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一年学术拜访竟高达17万次!医药反腐后劲太大,荣盛生物“认怂”

摘要:在医药反贪号角吹响后,虽然多家上市公司发公告澄清表态自己公司的业务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无论是已经上市的医药公司,还是等待上市的医药公司,都逃不过这一波的核查风暴。

这场史上最强的医药反腐风暴,正在成为压垮部分IPO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8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于官网发布了《关于终止对上海荣盛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原因系主动撤单。

1691629987819493.png

如今,医药企业IPO审核更为审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之后,或将出现更多拟IPO的医药企业撤回上市申请。

荣盛生物IPO折戟

荣盛生物IPO铩羽而归,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根据招股书,荣盛生物是一家从事疫苗及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为水痘减毒活疫苗,是其目前唯一一个成功开发并商业化的疫苗产品。

招股书显示,荣盛生物2021年刚刚扭亏为盈。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1.68亿元和2.6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42.3万元、-3480.42万元和1591.76万元。2022年1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净利润为1086.7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49.08万元。

荣盛生物于2022年12月26日获上市委会议审核通过,此前已经通过两轮问询。公司的销售费用、市场空间与前景、业绩可持续性、研发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受到上交所重点关注。

尤其是推广服务活动和相关费用的异常,饱受市场质疑。

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289.40万元、5473.78万元、8456.58万元和3958.0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61%、32.62%、32.28%和33.81%。其中,疫苗推广服务费分别为1886.92万元、4320.23万元、7361.50万元和3456.81万元,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43.99%、78.93%、87.05%和87.34%。

公司销售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疫苗及体外诊断试剂推广服务费、仓储运输费和差旅费等构成。总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系公司加强了疫苗市场推广力度,疫苗推广服务费增加所致。

荣盛生物1.png 

荣盛生物的推广服务费包括会议服务、客户拜访服务及信息收集服务三大类。其中科室会议的费用标准为1000元/人/场;学术沙龙的费用标准则更高,为2000元/人/场。

据此次IPO申报材料显示,2022年,荣盛生物的学术拜访竟然高达17万次,专家拜访1.8万次,仅这两项活动就花了7800万元。2020年至2022年荣盛生物的学术拜访共为39.86万次。

1691629837405340.png 

 1691629898222232.png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363人,其中销售人员43人。

按照公司的解释,主要推广服务商人均年度拜访服务在205.76次至277.15次之间,通常情况下,推广服务商业务人员每天可拜访1-4个拜访对象,以全年250个工作日测算,上述人均年度拜访服务频次合理。

1691629905382058.png 

此外,荣盛生物与“落马”高官肖毅之间的隐秘纠葛,也为其IPO之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021年5月,时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肖毅被官宣正式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年11月,肖毅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在IPO报告期内,肖毅曾通过代持违规入股荣盛生物。

涉贪腐敏感官员,无论荣盛生物如何解释,显然都难以让人信服二者之间不涉利益输送的可能。

医药反腐风暴强势来袭

比较起早前外界对荣盛生物业绩的争议,业内人士更愿意相信,压垮荣盛生物IPO的最后一根稻草或与目前正在国内掀起的一场被称为史上最强的医药反腐风暴有关。

7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称,国家卫健委联合国家医保局在内的9大部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会议强调,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处腐败,大力营造风清气朗的医药领域发展环境。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就陆续针对医务工作者商业贿赂、企业行贿等问题,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打击。

回顾中国历年医疗反腐工作,开源证券认为,本轮医疗反腐属于新医改的一部分,与医保控费、药占比、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制、两票制、带量采购等一脉相承,目的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今年以来,截止7月31日,19个省和直辖市总共有156位院长落马,数量已经远超往年院长被查数量,其中地市级及以上医院院长数量为95,占比60.9%,而县级医院院长共有61位,占比39.1%。

全国性反腐风暴的强势来袭,也震动了A股医药板块的上市公司。从市场情绪看,在政策发布后的第一周,医药指数整体下跌,其中跌幅较大的板块分别是化学制药、医疗设备,但与反腐关系不大的CXO、以及受益处方加速外流的零售药店板块上涨较多。

1691629917632410.png 

强监管成新常态

7月31日以来的一周内,包括荣盛生物在内,已有3家医药公司IPO被喊停,另外两家为力捷迅、齐晖医药。

7月31日,力捷迅宣布终止IPO。力捷讯是一家以化学药制剂及中成药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创新型医药制造企业,于2022年6月28日正式向深交所递交其A股上市申请,在终止IPO之前,刚刚完成两轮问询。

根据问询函,监管层对公司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推广服务费占销售费用比例较高,未说明报告期会议服务、调研服务、信息采集、拜访推介费归集的具体内容等问题,提出过质疑。

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5家医药企业终止IPO申请。

1691629935590934.png 

8月1日,上交所发布的《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提及,围绕“医疗IPO企业开展销售推广活动”向中介机构提出四大关注要点,包括各类推广活动开展的合法合规性,各类推广活动所涉各项费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各类推广活动相关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以及经销商、推广服务商同发行人及其关联方的关联关系及交易公允性。

此外,近来一些医药上市公司的动态,也引发市场猜想。

7月,赛伦生物(688163.SH)公告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范志和,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卫宁健康(300253.SZ)公告收到茂名市监察委员会的《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实控人、董事长周炜,因涉嫌行贿罪被立案调查及实施留置。

5月,片仔癀(600436.SH)公告原片仔癀总经理潘杰、片仔癀副总经理刘丛盛均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漳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这次声势浩大医药反腐行动堪称“史上最强”,震动了国内医药行业,多家企业纷纷回应:医疗反腐是行业回归正常秩序的必由之路,有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反腐精神。

机构也普遍认为,这轮针对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集中整治工作有望进一步提高行业规范性和透明度,保障患者权益和医疗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