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白酒成都产区高质量发展,水井坊的 底气何在?

摘要:一方水土酿造一方美酒。“诗酒之圣”杜甫、“酒仙”李白、“美酒美食之神”苏轼等大量文人墨客,均在成都留下绚烂的篇章。白酒,历来便是成都这座城市的名片之一。

一方水土酿造一方美酒。“诗酒之圣”杜甫、“酒仙”李白、“美酒美食之神”苏轼等大量文人墨客,均在成都留下绚烂的篇章。白酒,历来便是成都这座城市的名片之一。

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产区已成为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作为拥有优质名酒的省会城市,全国糖酒交易会的承办地,白酒成都产区在迎来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新机遇的同时,正加快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传统制造业的典型代表,白酒业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将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势能。作为四川四大白酒产区之一,白酒成都产区如何通过高质量发展突围赶超宜宾、泸州,奔向发展的新蓝海?打造“世界中国酒文化IP”,成都产区的底气在哪儿?

底气一:传承千年的白酒“基因”

据《华阳国志》记载,成都酿酒可溯至春秋战国之时,酒文化的记忆早已根植于城市的基因。,。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岷江水质清澈甘甜,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形成天然的发酵容器,成就了成都白酒绵柔的口感特质。

两千多年来,府南两河及其前身——二江,为成都白酒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养料,孕育滋养了以水井坊为代表的白酒品牌。历史悠久的水井坊给后世的酿酒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以酿造技艺和酿酒窖池最为突出。

“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成都东门府河、南河两江汇合处的水井街酒坊,自元朝起传承至今。两河交汇处的独有气候环境,让古窖池中数以万亿计的酿酒古微生物菌群600余年繁衍至今,正是以“一号菌群”为代表的协调均衡、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类群,成就了水井坊独特的酒体风格并飘香至今,鲜活传承着水井坊的历史和成都人的酒文化。

底气二:着力白酒创新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白酒消费已进入品质消费阶段,大众消费成为白酒消费主要动力,个性化、多样化的品质消费成为发展趋势,消费升级引领带动中高端白酒持续快速扩容。为此,《规划》明确提出,贯彻落实白酒优势产区创新升级行动,支持成都(邛崃)、德阳(绵竹)加快建成全国优势白酒产区,培育一批省级优质白酒产业示范园区。

在成都,由水井坊打造的最大原酒生产基地——水井坊邛崃全产业链基地项目(一期)有望在今年投产。据悉,该基地计划共两期,预计投资总额超65亿。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在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现代化程度等方面将成为全国领先的示范性项目。其中,一期项目有望于今年5月落成投产,预计将形成2万吨原酒生产能力,增加4万吨储存能力。

此外,成都还围绕白酒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广泛聚集创新要素,白酒基础科研、现代生物发酵技术等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集聚了一批以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酿酒研究所以及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等为代表的高校院所、专业检验检测机构。同时,还拥有一批酒类产学研创新平台,涉及白酒研发设计、酿造、品鉴等多个环节。”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对构建都市圈白酒产业发展核心动力具有重大意义。

底气三:绿色食品产业“链”上发展

白酒,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底色。以邛崃、大邑、崇州三地为依托,白酒成都产区曾是中国最大的原酒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白酒原酒之乡”。

如今,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顺应白酒产业发展新势能,成都产区也将不断迎来新的机遇。在成都市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成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特别提到,到2025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到2030年,突破7000亿元。届时,成都将成为川酒振兴主阵地大平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都绿色食品产业实现良好开局,以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打造6大产业功能区。其中邛崃绿色食品产业功能区是成都地区白酒产业发展主要承载地,主要发展优质白酒、食品饮料等。

据了解,成都白酒龙头企业水井坊布局的全产业链基地一、二期项目,成为邛崃白酒产业建圈强链的有力抓手。在这一过程中,水井坊与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产业发展,推动形成白酒酿造、包装生产、玻瓶制造、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产业发展集群,充分发挥“链主”引领和生态主导作用。

“链主”企业是产业建圈强链的主引擎,不仅要具有对产业链的整合力、供应链的掌控力,还要有创新链的溢出力。作为绿色食品链主,水井坊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中持续推进“三大策略”落地,并借助新的科技成果对产品的酿造工艺进行优化,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此外,水井坊发布的首份ESG报告提出了34项战略议题,体现出企业绿色创新价值,发挥了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增创成都产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注:本文转载自中访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