一直拖到发行核准失效,百果园都没有递交招股书。到了2020年11月,百果园又与民生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直到今年的5月2日,百果园才第一次正式递交招股书,上市地点也从A股换到了港股。

两年三次冲击IPO,我们可以看到,百果园想要上市的心情,似乎很着急。

作为行业中的佼佼者,百果园在2016年就提出,要在2020年开10000家店,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然而,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这个目标显然没有完成。想要发展壮大、率先上市融资,提高企业知名度的百果园,其焦虑藏在了行业激烈的竞争中。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2021年,按水果零售总额划分,百果园为水果零售行业的第一大企业,却只占市场份额的1%。

在水果连锁零售市场,素有“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之说,除了这两大品牌的竞争,还有大大小小的水果零售商、街边摊贩等,在新消费时代,消费者向来是跟着品质走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品牌竞争壁垒,百果园也难于留住消费者,何况百果园的发展似乎遇到了天花板,口碑也已经大不如前。

营收破百亿,但净利润不高

这个着急上市的水果大王,随着港交所的披露,其经营状况也受到了投资者的审视。

2019年——2021年,百果园的营业收入分别在89.76亿元、88.54亿元、102.89亿元;营收在呈现下降再上升的态势,2021年的营收甚至已经超百亿规模。但是,其毛利和净利却没有如此可观。其中毛利润分别为8.76亿元、8.07亿元和11.56亿元,而净利润却分别只有2.48亿元、0.46亿元、2.26亿元。

来源/百果园招股书

其中,2020年净利润骤降的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到了2021年,线下销售恢复。报告期内,2021年的营收已经突破百亿元了,同比增长16.2%,但是净利率却仅2.2%。

疫情以来,线下门店销售遭受的打击不容忽视。其实早在2019年,余惠勇就提出要进军生鲜赛道,将产品品类开始由水果扩充到生鲜,并成立了百果心享。到了2020年,又推出熊猫大鲜,并同时改变线上策略,从2019年仅向付费会员销售高端生鲜食品,转变向所有客户销售更多大众市场的大生鲜及其他产品。

然而,在朴朴超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几大生鲜巨头的竞争下,百果园的生鲜电商目前优势并不明显。

从招股书上可以看出,百果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水果及其他食品产品的销售,这部分的收入占了97%,特许经营使用费及特许经营收入、会员费及其他贡献了剩余接近3%的收入。从销售渠道来看,百果园线上渠道的毛利率2019年为2.8%,2020年为负4.9%,2021年略有好转,为负0.3%。

 来源/百果园招股书

在疫情常态化之下,伴随着新消费的升级,如何打通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新的购物方式和需求,成为了百果园的一大挑战。

困在加盟系统里

从一家小水果店,到如今的水果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二十余年间,百果园迅速扩大,依靠的是加盟的模式。

通过加盟,百果园的门店开始遍布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5351家门店中,其中5336为加盟门店、15家为自营门店。而大部分加盟门店中,4382家为自行管理,只有954家为委托管理。

从百果园收入来源来看,加盟店的营收对总营收的贡献占比最大,2019年——2021年所占比例分别高达88%、84.7%和81.3%,自营门店占比仅0.4%。可见,百果园的收入来源是高度依赖加盟门店的。

 来源/百果园招股书

百果园的加盟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加盟,它采用的阶梯式利润分成的模式,将门店和总部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而加盟商则独立管理业务,自行负责各自门店的日常运营。为了提高销售利润,增加门店收入,自然会有部分门店铤而走险,出现售卖隔夜、变质水果等的现象。在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食品安全问题上,百果园则是吃了加盟模式的亏。

从曾经率先提出“三无”退货政策,与用户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到如今口碑下滑,品牌声誉受损,百果园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成也加盟败也加盟。然而,加盟模式存在的问题,迟早会暴露出来。一方面,为了扩大门店增加收入,百果园不得不采用加盟模式,而另一方面,加盟的痛点同样是无法回避的。

而即使日后上市,百果园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加盟模式存在的隐患迟早是一个定时炸弹。

在招股书风险因素的分析中,百果园显然也深知这一点。一方面,百果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加盟店的贡献,另一方面,如果加盟店出现负面消息,则会给品牌形象带来沉重的打击。

百果园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水果店,到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水果零售商,依靠的是其早期对产品品质的严控和对消费者忠诚的服务。现在,百果园的品牌效应可见一斑。

在水果市场中,对于百果园的竞争壁垒,余惠勇曾经说:“无论商业模式或科技如何发展变化,商业的本质或者说商业的根本追求都不会改变,即追求好且便宜的商品,顾客体验的核心最终肯定是基于产品。”

而如今,百果园却在产品品质上出现如此重大的“丑闻”,让消费者和投资者也都开始冷静思考了。这个急于上市的水果大王,未来的IPO之路或许没有那么好走了。

内容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全媒体记者/杨笑笑



注:本文转载自 经理人传媒,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