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国际: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预计2025年正向盈利


持续向云转型的过程中,金蝶国际逐渐向扭亏的拐点靠拢。

近日,金蝶国际发布了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5.66亿元,同比增长约16.8%。

净利润方面,得益于长期发展云订阅模式,经营质量有效提升等因素,公司权益持有人当期应占亏损约2.84亿元,同比缩窄约20.5%。

同时,金蝶集团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林波预计,公司2025年将实现盈亏平衡。

按照业务划分营业收入,报告期内金蝶国际云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0.39亿元,同比增长21.5%,占集团总收入比重约79.5%。

换言之,金蝶国际已由传统的软件业务驱动转变为云业务驱动。

按照市场划分营业收入,报告期内,目标为大型企业客群的金蝶云·苍穹和金蝶云·星瀚实现营收3.93亿元,同比增长约38.3%。

聚焦中型企业市场的金蝶云·星空实现收入约9.22亿元,同比增长约17.3%。

面向小微工贸制造业客户,提供一体化产供销解决方案金蝶云·星辰实现收入约5.01亿元,同比增长约31.8%。

整体来看,金蝶国际的基本盘仍然是中小企业,但大型企业增势强劲,已成公司新的创收创利渠道。

对于该份成绩单,金蝶国际董事会主席、CEO徐少春徐少春表示,“我们上半年应该算是交给投资者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卷,未来将持续向云服务及订阅模式转型,同时接下来金蝶的业务将开启全球化战略。”

事实上,在信创行业承压的大环境下,取得营收、净利润双增长,金蝶国际的业绩表现彰显了一定的韧性和弹性。

据节点财经了解,目前金蝶的云服务可以覆盖172个国家和地区,就接下来的出海行动,公司将通过中型市场,跟随中国制造走向东南亚等海外国家的脚步,同步走出去,亦或者在当地收并购,寻找合作伙伴,开展代理业务。

而在AI浪潮风起云涌的当下,金蝶国际也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金蝶云·苍穹GPT。

作为行业内首个财务大模型,区别于大厂们的自主研发,苍穹GPT基于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提供的模型推理、微调以及智能算力服务生成,并在财务分析、人才推荐、供应链风险分析、自然语言生成业务报表等SaaS场景落地应用,旨在帮助企业构建强大的中台架构和数智化底座,为长线成长夯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金蝶国际对大模型的探索不止于此,后续将会深耕垂直领域,推出HR大模型、供应链大模型、开发大模型等,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产业的痛点。作者:七公


AI财评
金蝶国际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云服务业务收入占比近80%,标志着其成功转型为以云业务为主导的企业。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同比缩窄20.5%,显示出经营质量的提升。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这一目标反映了管理层对云订阅模式长期发展的信心。金蝶国际在大型企业市场的强劲增长,尤其是金蝶云·苍穹和金蝶云·星瀚的38.3%收入增长,表明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增强。同时,公司计划通过跟随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步伐,拓展海外市场,这将是其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此外,金蝶国际推出基于百度智能云平台的苍穹GPT,展示了其在AI领域的布局,这将有助于提升其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增强客户粘性。总体来看,金蝶国际的转型策略和市场定位清晰,未来增长潜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