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菌群赋能水井坊品质再向上,古窖池保护规范引领行业新范式

摘要:历经600多年岁月洗礼,水井坊依然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并借助科技的力量,解析美酒的品质密码。

历经600多年岁月洗礼,水井坊依然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并借助科技的力量,解析美酒的品质密码。1998年,水井街酒坊科学考古从窖泥中分离出的一号菌群,成为滋养水井坊600余年生生不息的独特品质“密码”。25年来,水井坊一直在坚持传承与创新的同时持续推进科学研究,以求索之心深入探究窖池与菌群之间活态传承、品质发展的紧密关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9月1日,水井坊“生生不息600年·活态传承 发展未来”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现场发布了水井坊一号菌群科研最新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在中国酒业协会及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协会的指导下推出了《水井坊古窖池保护性生产规范》。

“一号菌群”:水井坊品质之基

经过600余年的不间断酿造,水井坊的活态窖池培育出了以一号菌群为代表的协调均衡、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类群。它们在窖池中代代繁衍,生生不息,成为水井坊产品品质的生动注脚。

作为目前白酒行业繁衍时间悠久的微生物群落之一,水井坊持续围绕一号菌群进行科学研究,本次研究成果显示,科研团队在水井坊窖池中发现近4000种微生物,包括对酒体品质和生香十分重要的喜热菌、己酸菌、丁酸菌、醋酸菌等。还有潜在新微生物103种,含有37条独特的生香代谢通路,它们对于形成水井坊酒的风味和品质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科研还解开了水井坊古窖池潜在专属的古菌株的奥秘。正是它们激发众多细菌潜能,保持生态稳定,才使得窖池内微生物配比接近“黄金比例”,为水井坊酒的饮后体感舒适度和产品品质奠定了基础。

行业首发古窖池保护性标准,引领行业范式

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水井坊深知,塑造最好的古窖池生态是需要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标准。水井坊在中国酒业协会、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的指导下,联合两大协会共同发布了《水井坊古窖池保护性生产规范》,不仅为水井街酒坊600余年古窖池的活态保护立下了一部“基本法”,填补了行业空白。《水井坊古窖池保护性生产规范》的出现,不仅为品质时代下水井坊的古窖池科研、生产与应用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也为水井坊正在进行的品质迭代升级提供了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持。

同时,也是水井坊“品质至上”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从工匠精神层面进一步完善丰富了水井坊“酒中美学”的品牌内涵。此外,让中国古窖池保护、开发与利用有章可循,有据可遵,有制可守,为中国酿酒技艺传承做出了有益尝试与积极探索,推动了整个酿酒行业的科学技术进步!

宋书玉对《水井坊古窖池保护性生产规范》表示肯定,认为其不仅是对水井坊,更是对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个性化经验的总结和重要文件。

创新传承,活态文化赋予水井坊高端浓香品质底蕴新表达

25年前水井坊的科学考古开中国酒文化考古之先,成为酒文化考古“先行者”,以一号菌群赋能水井坊·井台,奠定高端白酒格局之变的基础。

25年来,经过不断地深入研究,水井坊活态古窖池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品质价值正得到充分发扬,“活态文化”正成为助推水井坊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赋予水井坊高端浓香品质底蕴新表达。

水井坊首席市场与数字商务官周苑忻在致辞中表示:“我们不是时间的过客,而是文脉建设的‘建筑师’之一 ,600多年至今都是,未来也会在这方面持续努力,与成都产区一起建设和传递与众不同的“活态文化”。”成都是水井坊的根,水井坊同样也是成都诗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成都产区的代表酒企之一,水井坊正以高端浓香品质代表,在不间断生产的活态古窖池中,在不断代传承的非遗技艺中,在丰富且拥有强劲生命力的一号菌群中,展现独一无二的品质表达,积极助推成都产区高质量发展。

如今,整个行业进入新的“品质赛道”,名酒的成功者,都是品质的坚守者,品质的提升者。无论产品结构如何变,渠道结构如何变,支撑白酒企业的根基还在于酿造和风味特色 ,让消费者了解和体验到一种“品质底蕴”,也是美酒带给美好生活的关键元素。今天的水井坊有了“活态文化”的持续赋能,就能让更高品质的美酒更好陪伴美好生活,生生不息的水井坊,也将在新的600年里,创造更多品质传奇。


注:本文转载自中访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