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4日,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发布的《广东镇域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网友关注。
来源 | 中访网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4月14日,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发布的《广东镇域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网友关注。
这份“百千万工程”实施后的首次评估《报告》,对广东镇域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系统分析,评价出100个综合发展力水平较高的镇域。其中,东莞有7个镇强势上榜十强,东莞是如何做到的?
1
七镇杀入十强,看东莞镇域经济崛起
《报告》显示,东莞市虎门镇、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中山市小榄镇、东莞市长安镇、东莞市大朗镇、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东莞市厚街镇、东莞市常平镇、东莞市塘厦镇、东莞市寮步镇为广东省镇域综合发展力的前十。
这一亮眼的成绩单,充分彰显了东莞镇域经济的强劲实力。而东莞镇域经济的崛起,本质上是产业迭代的胜利,将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至全新高度。
过去一年,东莞市虎门镇加速打造世界级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成功首次推出世界服装大会、虎门服交会、大湾区时装周“三会”联动,不仅改写了传统服装产业的发展逻辑,更在全球时尚价值链中刻下“东莞坐标”。数据显示,2023年,虎门服装服饰业年工业总产值约438亿元,年销售额超845亿元。
除优势产业之外,虎门镇还在持续布局新产业新业态。2024年成功招引12宗总投资超50亿元的优质项目,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7.2%、增速全市第1,制造业投资连续3年保持双位数增长,新上规工业企业103家、总数达810家。这种产业协同效应,让虎门镇成功地打破了“服装代工”的刻板印象,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长安镇的发展更可圈可点。据东莞市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东莞市不断做强做优镇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果。作为东莞市长期名列前茅的经济发展“排头兵”,长安镇成为东莞市首个、全省第3个千亿镇,东坑、谢岗、寮步、企石、洪梅、大朗等11个镇实现5%及以上的经济增速。
长安镇的崛起路径更具示范意义。依托千亿级电子信息和500亿级五金模具两大支柱产业,长安镇不仅成为全省第三个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镇,更构建起区域领先的智能制造生态,孕育出了OPPO、vivo等全球知名企业,汇聚超1000家上下游企业。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镇域经济竞赛中,东莞市正以镇域经济进阶,筑牢经济版图。2024年,东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82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不过,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吕成蹊亦提到,当前东莞在发展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传统产业转型潜力有待激发,新兴产业发展仍需聚链成群,未来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文旅与商贸的融合还不够紧,现代服务对先进制造的支撑还不够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东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步伐仍要加快。
2
十强占七席,其他城市输在哪里?
该《报告》不仅折射出东莞地区发展的深层变革,更揭示了广东镇域经济现代化的突围路径。而东莞镇域经济的出色表现,也映照出广东其他区域发展的焦虑。比如,曾经被誉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中山市,如今正在焦虑中艰难转型。
当东莞镇域以OPPO、vivo重构产业链时,中山却陷入路径依赖,不仅GDP被同为“广东四小虎”的东莞远远超越,也没有把握住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中国灯都”古镇镇,其鼎盛时期商户云集,享有“中国灯饰之都”之称,但步入新时代以来,却因固守传统光源技术错失转型机遇,市场份额远不如前,折射出中山产业升级的集体困境。
如今,中山市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仍需提升,新兴产业及规模企业数量有限。要想再次崛起,中山市必须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
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入深水区,仅靠部分城市的单点突破,恐难以支撑整体发展,以中山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城市,亟需加快转型步伐,应对新时代的发展挑战。